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此项政策被称为"限娱令"。"限娱令"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大规模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受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批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电视批评的媒介生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影响着中国当代电视批评的发展走向和话语空间.本文从电视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批评手段、批评风格、批评理论、批评生态等各环节对中国电视批评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4.
对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娱乐批评 在许多学者看来,电视媒介很幸运却又很不幸。电视拥有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决定电视节目比其他媒介的内容更易走进受众的视野,深入他们的心灵,成为文化思想的助推器。电视传播可以凭借其视觉形象的直观性令语言文字传播风光不再,成为最适合营造现代观念的环境和土壤。  相似文献   

5.
于隽 《现代传播》2014,(4):157-158
全媒体时代,不仅信息传递呈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的特征,而且信息传播的平台和通道也在不断翻新,与日俱增。全媒体时代在丰富着人们媒体体验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受众对于某种传播介质的依赖。以致某些新媒体的领军人物也不禁扼腕感叹:"在这个时代,做伟大的人内心也是很痛苦的,因为他随时随地会被新的伟大者所颠覆。"①在此局面下,作为以往传媒界龙头老大的电视遭遇了前  相似文献   

6.
李弋 《新闻世界》2011,(3):62-63
我国报纸的专刊版面涵盖房地产、汽车、通信、旅游、医疗、美容等众多领域,惟独没有电视领域的专刊。电视评论的主要阵地是学术期刊、网络和电视上的极少部分栏目,报纸上鲜见电视评论。事实上,在中国报刊上开展"新闻式电视批评"既有学术研究的必要,也有市场运作的大有可为空间,于读者、批评家、报纸的发行量、电视节目……等各方都有利而无...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一直是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媒介。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渠道、受众的社会认知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电视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受众的影响力以及它的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①。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栏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介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批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媒介批评主体去专业化、批评角度去中心化、批评的即时性、批评的渠道多样化,更尖锐、更深层次的新媒介批评带动传统媒介发声。但是新媒介批评的缺陷也不容忽视,新媒介批评语言呈碎片化,缺乏规范性,且经常出现非理性化的表达,但这些缺失为新媒介批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下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先生出版了《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著者高屋建瓴,首先厘清电视批评的概念、标准方法及原则,提出电视批评要注重经济属性、制度审视和全球眼光(第一章)。第二章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述评西方的电视批评理论。后面四章相对偏重实践:第三章论述了电视批评的六大本土对象(豪华、滥情,戏说、聊天、猜奖、破案)。  相似文献   

11.
电视在中国一出现就是个惹人瞩目的焦点.1958年5月1日,大戏没看过几场的中国老百姓,突然看到"戏匣子"里出了人影,惊愕之情、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此后,随着"戏匣子"里的节目内容不断丰富,电视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成员",过去的几十年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离不开电视"的几十年.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聚焦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对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通过探求电视媒介人在当代社会阶层变迁背景下的实践与理论变化的轨迹、展示阶层变迁对电视传播影响的现象、揭示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 ,分析研究电视媒介传播价值取向所具有的互动价值意义 ,从而期待在我们的电视传播中能够增加更多理性的、自觉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12月9日在成都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100多位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李新民 《新闻窗》2006,(1):11-13
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和传输,接收手段层出不穷,昔日拥有绝对传播优势的电视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电视时代”的辉煌渐渐发生变化,“后电视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基于这一观点,本文立足于电视从业者的角度试图对后电视时代概念予以界定,并探讨电视传媒在这一时代的生态、质态、形态和业态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何莲洁  张珂  王文静 《报刊之友》2013,(8):107-108,120
中共十八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电视媒介无可争辩的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喉舌作用,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我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电视媒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取向。本文通过研究电视媒介价值取向的含义,就电视媒介在正确的媒体价值取向指导下如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谢彩虹 《新闻知识》2007,(11):36-38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社会阶层,这种变化将必然引起以反映现实、再现现实、表现现实和服务现实为己任的电视媒体的改革,当今的新闻传播已进入了一个由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人际传播转化的轨道。现在社会里,受众的独立主体意识日渐浓厚,受众在有选择性地接受新闻的同时,还有向外界表达自己感受的心理诉求,这也体现了新闻传播对人性的重视与回归的召唤。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目前是传媒环境最复杂、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媒介技术更新快,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媒介和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对媒介的期望与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的宏观文化背景由"独白式"逐渐向"对话式"转型.注释: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闻式电视批评在媒介组织体系中,扮演着联袂聚焦的权力角色。电视媒体因而视其为一种营销途径,水门事件以后,新闻式批评有意识地反抗这种角色,张扬专业主义批评精神。国内的新闻式批评,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产业作用和文化影响,但仍然值得关注,这对于媒介研究本身及理解当下的文化现实,都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与民主 谈到媒介与民主,或许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现代的民主观念与印刷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印刷媒介的普及带来了公共教育的发展,于是,知识和信息的垄断被打破,社会中所有的阶层,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媒介竞争日益激烈,媒介产品的"碎片化"发展趋势也不断凸显。地铁电视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而兴起,是典型的"碎片化"新型媒体。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有效把握地铁电视的传播规律,积极适应当下"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