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语     
“分科”基于社会分工以及个人不同的学术兴趣和能力。子云:“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孔子根据其弟子学业特长而将其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即“孔门四科”。《论语·先进》载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钱穆释云:“孔子门下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言语如今言外交,外交政事属政治科,文学则如今人在书本上传授知识。但孔门所授,乃有最高的人生大道德行一科.”  相似文献   

2.
蔡昊  赵娜 《兰台世界》2015,(6):60-61
本文是对《论语》所蕴藏的社会言语教育资源的汇总,也是对孔子言语观的解析。孔子所讲授的那些仁义礼智信的道理,正是通过犀利的、哲思的言语传递出来,成为其弟子成长的动力和一生的品格导向。  相似文献   

3.
《论语》《论语》是孔门弟子记载孔子言行的片断的篇章结合体,共计20篇。它记载了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了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对于《论语》的名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认为: “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人际传播 整部<论语>共有20篇,512章,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很大一部分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语,另一部分记录的是孔子和其他人的对话.人际传播在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面对面的问答在整部<论语>中较为常见.下面,从人际传播的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的场所来阐述<论语>中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5.
晓言 《中国广播》2007,(9):78-78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都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一书中。  相似文献   

6.
凌先威 《大观周刊》2011,(17):127-128
“器”字在《论语》中出现了六次,其中“君子不器”一句,在理解上有较大的争议。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具有道德本体意义的“德性”,“仁”通过“义”的断制,在不同的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化为不同的德行,“君子”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人格化表现形式,是与“仁”密切相关联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与”大道不器“相同,是指追求君子人格时,不应该拘泥于具体的行式。不拘泥于德行的多寡,只要符合于”仁”的,都是可以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为孔子美学思想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理论环境.30年来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孔子的"音乐美学、文学与修辞美学、社会伦理美学、审美教育、内涵与外延"等5个视角;它经历了"批判→部分肯定→全盘肯定→颂扬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等4个发展阶段;对其美学地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儒家美学奠基人之论述.  相似文献   

8.
齐金江  孔磊华  李岩 《山东档案》2008,(6):67-68,70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早已耳熟能详,《史记&#183;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183;仲尼弟子列传》列举弟子有77人,且说: “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看来,即使汉代司马迁所能称述的孔子弟子及贤人的数目也是个大概数目.……  相似文献   

9.
"媒体理政"的历史定位 理政就是治理政事.所谓"媒体理政"就是通过大众传媒自身固有的政治形态与政治资源特征,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发挥其治理政事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伟大的编辑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老彭.”“述而不作”是孔子的编辑实践原则,他删《诗》、作《春秋》,就在这种“述而不作”中蕴含巨大的力量.孔子的编辑工作给后人两个启示:第一,编辑工作的价值并不低于“原创”,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创造性.第二,编辑工作的价值与编者的价值追求成正比.后世的编辑工作,就其影响而言,固然无法望孔子编审“六经”之项背,然而优秀的编辑,莫不是能体会理解“述”的价值和意义,并在编辑工作中寄寓价值追求、以补时弊,以这种方式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思考中医》的出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龙 《新闻界》2008,(2):104-106
专访节目主持人言语控制的制约因素包括:言语功力、话题掌控、心理状态和言语环境。在专访节目中,主持人言语控制常常出现理想化、单向化、随意化的三类问题。因此,专访节目主持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言语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孔子文化浩如烟海,我们要做的是:科 学地取舍,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科学家、经济学家、实业家、文学艺术家都应纳入诸子百家序列,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和公输子应并称五圣……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书《诸子百家大解读》,对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进行新分类、新解读。该书作者周非还在现场被杭州玄机科  相似文献   

14.
田鹏 《兰台世界》2016,(4):154-156
先秦元典中"诗"的含义存在演进过程,对其本义的理解应结合语境。以《论语》和《孔子家语》为代表的儒家元典中,孔子"论诗"可分为三类:先秦普遍意义上的四言诗;包含先秦诗学精神和政治教化功用的一种文体;《诗经》三百篇之原始定本。可以结合《诗经》逸诗在其他先秦典籍中之应用推测出孔子或其他先秦学者在删诗时秉持的文学之审美性和政治之实用性标准。从相关《诗经》著述序跋中可以总结出,南宋王柏的诗经学著述《诗疑》受朱熹诗经学观点的影响,也提出"删诗",有学术功利化的色彩,其说和"孔子删诗"说的区别在于其创作动机。该观点体现了南宋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经学性和文学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以后,在其故里留下了学习礼乐的传统.他的子孙"即宅为庙","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阙里文献考》卷27《学校》),开始了庙学合一.2000多年来,随着孔子创立的儒学被统治者推为国学,特别是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开始,政府诏命州县学府皆设孔子庙,于是孔子也遍祀于学府,孔庙也由祀孔圣地逐渐演变为、国家推崇儒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智人睿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礼记·学记》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荀况:《荀子·大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编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算是最早的编研工作。当年孔子四处奔游,搜寻尧以来的古籍,终于在周王室中发现有关虞、夏、商、周四代档案史料,总共3000余篇,大体可分为典、谟、训、诰、誓、令6种体例。其中有《尧典》,是歌颂尧、舜禅让的事迹;《禹贡》记载了夏禹凿山治水的故事;《无逸》是周王教诫成王要勤劳政事的训词;《秦誓》是秦穆公一篇追悔的文章。孔子按照时间顺序编辑出一部有百篇的《尚书》。孔子还将周游列国的见闻,“笔则笔”,“削则削”,集档案史料编纂出《春秋》。孔子把《尚书》、《春秋》两部和《诗》、《礼》、《易》、《乐》称为《六艺》,被儒家奉为金科玉律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8.
即将来临的21世纪 ,是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学习社会相互交融的时代。知识经济以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及相关信息的广泛高速传播作为前提 ,在这一大背景下 ,势必对校对人员的基本素养提出全面而具有动态特点的崭新要求。本文拟从德行、心理、知识、能力四个方面对校对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试做探讨 ,以期有补于今后的校对工作。一、校对人员的德行素养任何为社会服务的人员 ,其德行都是占首位的因素。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院士曾说 :“一个好医生首先应是好人 ,德才兼备的人 ,道德能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永远不能填补道德的缺…  相似文献   

19.
孔子和战国文学的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究这种联系,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洞悉孔子为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有更加深入、全面、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孔子和战国文学的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究这种联系,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洞悉孔子为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有更加深入、全面、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