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夏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339-339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监测中表征有机污染物的必测项目,现行国标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很多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改进。综述了对COD测定方法的改进和最新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COD测定方法向着简单、快速准确、经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监测中表征有机污染物的必测项目,现行国标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很多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改进。综述了对COD测定方法的改进和最新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coD测定方法向着简单、快速准确、经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工业废水中TOC与COD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分析,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废水COD(有机碳)与TOC(化学需氧量,也叫CODcr)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便快速预报废水COD值。结果表明,废水TOC与COD数值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在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只需测定废水TOC,就可通过回归方程预测COD。  相似文献   

4.
由于Cl-离子在COD测定中会干扰测量结果,尤其对于高氟低COD的水样,其干扰尤为严重,因此COD测定过程中需要对水样中的Cl-进行处理.本文从方法的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在COD测试中主要采用的Cl-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5.
COD测定中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OD的测定中,容易受氯离子的干扰,尤其高氯低COD的水样,其干扰犹为严重,因此在COD测定过程中需要对水样中的氯离子进行处理。从不同方法的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在COD测试中采用的氯离子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COD测定方法最常见的是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其优点:K2Cr2O7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对诸多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率达到95~100%,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缺点是分析时间长、能源浪费大,试剂中银盐、铬盐(Cr^6 )、汞盐用量大,造成二次污染。5B型智能COD快速测定仪是应用催化快速法设计并制造的,简便、快速、试剂量少、能省电、抗氯干扰。但需要厂家提供的专用氧化荆与催化剂,精密度差。文章通过对5B型智能COD快速测定仪改造后利用密封消解法测定COD一次可以测定6个水样,速度快,试剂量少,准确度高,已成为我公司监测污水中COD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吴国平 《今日科苑》2007,(24):62-63
通过对安装在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在线监测仪的验收监测工作,总结了UV法在线COD监测仪在实现对城市污水处理出水快速、准确、经济的在线监控时各方面性能的优异表现;结合UV法在线COD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示值溯源的实现,指出了该系统存在明显的应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现实验室中较常见的检测水质中COD含量的一种检测方法,此方法分析步骤固定,相比重铬酸钾法测定水质中的COD具有更加方便快捷、废液少、污染小等特点。现针对此方法中水样消解完成后,下消解炉时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高昀 《中国科技信息》2023,(14):120-122
<正>污水站作为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一般采用生物污泥处理工艺,按照国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要求,需要对化学耗氧量(COD)进行监督和控制。由于生活污水来源复杂,有益微生物对环境要求苛刻等原因,容易受外界冲击扰动和污泥老化、中毒、膨胀等问题影响,导致生活污水出水COD存在超标风险。本文结合生活污水特性和处理工艺的特点,将细菌活度、温度、营养比、氧气含量等参数进行组合,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机理总结归纳出一种快速、有效的COD的控制方法,降低环保风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快速测定法与GB11914-89的对比及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的对比和抗氯性影响试验,从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度等进行验证本法的可靠性、可行性;并验证废水高氯及COD过低时此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用实验室土柱试验模拟的方法,分析人工土壤在不同组成,不同配比情况下对东风渠污水中COD、氨氮的去除能力,从而可以确定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土壤的组成及配比情况。通过对不同干湿比运行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的比较,得出本系统的最佳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
张文炜 《中国科技纵横》2010,(9):119-119,395
在营养液膜技术基础上构建以盘培多花黑麦草为主要内容的植物滤器系统,来降解浙江绍兴一印染厂的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植物滤器降解印染废水效果明显,在系统运行30天后,印染废水的COD、BOD、SS分别降解了76%、85.8%、79.3%。并且在运行前期降解幅度较大,而运行后期降解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河流水体纳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祖光 《资源科学》2006,28(6):141-145
海南岛有大小河流154条,纳污主要来自四大源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面源(面排放污染源)。2002年海南岛各河流容纳主要污染物的量分别为COD量75 345t、无机氮10 946t、磷酸盐2 477t;河流(河段)纳污量最大的污染源是城镇生活污水排放,COD、无机氮、磷酸盐分别占全岛河流纳污总量的44.89%、45.04%、46.14%。海南岛河流全年监测值中出现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河段主要是COD、氮的影响,湖库则主要受COD及氮、磷影响;河口水质受氮的影响较大,城市河段主要受氮、磷的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质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以2013年5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清河流域枯水期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清河枯水期的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均满足标准要求;仅清河干流上貂皮屯断面pH值超标,其它各断面均满足标准要求;个别断面的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果最差的是总氮,仅清河干流清河桥断面的总氮浓度满足要求,其它各断面均超标。水质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面源污染。应积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HZPSB对水产养殖水质的改良和对鱼类促生长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光合细菌改善池塘水质及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和促生长作用.测定了光合细菌对池塘水质(溶氧、氨氮、亚硝态氮、COD)、透明度、pH及异氧细菌总数的影响;光合细菌添加于饲料后对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及鱼生长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光合细菌的大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池塘水的溶解氧、pH没有影响;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有机物(COD);水的透明度明显升高;异氧细菌的总数比原来下降50%.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喂鲫鱼、罗非鱼,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鱼的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光合细菌分别在湖州、绍兴、杭州、嘉兴、上海等进行大田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养殖虾蟹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减少,与不使用光合菌的池塘相比,发病率降低了25%以上,提高了虾蟹产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中出现的生化出水水质不稳、COD浓度高、悬浮物多、色度高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提出了通过及时排放剩余污泥、增加污泥负荷等对策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防城港东西湾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和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的了解防城港东西湾浮游植物群落情况,于2012年夏季在防城港东西湾108.30°-108.40°E、21.52°-21.71°N范围海域进行浮游植物生态调查和水质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特征及水质评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44种,其中硅藻种类最多,达42种,各测站的H '、J '、D值范围分别为0.99-2.95、0.22-0.94和1.26~2.67之间;水质调查结果为COD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DIP、DIN的含量在海湾的入海河口区域出现有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营养盐指数在0.17~11.09之间,平均值2.98,Redfield比值在10.0~20.0之间,平均值14.8,小于16的Redfield比值。防城港东西湾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结构比较单一,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氮是影响该海域的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用预曝气+缺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A/BCO)处理食品废水工程实例。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接种,水温20~25℃的条件下,培养驯化一个月左右。COD、SS、BOD5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94%、94%和78%,出水可达一级排放标准,过滤消毒后的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刘建昌  余丽军  严岩  左煜  邓红兵 《资源科学》2009,31(6):1022-1030
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对水环境容量的大小至关重要,不同的水环境容量条件对应不同的旅游业规模和布局,不同的旅游业规模和布局又对污染物排放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不同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模式,对泸沽湖水环境容量的一般值和保守值进行了估算,在不同水环境容量条件下模拟了旅游业人口容量的情景,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旅游人口容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完全混合模式(集中排放模式)条件下的总磷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15.8×104人/d;以2004年现状排放量、扩散半径30 m条件下的总磷水环境容量为基础,计算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3.3×104人/d;按照可游览面积法计算,确定的保守旅游人口容量为3.95×104人/d。从保护湖体水环境的角度来讲,建议选择较低的旅游人口环境容量,即以分散模式布局旅游业、且以总磷水环境容量为基础计算的旅游人口容量为最高值控制旅游规模,即3.3×104人/d,可有效保护湖体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