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阐释者,而且是译文文学的创造者。通过对《虞美人》两个英译本的研究,发现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以及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把握原作的精神,尊重原作者,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得译作最大程度地展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使译语读者能够欣赏到原作的美与情感。  相似文献   

2.
梁海波 《职业技术》2007,(2):109-109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译者则是文学作品的信息传递者,两者是文学接受与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文学译者,不仅要对原作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也要对译作读者负责。文学接受中的读者在文学作品的审美中所承担的角色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虽然有所不同,但其与后者也有着相通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接受美学翻译观,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参与者,他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充分了发挥能动作用,他是原作的特殊读者,目的在于对原作进行解读和阐释,最终形成译作文本;在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译者要对原作者、原语文化以及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研究,最终实现译文读者与原作顺利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原作读者;另一方面担任译本的创造者的角色。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但这种创造性叛逆不能背离原作的精神风貌,损害原作的艺术价值,而应以译作与原作效果对等为前提,使译作神似于原作。  相似文献   

7.
原作者及其原作、译者及其译作都是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译者在这个活动中,既要与原作者及其作品对话,以求理解准确,又要精心组织译作,以求读者能准确理解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译者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译者的因素,无论是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对翻译实践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学作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译者必须具备“译者意识”,从内容到形式,即在语言、句法、文化背景,民族色彩、审美情趣等方面,忠实并切合原作,准确把握原作的神韵、意境,原作风格的“不可译性”是能够过渡到“可译性”的。如果原作清新淡雅,译作也同样清新淡雅;原作诙谐幽默,译作也诙谐幽默;原作隐晦生涩,译作也隐晦生涩,尽力达到“语言的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9.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他一身兼二职——原文读者和译文写作者。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原作是其对象性活动的客体,为了完成翻译的任务,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力达到对原文本的充分理解。而理解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都约束着译者不能任意发挥。而译者的世界观、立场、以及对所译作家、作品的态度的不同,无一不对译作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他一身兼二职——原文读者和译文写作者。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原作是其对象性活动的客体,为了完成翻译的任务,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力达到对原文本的充分理解。而理解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都约束着译者不能任意发挥。而译者的世界观、立场、以及对所译作家、作品的态度的不同,无一不对译作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翻译观以原著和原作者为中心,以语言的转换为核心,忽略了译者的创造性。依据互文性理论,也是基于翻译活动本身的特点,译作与原作之间必然具有互文关系,而译者是最活跃的因素,起着最积极主动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了三层主体性角色:读者,阐释者和再创作者。  相似文献   

12.
根据翻译美学原理,文章从美学视角分析和阐释《红楼梦》及其英译本,对原作与译作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从而认识作者与译者的审美情趣,评介译者再现原作丰姿的手法与功力,探索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规律,试图从《红楼梦》研究的困窘中体现其美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蒋丹 《海外英语》2022,(19):29-31
立足译者主体性视角,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运用文本分析工具,从主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个维度对《大唐狄公案》原作和译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考察分析原作和译作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回译策略。文章指出:译者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考虑到社会政治环境、读者和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环境,主观介入较为明显,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利用互文性理论来探讨原作与译作之间的互文参照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其所具备的读者——阐释者——作者三重身份上所体现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研究文学翻译,并在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翻译的基础上,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过程。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16.
张真 《文教资料》2009,(23):40-42
本文作者针对文学译者如何实现在译作中对原作美的把握,从文学译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在文学翻译语言中的体现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研究文学翻译,并在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翻译的基础上,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过程.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用模糊的视角,通过对《雷雨》及其英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实例分析,认为译者应尽量使译作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与原作给原文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一致,只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翻译过程,也影响着翻译结果。以杨宪益夫妇和David Hawkes翻译的《红楼梦》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译者在接受原作过程中和在审美再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族语译者更能准确把握原作思想,而外族语译者在审美再创造过程中更易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将《天净沙秋思》三个英译本从译者视角、意境、风格三个角度加以比较分析,旨在剖析古诗英译中译者的审美取向,以利于发现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实现合一,更好地传达出原作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