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批评,要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如果新闻批评方式正确、方法得当,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新闻批评中如何讲究方式方法呢?笔者认为,要对新闻批评稿件进行“软性化处理”,使新闻批评恰如其分,既提出了问题所在,又不过火,最后达到批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商问 《新闻与写作》2003,(12):14-16
大众传播的威力是巨大的,电视观众想必对这样一个广告印象深刻:一个同样的贝壳,一边不堪轻轻一击,一边则因涂了高露洁牙膏而坚固无比,同时伴随“咣”的一声,一个鲜红的印章赫然在目——“中华预防医学会”,更加强化了人们对于产品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4.
许青 《军事记者》2004,(2):58-58
高祥森撰指出。许多批评报道可以试用“中性”手法来操作。“中性操作”并非完全不带主观色彩。它是记在新闻报道中不掺带任何主观褒贬.客观准确反映事实的发生发展真相.记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上,不偏不倚进行采访写作.让读自己去把握、思考和判断。“中性操作”是让事实去说话.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我采写了40多篇批评报道,有的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的还在全国、省、市获了奖。我的感受是:采写批评报道时,新闻记者既要有“胆”,更要有“识”。所谓“胆识”,就是要把握批评的选题、时机和分寸。选准对象、抓准事实批评什么,反对什么,要根据每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题目。应当选择那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鲜明性特点,能够充分体现选题思想和宣传意图的典型,而不是选取意义不大、偶然性很强的事,尽量做到揭露、批评个别典型事例,推动解决一批类似问题。1998年下半年,全…  相似文献   

6.
刘宗银 《军事记者》2002,(9):38-39,42
写稿见报,是每位作者的愿望。然而不少同志,辛辛苦苦写了许多稿件发往报社,结果石沉大海。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稿件没有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一般化”。那么,稿件如何才能突破一般化呢?我联系实际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赞扬和批评是分不开的。没有批评,只有赞扬,人便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也就难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但批评要讲究分寸,巧妙的批评不仅使对方容易接受,而且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总是无法准确把握批评的方式和话语的分寸,明明没有恶意,却让批评变成了破坏同志之间感情的“毒剑”,伤害了对方的感情。测绘班班长小张业务能力强,却不会使用电脑,每次处理文件时都要找工程科的小马帮忙,而小马每次都要说小张几句:“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用?作为一个业务骨干,综合素质太差了,要尽快学会使用电…  相似文献   

8.
9.
“新闻批评”的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新闻批评” ,并不是指揭露性、监督性的报道 ,而是指像“文学批评”那样的理论范式。长期以来 ,在新闻学领域 ,一门被忽视的学科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的注意 ,这就是对新闻及新闻媒体批评的研究。这一学术兴趣的出现并非偶然 ,而是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报道强烈反思引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即如何分析、评价新闻作品 ,如何认识和批评新闻传媒行为 ,日渐激起研究者的不断思索。没有系统的理念指导 ,或者说在缺少学说指南的氛围中 ,人们对新闻及媒体的批评只能凭藉各自的意图 ,不能不产生认识的盲区。但人们并不…  相似文献   

10.
胡正强 《新闻界》2004,(4):34-36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战线上的主将,鲁迅与报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报刊是他进行战斗的主要阵地,也构成了他的主要文化生活环境。他不仅密切关注着革命的和进步的报刊宣传工作,也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各种反动报刊作过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对当时各种新闻现象进行过独具特色的解读和评价。他的杂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当时的新闻报道有感而发,属于新闻(媒介)批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批评报道是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它事关新闻导向正确与否,舆论监督是否准确、及时和有效,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慎之又慎。要选准批评对象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做得比较好,他们每期节目的选题都颇费思量,编导们站在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审时度势,在大量的批评稿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批评报道。像1999年对重庆綦江大桥垮塌案件的连续曝光,对象选得准,既具典型性又有代表性,使人看了很受教育。要弄清事实真相对于一件事,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一下子断个是…  相似文献   

12.
何强 《记者摇篮》2006,(6):42-42
大凡采写过批评稿件的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采访、撰写、交稿、见报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个别稿件总要经历一些磨难和曲折,有的胎死腹中,有的半途而废,有的面目皆非,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困扰着一些记者,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眼下,在采写批评稿件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听到问题就发愁,碰到问题绕道走”。有的记者主观上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敢正视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敢揭示事物的本质,担心批评社会的落后面,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因而碰到问题不敢问津。二是“经济发展与批评稿件对立论…  相似文献   

13.
14.
如何搞好批评报道,这是新闻战线在深入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16.
讲究新闻艺术技巧是保证新闻报道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批评报道,讲究艺术技巧更为重要。如何使新闻批评恰到好处,发挥新闻批评的效果与威力,本文试就新闻批评艺术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批评报道涉及的多是大的问题和现象,不如此,似乎就减少了斤两,欠缺了力度。其实,在批评报道的类别中,“抓小”批评报道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作用不可忽视。北京市的有关媒体曾和市长刘淇一道热切关注过“抓小”的批评报道,就北京人12种看起来虽小却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大问题的小毛病提出过严肃  相似文献   

18.
19.
我们所谓的批评性报道 ,在国外被称作调查性报道 ,或曰暴露新闻。美国的《新闻日报》编辑罗伯特·格林曾经是一个高级的调查采访记者 ,他在谈及这方面新闻业务对记者本身素质的要求时 ,有不少精彩的论述 ,其中重要一条就是 :需要直取要害的才能。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新闻舆论监督日益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和热门话题。但是冷静观察不难发现 ,同党和政府及人民的期望相比较 ,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批评性报道 ,虽然数量增多了 ,可就其质量尤其是力度来讲 ,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分析其中原因 ,我们会清楚地看出 :是否“直取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