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 ,笔者准备小学活动课《七巧板》 ,在国际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时 ,发现网上有大量与本课有关的网站 ,关于七巧板的知识应有尽有 :七巧板的来历、玩七巧板的意义、大量七巧板拼图作品(包括单件作品还有连环画作品) ,甚至有的网站还提供七巧板拼图操作。这些丰富的信息涵盖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这个发现让我茅塞顿开 ,我决定尝试一种从未用过的方法来上这一课 :让学生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有关知识。结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过去 ,上这样的课 ,教师总是让学生课前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师准…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教材在这个活动里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自由拼图、摆小棍、对口令、涂色找动物、巧填数字等活动;六年制教材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自由拼图、连笔画、向前进、对口令等活动;其中五年制和六年制教材的前两个活动是一样的。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平面图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一)(五年制教材)等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名称 “有趣的七巧板”数学活动设计. 二、活动对象 三年级以上学生. 三、活动目的 本节活动课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了解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学生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活动,丰富平行、垂直及角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几个简单实物的组合,熟悉七巧板拼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通过小组拼图竞赛中的分工协作,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杨琳 《湖南教育》2006,(11):27-27
学生用七巧板拼图、讨论交流后,自愿上台将自己拼的图贴在黑板上,并介绍拼图过程和名称.  相似文献   

5.
余莉 《江西教育》2001,(4):54-5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 (人教版 )第二册“游乐园”实践课。   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的平面图形、 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 (一 )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七巧板、小棒、各种形状的彩色图片、彩色笔等学具。   分析与设计:“游乐园”这个教学内容是安排在 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后的一节实践课,它包括用七巧板拼图、摆小棒、自由拼图、对口令、涂色找动物、巧填数字等主要内容,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且都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考虑到为了让…  相似文献   

6.
学生用七巧板拼图、讨论交流后,自愿上台将自己拼的图贴在黑板上,并介绍拼图过程和名称.学生在七巧板的拼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感受到七巧板在拼图过程中的无穷魅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体会到原来是单个的几何图形,只要适当地组合,能够拼出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了他们对几何学习的好奇心.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图案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责任编辑钟毓华)小鸡轮船蜡烛狐狸吊车机器人恐龙11月号“七巧板”数学实验教学片段@杨琳$长郡新世纪实验学校/永州市双牌一中!湖南425200  相似文献   

7.
大班语言操作活动“七巧板乐园”是建立在孩子们自主操作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语言活动。它集知识和娱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在娱乐和操作中获得心理的、情感的、动作的、智力的多方面的满足。 活动包含三个目标:1.会使用七巧板拼图,并用一句描述性的话讲述出自己拼的是什么;2.会在七巧板拼图的基础上添画及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看、拼、画、讲的综合能力;3.保证每位幼儿都有机会积  相似文献   

8.
【提示】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2002年1l月15日,龙沙区初中数学学科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课在第34中学举行,授课教师邢颖,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片段】 师:课前我们已经要求大家自学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七巧板? 生1: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发明,用它可以拼成上百种有趣的造型,或似人物、或似鸟兽,惟妙惟肖。(随后,又有几个学生简单介绍了七巧板的有关知识。) 师: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2: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生3:我是上网查到的。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用你们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自己想拼的图形,并把它贴在黑板立,向大家展示。然后说明自己拼图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七巧板这一拼图玩具的教育功能,我们在大班开展了“有趣的七巧板”主题活动。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七巧板1.观察:通过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七巧板的数量、结构、颜色及形状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历史和掌握七巧板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会利用七巧板拼摆简单图形和复杂图形,并能创作图形,进而体验七巧板的巧妙。 3.在拼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观念或问题。2.在有序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有趣”使之“有效”。3.借助信息工具,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获得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后展示学习成果的技能。教学设想“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教材安排这次活动是想通过“七巧板”这种传统的数学游戏,使学生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发…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一年一度的数学文化艺术节开始了。拼七巧板图案、数学手抄报绘制、数学创意手工制作、数学日记写作……比赛项目可丰富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次比赛与往常不同的是,增加了数学猜谜和数学魔术表演。午休的时候,我和同桌妮妮来到学校的文化长廊,欣赏同学们的作品。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小动物……一幅幅精美的七巧板拼图让我惊呆了,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的:巩固认识过的4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通过活动中的动手、动口、动脑,探究如何拼组各种图形,研讨拼图、涂色等活动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拼图设计,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活动准备:(师)4套七巧板、拼图(小丑、孔雀七巧板)、星星若干、多媒板)、星星若干、多媒体课件。(生)4种平面图形若干、胶水、剪刀、水彩笔、卡纸、添画图形练习纸。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在…  相似文献   

14.
七巧板是一种益智玩具,也是一种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学具。利用七巧板拼图活动能够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小学二、三年级的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16.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1)七巧板是我国民间一种古典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教师演示七巧板拼图。2)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一找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引入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白板的文件链接功能,给学生演示七巧板拼图游戏,并让学生上白板来拼一拼,玩一玩。通过摆、拼七巧板,  相似文献   

17.
贪玩的小鱼     
本刊在第3期赠送了一套“七巧板”贴纸,你拼得怎样呢?看,这两位小同学拼的都是鱼,写的可是各不相同呀!你的“七巧板”拼图呢?快寄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吧!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于二、三年级学生的教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19.
十五巧板     
十五巧板是根据七巧板创造的一种传统的拼图玩具,也叫“益智图”。因为十五巧板的块数比七巧板的块数多,且拼板的几何图形相对比较复杂,所以用这种拼板更容易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而且拼出的图案也十分逼真。  相似文献   

20.
一、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拼图: ①用七巧板拼成长方形(图1)。 ②将1号板平移到长方形的右侧,拼成平行四边形(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