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黔东南州苗族中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研究分析,探讨城乡中学生在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六大指标的差异.分析发现,城乡苗族中学生体质差异较大,城市学生普遍优于农村学生.文章在分析城乡苗族中学生体质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提高农村苗族中学生体质的相应对策,为指导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春娥  徐芝芳 《考试周刊》2009,(47):157-159
本文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回汉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回汉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都达到了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但是汉族学生与回族学生比较起来除了身高以外,其它各项生理指标如体重、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BMI(体质指数)、立定跳远均呈显著性差异。由此得到结论:回族学生体质总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汉族学生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年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中国和日本学生体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日学生体质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针对中国(2005年)和日本(平成17年)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我国学生和日本学生存在的差距,为解决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阎劲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6):116-117
随机选取藏、汉族学生240名,对他们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藏族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好于汉族男生,而汉族女生则好于藏族女生.建议应加强体育锻炼,按照藏、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6):122-124
为了揭示我国西部汉族大学生体质差异动态变化特征,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1985年和2010年两次调研中西部十省的大学生体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0年的25年间,西部十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胸围出现负增长现象,身体机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男大学生力量素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爆发力素质和女大学生力量身体素质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彭彦  屈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2):180-183,189
论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湘西地区7-18岁在校湘西苗族和汉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旨在了解湘西苗族、汉族7-18岁的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状况。对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比较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楚雄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在身体形态方面不及汉族学生,身体机能优于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优于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旅游业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导向下,经过近来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潜在的制约因素陆续暴露出来,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现就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对郴州市农村和城区户口的常住儿童进行了体质调查,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和了解儿童体质的变化和特点.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兴趣,探索适合儿童身心健康,新颖、有效、科学的健身活动方式,用丰富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的儿童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从小打好终身体育意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州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素质不高.本文试从促进科学进步、优化软硬环境、实现.资料要素利用效力和效益等方面分析说明提高生产要素素质,是实现黔东南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10年对江西省20-59岁4800名成年人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同2005年江西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成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年间江西省成年人身高均值无明显变化,体重、围度和皮褶厚度增加,肺活量水平增加,反应速度增快,力量、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下降,整体综合评价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婚姻习俗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婚姻缔结与解除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程序。但婚姻不自主,"姑舅表婚"较为流行,习惯早婚,结婚极少去民政部门登记,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等。侗族婚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悖离之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区。因此,对黔东南州的侗族婚俗习惯与国家婚姻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论研究,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在侗族地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定向运动(主要指徒步定向)现已风靡欧洲、澳洲及北美等地区,自1983年3月传入我国以来,在广东、浙江、湖南等地发展较快,但在贵州省整体上还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其普及不够、整体水平差。贵州省有着发展定向运动的自然地理条件,应广泛推广和发展定向运动,为贵州省的体育教学改革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制约了贵州省地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许多隐性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据2014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相关指导意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贵州省地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在贵州省地方高校实施的实践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贵州省地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衬词衬腔是黔东南苗族民歌中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元素,从它在苗歌中出现的位置,我们可将其归为五类:曲前衬词衬腔、每句词后衬词衬腔、曲中(或段落、或乐句)衬词衬腔、曲尾衬词衬腔和曲前曲中曲尾衬词衬腔。文章介绍了五类出现在不同位置衬词衬腔的特点,分析了其与苗族民歌整体风格统一、一致的原因。文中对黔东南苗族民歌中衬词衬腔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苗族民歌的音乐本体、苗歌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央政府陆续颁布、修正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法令,黔东南民族自治地方也配套出台了一些政策性地方法规,民族区域自治在制度上不断成熟,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前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改革与发展对策,为深化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而言,小康程度如何?与全国小康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加快贵州小康建设的步伐?章文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而言,小康程度如何?与全国小康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加快贵州小康建设的步伐?章文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