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3.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单元,使单元成为一个教学整体。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教学;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单元关联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把握教材编排特点,设计出层次分明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义教”小语教材是人教社配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的一套教材。在使用这套教材时,要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根据几年的试教情况,我们以为:以新大纲为依据,以各册教材教学要求为目标,以单元为整体来组织教学可较好地体现编者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本文试就义务教材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操作谈几点粗浅看法。一、统览教材,弄清每一单元在盛会(或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单元教学的前提每教一册教材,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编排特点,然后再弄清各单元或各部分知识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除,混合运算,认识分数,多边形面积和等可能性。各单元的编排各具特色。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新旧教材之间的变化,是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凭借。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钻研教材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数学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一册教材、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更要从微观的角度深刻研究每一课时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层次和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7.
郑云铝 《新教师》2022,(1):73-74
统编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主线,也是单元学习的重点.那么,教师要如何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呢? 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解读要素,精准把握教学基点 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许多个"点",由易到难地分布在各年级的教材中.因此,教师要深入研...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很少对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进行研读,只是孤立地看一课读一课;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就教材教教材,不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导致教学盲目低效。下面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研读教材。一、研读教材,要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要想通透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就必须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思考这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的地  相似文献   

9.
王玮 《江西教育》2002,(22):24-25
能从理解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创新能力和选择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钻研教材,把握教材,这只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而要把钻研教材所得有机地组织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则必须讲究处理教材的艺术。因为教材处理艺术最能显示教师的才华,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尺。为此,笔者简要阐述处理教材的原则和方法。一、处理教材的原则要把握处理教材艺术的真谛,必须掌握处理教材的原则。一般来说,处理教材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整体性原则。从纵向看,现行通用教材实行单元教学,每篇教材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  相似文献   

10.
姜炳卫 《天津教育》2014,(17):111-111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一、立足单元整体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既有阶段性又有其内在的联系性,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充分尊重了这一特点,注重了单元教学体系的构成。例如四年级上册教材按专题编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单元结构的编排方式,为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单元编排特点,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注重单元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采取"教读—扶读—放读—测读"的形式,并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运用与总结交流,从整体上提升单元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解读教材是教学的关键。"解读教材"这简单的字眼,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为什么要解读教材?怎样解读?这是我们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和呈现过程,更是我们灵活驾驭课堂,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反思,下面我结合《梅花魂》一课,谈谈我对教材解读的一些看法。一、整体把握教师拿到教材时,首先要整体把握这册书与书中的每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每一课的关系,要做到总揽整册书,兼顾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与编者的编写意图相契合。《梅花魂》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主题是"月是故  相似文献   

13.
一,多角度备课 我们要上好一节课,并不能只备这一节课,否则很难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即使阅读教参,也很难把握“度”的问题,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全国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各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前后课之间的衔接以及本课在单元间的地位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仇闽燕 《新教师》2020,(3):77-7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教师施教要牢牢把握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编写意图和单元教学独特的“合纵连横、整组关照”体例,调整课文教学视角,落实单元重点,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在预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以台湾陈佳钏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一、合纵连横,备课厘清阅读策略的教材编排1.纵,螺旋式上升。“阅读策略单元”在统编版教材里一共出现了四次,内容分别是: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四个年级关联密切,给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螺旋式上升的梯架,而三年级则是基础。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题材的选文是教材永恒的主题。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教学这个单元,既要抓住它的人文主题,更要把握它的语文要素,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瞻前顾后,研究教材,领会编者意图,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在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拓宽视野,精准施策,发挥教材文本的最大价值,引导学生学语习文,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发,更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一册教材、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更要从微观的角度深刻研究每一课时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层次和编写意图。只有真正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我们才有可能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采取必要的精加工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夏季,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组织编委对五册必修教材进行了部分修改,主要是将第一单元活动单元改为活动写作单元,让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更换了少部分的课文篇目。为什么要时教材进行修改?如何把握相关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这些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本期本刊邀请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本刊顾问陈佳民教授,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科科长谭健文老师对此发表他们的见解。同时邀请了广州六中的陈洋老师和广州大学附中的余伟老师介绍他们落实教材修改精神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王璐 《小学语文》2012,(6):32-33
课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不少呈现了与老版本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我们在解读这些文章时,应按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者的设计意图,重新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教材。一、解读导语,明确新的教学目标人教版课标教材以专题组元,每个单元都有导语。单元导语提出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传统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单元导语的提示。  相似文献   

19.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视角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整体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细化设计单课目标,整体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实践、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将单课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2Cities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首先,深入理解教材,理清内容的关联和主线。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资源,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内容的关联和主线,领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国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第二学段教学的开始,同时又和上一学段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紧密相连。它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备课时要处理好过渡与连接、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即在备课时,既要把握好教材新的变化.也要处理好教材的延续和发展;既要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特点,又要在不变中寻找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