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佤族木鼓的原始用途,目前学者持有警器说、法器说、乐器说、崇拜之物说等几种各异的观点。综合目前佤族木鼓研究成果、鼓文化研究成果以及佤族社会历史发展纪实,再根据事物发展普遍规律,佤族木鼓上述用途应是一种历时性而非共时性存在。在所有用途中,战争之用的警器应是其最原始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复兴传承的佤族木鼓文化较之其原貌而言发生了重构变迁,它是一个外因内应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复兴佤族木鼓文化之时,由于物逝、人变、求失之外因,佤族木鼓文化无法原型重现只能重构:在重构过程中,由于其现代传承要通过大众传播完成,只能通过符号转换转型为大众文化。然而,大众、大众文化具有的某些特点及重构时的社会背景干扰了该内应过程,最终导致了重构的佤族木鼓文化发生了形、制、意由外至内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的"衅鼓"作为一种古礼,有杀戮、衅仪、血衅等意义,这值得讨论。首先,采用统计法对《左传》中20次"衅"字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初步结论:衅鼓是指用牲血或战俘(仇敌)之血献祭新铸成的钟、鼓等礼乐器或是战鼓、军旗等军器的仪式;其次,采用比较法对比了《左传》的衅鼓与云南阿佤山核心区佤族木鼓旧俗,旨在通过后者反观前者的面貌。最后,形成本文结论:二者有关联也有不同。佤族木鼓旧俗的时代特征要早于《左传》的衅鼓特征。依佤族木鼓旧俗反观《左传》的衅鼓,用人血衅鼓当为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介入佤族木鼓文化传承后,佤族木鼓文化发生了变迁:木鼓形质改变,用途缩减、用法随意,木鼓文化作为一种神圣的生产文化之原始意义已经消失。佤族木鼓文化变迁源于大众传播的符号转换需求,并完成于符号转换的编码过程中。由他者完成的符号转换过程在受到不当的受众和社会需求输入后,文化生产输出了变迁的木鼓文化,最终改变了大众传播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撼人心魄的木鼓舞 罗正友   云南西盟、沧源地区的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佤族的木鼓声音铿锵有力,舞蹈节奏欢快,反映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气质和粗犷朴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撼人心魄的木鼓舞 罗正友   云南西盟、沧源地区的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佤族的木鼓声音铿锵有力,舞蹈节奏欢快,反映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气质和粗犷朴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木鼓在佤族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犹如村寨的灵魂和一个部落的旗帜,一切重大的祭祀、农耕、军事等活动都离不开木鼓。木鼓被视为“通天”神器,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其形制特别,佤语称呼鼓腔里的“蜂巢”和木鼓舌为“结”,与称呼女性生殖器同音,木鼓崇拜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才逐渐演化为村寨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木鼓崇拜是历史上佤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佤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木鼓起源神话、木鼓形制、木鼓祭祀女神、拉木鼓仪式中猎女人头等均与女性有关。整个木鼓崇拜中女性无处不在。通过对木鼓文化的人类学分析,揭示木鼓文化背后的社会性别象征,探讨佤族社会的女性观念,进而反观社会性别研究中对女性身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非洲广阔无垠的沙漠中生存着一种名叫千岁兰(又称为百岁叶、百岁兰、千岁叶)的植物。千岁兰树干短矮而粗壮,只有20-30厘米,最高的也就50厘米,而直径却可达1.2米,酷似一个大木盆。  相似文献   

10.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上点年纪的人还会跟着哼唱几句。只要旋律一响人们就会想到佤族的木鼓、甩着长发的佤族姑娘、健壮帅气的佤族汉子。来沧源前,朋友就告诉我,要想了解真正的佤族风情、佤族文化.一定要去沧源“翁丁”.不到“翁丁”不算到过佤乡。  相似文献   

