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其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校园环境艺术的创设,利用校园建筑、设施和景观等形象来物化校园文化,发挥大学校园环境的教育渗透功能,把校园自身特有的核心价值、浓厚的文化特色、精神内涵及历史积淀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可以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大学文化精神的熏陶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张夏 《高教论坛》2014,(12):101-103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教育丰厚深邃的精神内涵,可以被有效吸入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对弘扬爱国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健全人格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学教育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视角,探索其融入的必要途径,对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与当代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大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优良的育人环境,就必须以校园环境为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建设,努力营造出一种大学校园特有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实现学校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在校园的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了广泛重视。而校园的绿地景观规划不仅是校园精神的有力体现,更要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特点。为此,在充分认识现状及前期规划创意的基础上,要合理把握校园现有环境的结构空间和自然优势,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创造出既能传承深厚历史底蕴,又适应现代文化教育观念和未来发展的大学校园环境,将校园精神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各个部分。本文将以天津科技大学环境景观设计为实例,对校园环境设计谈一些思路和想法,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一、校园现状的分析天津科技大学柳林校区位于天津市东…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化是当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在精神导向、价值导向、激励导向、行为导向上均可对育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要以育人为本,从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加强文化借鉴与传承、凝练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开展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精神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校园景观是承载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我国高校的突飞猛进发展,校园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危机"。校园景观是传递校园文化的符号,它通过植物、雕塑、小品、建筑等反映大学文化精神,并赋予校园环境以特定的场所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校园文化是传承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功能。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清楚认识大学校园文化的涵义和基本构成。应该结合实际,认识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作为大学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  相似文献   

8.
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可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慧琳  王陈  刘珺 《文教资料》2012,(23):71-72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独特灵魂,是一所学校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师生实现美好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大学精神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学风建设、校园网络建设,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奕 《当代教育论坛》2005,(13):124-125
校园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女子大学由于其校园主体、教育内容、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孕育出区别于一般大学的校园精神,它的存在,反映着女子大学特有的气质和风貌,构成女子大学的精髓和灵魂。分析探讨女子大学校园精神所包含的价值,着力培育先进的优良的校园精神,应该是女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女子大学校园精神的价值女子大学校园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1.…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有价值引领、行为规范、身心陶冶和能力培养诸功能。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管理滞后、物力人力匮乏等不足。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上要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加强校园精神文化、丰富校园活动文化、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重新审视大学精神,繁荣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人文关怀、特色追求等经典大学精神达到相互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校园环境是大学重要的教育场所,环境设计与教育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个成功的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不仅应注重发挥校园总体规划的引导作用、发掘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记忆和校园主体建筑的价值内涵,构建良好的教育人文环境,还要通过对校园古老自然景观的展现、校园历史人物景观的营造和校园历史文化小品的创设,体现其教育历史功能。只有从塑造教育空间环境、构建教育人文环境、再现教育历史环境等方面来表现其文化教育功能,才能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融汇于校园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道福 《文教资料》2012,(11):82-84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主体(高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与客体(主要是大学校园地理文化圈)在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可分为校园物态文化层、校园制度文化层、校园行为文化层、校园精神文化层等几个层次。我们应从大学校园文化的这几个层面出发,凝练大学精神、创新活动形式、完善大学制度、丰富物态建设,使之在特定的结构—功能系统中融为统一整体,共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大学已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高校校园文化新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把人格的养成作为我国高校现代校园文化理念的核心;把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把营造开放、科学、民主的校园学术环境作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变革的核心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及师生的审美情趣等,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因此对校园环境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环境使用"主体",即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心理需求分析,探讨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大学校园景观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6.
曹宏 《现代教育》2012,(10):44-47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校园和谐稳定的保障;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需要和谐校园文化作载体;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要建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构建;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和谐、文明的校园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论述了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地域文化精神的嵌入,对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促进大学生现代文化精神的养成、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环境文化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体现。但是,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变成一些景观的堆砌,缺少内涵,没有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精神和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红顺 《教书育人》2013,(26):50-52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设校园整体育人氛围、引导师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环境文化与校园理念文化的有机整合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原有的校园景观中融合、嫁接、移植校园理念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通过校园景观这个物化载体呈现;基于学校积淀的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需求,创造性地开发校园景观并创生新的校园理念文化。以下笔者对实新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若干细节做一解读、赏析。  相似文献   

20.
周其林 《高校后勤研究》2013,(4):100-101,97
一、校园环境文化概述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基本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物质文化,就是指对师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是指与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对学校各种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没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建设也就失去了载体和依托。二、校园环境文化现状受传统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影响,原有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大多侧重于教学、科研等基本建筑和设施,对于校园环境,一般只是修建好校园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