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着重 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遵循"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程基本理念, 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一、自主研读,明确重点 课文的题目简单明了,可立足课题,组 织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切实认 识到课文的重点内容。 (1)研读题面。仔细读一读课题,想一 想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  相似文献   

2.
我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美术创作课的教学方法——三步教学法。第一步:观察、分析、联想、试画在上创作课的前一周,教师把所要创作的题目、范围告诉学生,并写出观察哪些方面的提纲。这样事先告诉学生,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与创作题目有关的场面、人物动态、环境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深入生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观察  相似文献   

3.
总评:李卫东老师教学的《全神贯注》一课,以学生为基点,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研读课文,先是读得正确、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进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入课文情境,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面感受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精益求精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朱忠骁 《甘肃教育》2013,(19):75-75
一、开门见山。从文章的题目中质疑提问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文章的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以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学习《伤仲永》一文,学生主动质疑:文章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因何而伤?”伤之余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学生就会自然深刻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及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5.
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钻研语文教材呢?根据我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谈点粗浅看法。 第一步,审清课题。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对一篇课文来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语文一般以记叙文文体居多,有的题目揭示了题材范围,有的题目概括了主题思想,有的题目指出了文章重点,还有的题目间接揭示了文章思路等等,所以钻研教材首先思考题目,从解题入手,透过题目这个“窗口”,去窥探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也养成一种读文思题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上学期,我们在南京东方红中学听了王陵老师讲初三化学第五章第三节的“硫酸”一课。听后,大家结合这堂课,就“如何把教材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来,并为学生所接受”这一课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由于在教材组织和教学安排方面做了精心的处理,所以这是一节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好课。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课一开始,老师就告诉大家:“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过去,人们常常用一个国家的硫酸的产量去衡量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和国  相似文献   

7.
那是一节语文教学改革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课前,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查字典、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么办呢?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一时间,有站起来的,有把双手举起来的,全班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选自  相似文献   

8.
一、审题时的“厚““薄”观
  读一篇文章,一般都会先读文章的题目,有的题目就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读题目对文章的内容也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小稻秧脱险记》……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要把它读“薄”。这里的读“薄”,一般指的是能找到“题眼”。“题眼”是文章中心所在,不会找“题眼”,就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题眼”,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才能让读者围绕“题眼”,进一步深入地研读文本,不断去反问,去思考,去探究,这其实已经把课题转为读“厚”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题眼”应该是‘发愤’,围绕“发愤”,学生自然会追问:“为什么要‘发愤’?”“他是如何‘发愤’”的?“结果有没有写成《史记》?”这样,既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提出了阅读文本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题———即选题,是整个课题研究实施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新教材中提供了各种课题示例,只是告诉我们课题的大致类型,更多的课题需要师生从实际出发共同去开发。如何开发研究性学习课题?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性课题。本文试结合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一、选题内容的广域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从性质上看,可以是综合性课题,也可以是分科性课题;从形式上看,可以是实践性课题,也可以是思辩性课题;从指…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十册23课《难忘的一课》时,我们抓住“题眼”、“文眼”、“字眼”,引导学生“粗读”、“细读”、“研读”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这节课是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去一所农村中学,见到初一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妈吗,她是我最好的同学”。从语法角度而言,此文题中的“她”是复指“妈妈”,但看学生作文内容,而是写子女告诉妈妈,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命题定为:《语文“学导式”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一、“学”:指学生自主地“先学”“先学”,对一课书来说,在开始教学之前,按照一定的要求,布置学生“先学一步”。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上了一堂题为《我们的学校》的说话课。这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有步骤地观察,通过参观和观察画面,理解说话课的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同时,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把话说得连贯、完整而有条理。上课的前一天,我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校园里看看,重点看了花园、鱼池和画廊。第二天上课,我开门见山地讲:“今天的这堂看图说话课,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大家熟悉的地方——我们的学校。”板书题目《我们的学校》并让学生齐读一遍,读毕,我问:“大家觉得我们的学校怎么样啊?”有的学  相似文献   

14.
有些学生作文,不善审题。有的下笔千言,扣住题目的话却很少。有的重点不明,喧宾夺主。因此,要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让他们看到一个题目,能够理解它的意旨,确定它的内容、重点和范围。我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经常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讲读课的解题,一是加强写作课的审题指导。文章标题与文章内容是紧密联系着的。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准确地揭示文章主要的思想内容。我在解题的时候,注意说明题目的意义和重点。象解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个题目我就先逐一解释了“丧家的”、“资本家”、“乏”这几个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怎样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我们几年来探索的重要课题。起初,我们“临阵磨枪”,上作文课时,根据国家的形势或学校的实际,随意想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写。由于无目的、无计划,写的虽然不少,但收效甚微;后来,我们又从写作教学要与讲读教学结合的原则出发,“见子打子”,讲完一课或一个单元,不是根据所讲内容,就是根据课文后练习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节语文教学改革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 课前,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查字典、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么办呢?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复习课上我们常尽可能多的讲练题目,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完全听懂了,但课下再做类似的题目却仍然有学生不会.复习课上讲练了这么多题目,效率何在?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函数的值域又是一个难点,在高二会考复习函数这一章节时,笔者就一直在想,如何授课,才能使效率最高呢?新的课改理论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意识,在这两种理论下,这节复习课,笔者决定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教材中新增加的“课题学习”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好素材。通过课题学习——“面积与代数恒等式”一课的教学,认识到在课题学习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适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审题,就是作文前对文章体裁、表达方式及中心、取材范围的审视、分析和确定,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作文题目往往有两个部分,一是题目,二是要求。我们首先要从题目和题目的要求中明确它对体裁和内容的限制。例如题目《母爱》,根据要求,“可写母亲的爱,也可以写母亲般的爱”,它严格限制了作文内容必须写的是“爱”,且是长辈对小辈的爱,而写成其他感情则都属偏题。再如题目《课后》,一个“后”字,已明确规定写作内容必须发生在课后,如果把重点放在“课上”,  相似文献   

20.
《<老子>五章》一课出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五章选文,言简意丰,思想精深.本课以三个问题为中心,辅以其他资料,引导学生研读五章内容,力求使学生初步了解《老子》一书中“道”的内涵、老子的治国主张和老子的社会理想,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对老子的主张进行评价,以实现学生和老子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