11.
木鼓文化是佤族的标志性文化。沿用学界常用的文化"三分法",佤族木鼓文化之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均以有人涉足。总体而言,时间段集中于民国之后至解放初期,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民族学和历史学学科。这些研究成果可为佤族木鼓文化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佤族木鼓文化研究过程中研究视角仍有待拓宽、研究范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佤族文化符号群依存于佤族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中,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象征。以木鼓为中心的文化符号群是佤族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浓缩,是佤族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佤族文化符号群既包含精神文化象征符号群,也包含物质文化象征符号群,这两个层面的文化符号群大多以木鼓为中心。木鼓中心符号群的存在形态有着不同的类型,同时,其结构是动态的,因之,其象征意义和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既有共时性之相对稳定性,也有历时性之嬗变。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读,可管窥佤族社会文化变迁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佤族文化是以“司岗里”文化和木鼓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多元民族文化。从自然环境看,佤族主要生存环境为内陆山区,山是孕育佤族文化的母体;从人文环境看,云南悠久的葫芦种植历史,是佤族“司岗里”文化得以产生和形成的人文环境;从内部因素看,“司岗里”文化的产生是以佤族古老的生殖崇拜文化为基础而产生。由此,可以推断,佤族“司岗里”文化至少可以说是在新时器时代就产生了。由于佤族长期受到封建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双重统治,被迫过着漂泊不定、不断遁入山林的生活,这使得“司岗里”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或者根本性的变化。纵观“司岗里”文化与其他南方民族葫芦文化的关系问题,“司岗里”文化不仅仅是佤族一个民族的,而且也是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各民族共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演员:第一只白鹤(一)第二只白鹤(二)第三只白鹤(三)太阳(支撑道具)白云(支撑道具)道具:白鹤头饰三副太阳(1.5米长小竿上安直径25厘米红色圆纸片,饰太阳演员支撑.)白云(1.5米长小竿上安白云朵纸片,饰白云演员支撑.)柳树(白纸画树干、柳枝叶钉黑板上方.)大鱼(30厘米硬纸片制模型.)(演出开始,老师旁白.)  相似文献   

15.
佤族木鼓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先民创制的木鼓在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不仅是通天的神器 ,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佤族文化以木鼓舞为代表 ,再现了佤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景 ,传承了佤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旅人蕉进城     
旅人蕉是非洲沙漠绿洲中的一种野生植物。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它长得高大、粗壮,高可达20多米,粗约50厘米。而且它的叶子也是又大又长,宛如一把把打开的巨型折扇,又如孔雀开屏,非常美丽壮观。  相似文献   

17.
岫岩单鼓是流传于岫岩民间一种古老萨满教祭祀习俗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地人称其为"烧香".本文从萨满教仪式的形成与演变追溯这一民俗事象的起源、流传与发展,以及岫岩地区风物人情影响下仪式的现有程序和服装道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佤族,是我国保留原始部落社会形态时间跨度最长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全民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木鼓舞》、《甩发舞》等已传遍国内外,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专家们给予了“头发会跳舞的民族”之美称。佤族传统舞蹈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突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和开发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龙山花鼓     
我家乡的花鼓可不是李谷一奶奶唱的那种花鼓戏。花鼓的鼓面直径有二十多厘米、高十来厘米,用一根红绸子系在鼓的两个耳子上,站立的时候挂在脖子上敲打,坐着的时候双腿交叉夹着鼓敲打。两根鼓棒,每根长七寸,从不同侧面凿三个小方孔,嵌入铜眼钱。花棒敲打起来,铜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  相似文献   

20.
张文一 《新读写》2011,(12):13-14
波士顿是我美国之行的第—站。时值盛夏,蓬勃的绿意了无边际,四散袭人。缓缓信步于BostonCommon公园,古老的气息在风中流转。在这座年代久远的公园里,每一棵树都是过往的见证。我从未见过如此高大的树,树干粗壮,直入云霄;树冠巨大,遮天蔽日,一片连成一片,天空也变成舒心的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