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自然科学和史学的关系问题上,实证主义和脱离主义构成了思想的两极,然而吊诡的是,脱离主义在批判实证主义的同时却分有了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立足于其默会知识论,波兰尼实现了对实证主义和脱离主义的双重超越,证成了自然科学和史学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古老的中国传统史学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兴起“新史学”思潮。此时,通过日本间接传入的西方实验证主义史学对这一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证主义史学倡导的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引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的研究方法等内容,暗合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需求。新史学和二三十年代的实验主义史学各有侧重地发展了实证主义史学的两个宗旨。  相似文献   

3.
中国实证主义史学发展历程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实证主义史学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史学“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的考证原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提倡的进化史观。尤其是它提倡把自然科学引入史学的观点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实证主义史学在史学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而诞生,便选择了实证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力图向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看齐,排斥哲学对自己的指导意义而陷入困境。随着实证主义的衰落,理论心理学兴起,哲学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必将得到承认和巩固。  相似文献   

5.
朱谦之的历史哲学思想以赫克尔一元论为出发点,以新生机主义和创化论为原理,提出了一种生物史现,认为历史哲学的任务是要在历史事实里寻出一种根本的发展和进化原理。而这种进化非达尔文的机械进化论所能解释,只有从新生机主义的角度去认识,才不至割裂历史发展的绵延活动性,进而形成了有别于实证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种现代史学观。本文拟从朱先生历史哲学之定义入手,明其所指,浅谈其对于当前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谦之的历史哲学思想以赫克尔一元论为出发点,以新生机主义和创化论为原理,提出了一种生物史现,认为历史哲学的任务是要在历史事实里寻出一种根本的发展和进化原理。而这种进化非达尔文的机械进化论所能解释,只有从新生机主义的角度去认识,才不至割裂历史发展的绵延活动性,进而形成了有别于实证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种现代史学观。本文拟从朱先生历史哲学之定义入手,明其所指,浅谈其对于当前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证主义史学与分析的批判历史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对立,导致它们自身成为片面夸大两极的史学理论;从而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铺设了逻辑通道。要走出这种思维的困境,其出路在于扬弃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绝对对立。历史认识的逼真性范畴集历史认识的绝对性、相对性以及历史再认识的可能性于一体,不仅具有改变传统史学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为我们摆脱历史认识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纠缠提供了一条尝试性的逻辑道路。  相似文献   

8.
孔德是在其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体系下阐述他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和宗教观的。他的方法论是实证的、整体的、有机的和科学的方法,认为应该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他的伦理道德观是从人性出发,强调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和仁爱的爱他主义行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他的宗教观是他晚年思想的重大的转变,一反早年反宗教的实证主义,认为人人应该信奉“上帝之爱”并发扬“爱他主义”的仁爱,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秩序。  相似文献   

9.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先是简述了实证主义的三大流派。针对构造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阐释了实证主义的具体影响,最后从正反两方面概括分析了实证主义的总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科学哲学的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学术界目前流行着一种观点,即把科学哲学仅看成是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中的一个流派,如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12.
史重人事 长于征实——中国传统史学中的考据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有着悠长深厚的史学文化传统,为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企及。而征实的学风,乃此史学文化传统的精髓。已故史学家范文澜曾谓中国古代并存有巫、史两种文化,“史重人事,长于征实;巫事鬼神,富于想象”。此重人事的史学文化的征实传统,长期发蕴播散为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考据方法。它虽是重人事的史学征实传统的产物,同近代西方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影响下产生的史学考据方法不同,但它既带有征实的特点,必然具有多少实证性与科学性的功用。如果说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之前,中国的传统史学研究中还存有若干合理性因素的话,则首先应予提到的是考据方法中所蕴含的某些科学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等几个阶段,尼采以视角主义为杠杆,以人类生命为目的,以不贬损正当的科学理性为前提,对实证主义科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开训了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自币也存在偏颇之外,构建历史理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中国实证史学多持客观史学立场,其形成与西方史学之传入有关。但其思想来源,即实证主义、兰克史学与实证史学三种客观主义史学思想却长期被学界混淆。此三者中,实证主义与兰克史学分别源于英美经验主义传统和德国历史主义——观念论传统,在史学方法和基本意旨上均呈针锋相对之势。前者主要指向人类社会历史客观规律,具有科学主义的社会科学倾向,后者则指向"客观中立"的个体描述,具有人文主义倾向。而实证史学则是两者在转型期的调和形态,在西方史学中只是一个短暂的思潮,但因时逢中国近现代史学奠基之机,且恰与中国传统史学的纪实传统契合,遂成为中国近代史学专业化的真正导师,而其客观历史事实观念也因此成为中国史学的"常识"。  相似文献   

15.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一个理论如果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这种意义理论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证实原则,而这种证实原则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概念为基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困惑直接导致了它的经验概念经历了心理主义时期、物理主义时期和整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最后在以奎因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经验论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16.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一种以后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伦理观。虽然这种伦理观主张使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理解人们的主观性,将价值等同于或还原于某种事实以确立价值判断的科学性、真理性,最终滑向了科学主义一端,但其相关理论观点对于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类的书籍层出不穷,它们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广泛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将思辨主义研究方法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尽可能系统地介绍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这些对学习者全面、科学、系统地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正>19世纪下半叶,初等义务教育逐渐在美国推行起来,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教育在学校课程中也取得了合法地位。美国教育开始摆脱欧洲形式主义教育传统的影响,进入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时期。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中等教育的普及,科学教育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改革,如进步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这三个阶段的科学教育,建立在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在当前背景下,科学教育的认识论要从"实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从历史学的对象、目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诸方面对史学理论作了深入探讨,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某些不足,又指出了相对主义史学观点的若干纰漏,代表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建构史学理论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20.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一个理论如果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这种意义理论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证实原则.而这种证实原则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概念为基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困惑直接导致了它的经验概念经历了心理主义时期、物理主义时期和整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最后在以奎因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经验论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