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是在民国期间太虚大师提出的“去鬼化”和印顺导师提出的“去天神化”。这种去鬼神化的人间佛教理论,在台湾的刚性威权社会向柔性威权社会转型,再由柔性威权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过程中,得到了循序渐进式的发展。从人间佛教理论的视角来看,白圣长老领导的传戒运动,属于台湾的人间佛教话语。在柔性威权社会兴起的佛光山和慈济功德会,是人间佛教运动向台湾民间深入扎根的具体表现。当代台湾的人间佛教运动,具有台湾区域性、大陆传统性和国际性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人间净土的思想,是受到佛教中西方净土理想世界美好世界的影响,从反观现实世界不和谐不完满的现状当中,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追求。本文从佛教中关于西方净土和人间净土的比照,并且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入世化,特别是佛教净土宗对人临终往生的关怀、对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关注,而强调化导世人行善、建立和谐生存环境的人间净土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3.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佛教向现代化的转化,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通过杨文会、太虚、印顺等一批佛教居士、法师们的艰苦努力,富有新时代意义亦即具有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人间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航标。传统佛教的这一转换原因固然很多,但晚清政府实行的"庙产兴学"的宗教政策,无疑具有直接的反推作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当时的政教关系及其历史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5.
太虚在批判鬼神之教、提倡人间佛教思想的过程中,他从六道轮回、因缘果报、五乘共法、一切唯心、自他两利等众多角度阐述人间佛教思想的意义,并大量引用儒家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用儒家重人生及人之德性的内容,诠释人生佛教的意义;二是借儒家的伦理观念,张扬佛教人乘善法的理念;三是引儒家成贤成圣之路径,阐述佛教济世利他的大乘思想。太虚法师经过有选择地吸收儒家思想,使其人间佛教理论得以发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佛教不仅是一种精神性的宗教团体,更有僧团、寺院、慈善基金会等实体性组织以支撑其弘法事业的展开。现在被日益倡导的"人间佛教"理念,与寺院经济的发展之间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寺院经济的基础给予佛教走向人间给予物质支持,而佛教的改革、人间佛教的理念又极大地影响改变着现代寺院经济的形式与内容。在以最终提高福利为目的而非仅仅强调经济发展的商业社会中,寺院经济的存在有助于缓解各种矛盾,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莲花崇拜(或莲花信仰)为佛教早期崇拜之一。佛教借助莲花形象以宣传佛教理论,借助莲花生物特征以阐述其义理,提供了引导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追求的理想目标。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样,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审视其发展轨迹,挖掘其基本理论中与当代社会现实有价值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主流文化实现新一轮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自东晋初道安、慧远等高僧创行净土教以来,中国净土宗已经有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中国净土宗从它的初期净土教即净土念佛演变成具有自己教义的一大宗派即净土宗,大约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净土宗不仅在古代中国成长、发展,而且回流佛教发源地印度,对印度后期佛教产生了影响;同时又流传日本、朝鲜诸国,对这些国家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净土教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而净土宗的形成则是中国佛教宗派纷立的先声.所以研究净土宗对中国佛教史、中国古代史、以及中印、中朝、中日等国的文化交流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旨在革新传统佛教的近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兴起,是由于传统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背离时代机缘、违背佛法根本精神的种种弊病。传统佛教在理论上片面强调出世精神、夸大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差别,佛教日益走上消极厌世的道路。在神、佛关系上,传统佛教日益死鬼化、天神化,成为鬼神化佛教,这种鬼神化的佛教与注重今世人生的近代人本主义思潮相对立。近代佛教僧尼素质普遍低劣,普遍无正信、无正见、无正行.严重违背大乘佛教的入世利众、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在唯科学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庙产兴学运动更是对传统佛教的重大打击。传统中国佛教从整体上无法适应崇尚科学理性和现实人生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是在近代科学主义流行的历史时期步入复兴之路的。近代中国佛教界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有以下一些基本看法:佛教重视科学;佛法不违背科学;佛法可以与科学互补;佛法高于科学;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这些观点反映了佛教与西方一神教的差异,但基于时代的原因,当时的佛教界尚不能认清科学现象和科学精神的区别。中国佛教接受了科学主义的洗礼未必是坏事,但现代人间佛教还必须从科学主义的阴影中走出来,才有可能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理性的来讲,随着国内远程教育的逐渐成熟,基于发展、理性消费的“应用时代”正在成为远教市场的主导。“一台服务器、几十台PC”、“简单的电子教室”等已经不再符合远教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如何为远教应用提供定制化的实用产品?如何全面发挥远教信息系统的素质教育能力?如何保障远教信息系统的完美运行?从而贯彻落实关乎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教育大计”才是远教市场的焦点课题。产品要过“硬”关于“应用时代”远教应用发展的问题,清华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商用电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朱平东先生称: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和提出“应用时代”企业,我们认…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迅猛流播发展的时代,也是佛入中国而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泊来佛教中国化,其重要特征是受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造和影响日益世俗政治化。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佛教政治化有关问题作粗浅探讨,请学界同仁指正赐教。魏晋南北朝佛教政治化,首先表现为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皇权政治所直接控制支配。  相似文献   

13.
信仰具有私人性.就佛教信仰而言,表现为人佛关系的私人化.但信仰最初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作为社会公共精神的表达,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间佛教"及其信仰实践方式,需要提升私人化的佛教信仰的公共性涵义,因而,佛教如何参与社会建设,或者以什么样的信仰方式进入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涉及到一个佛教信仰者的身份建构及其在社会认同、国家认同之间,寻找一个彼此能够整合的认同路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巨赞主要从救教救世革命精神的承袭、对僧尼现实人生关怀的角度对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进行实践,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佛教改革思路的摸索与尝试,为大陆佛教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印顺的人间佛教内涵的歧异是其思想受到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印顺佛学中,“人间佛教”的“人间”包含了六道中的人界、世俗社会和胜义的大乘世间等三层含义,而并非只指称其一。印顺的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实中佛教的某些弊端,充分显示出印顺佛学针砭时弊、当机摄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太虚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大德高僧、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革兴运动,到处弘法传教、兴办教育、住持寺庙。更重要的是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佛学思想,这是贯穿太虚大师佛教革兴始终的基本精神,至今对佛教的发展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对太虚大师本人及其人间佛教的思想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建设人间佛教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巨大,发展面临困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重点也应适时而变,与时代对接,培养社会高级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要联动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核心利益相关者,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产教融合激励机制、产教融合制度保障等多方面改善产教融合现状,促进各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活禅,不唱高调,贴近生活,把握当下,深蕴着大乘佛教思想,体现出中国禅宗的主体精神,彰显了“觉悟”与“奉献”的人生信仰价值取向,富有开放、宽容、求真、灵动的风格,契合当代的现实需要,能够推动人间佛教思想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以促成生活之“相续”与“转依”,达成生命之“尊严”与“和谐”。探究生活禅的思想脉络与精神特质,其显示出“生活性”、“智慧性”、“道德性”、“社会性”等特性,具有时代特点,可以成为当代人间佛教的社会路向。  相似文献   

19.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提并论。从公元前一世纪到第一世纪,在古印度大陆创造了平等的佛教。此后,佛教已经蔓延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佛教在过去两个汉朝时期从古印度传来。佛教文化也伴随着经文不断引进传播。虽然中国佛教源自古代印度,但佛教在中国开始传播,佛教始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起点。本文将对中古佛教的制度与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社会跨教育入21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该教学生学会什么? 一、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 生存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类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学会生存是每一个进入社会的个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要求具体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