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钱钟书的学术著作无论是《谈艺录》《管锥编》,还是《宋诗选注》,都会有一种河伯见了大海时的感觉:“望洋兴叹”!以《谈艺录》论,他在书中援引的中外文学资料就达1100多种,其中历代各家诗话达130种,可以说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无一漏网;而《管锥编》就更是浩无边际了,共征引4000多位作者的上万种著作。其中西方作家与学者在千人之上,作品达1800多种。钱先生曾对李慎之先生说;我这辈子对西方的大经大典算是基本上读遍了! 因为钱先生读书如此之多。又对所读之书记得如此之深,深到可以任意援引细加批评的程度,关于他记忆好的神话也就滔滔不绝。有人讲钱先生寓所里根本就没有书,钱先生读书根本不用记笔记——书中的内容全在他脑子里。还有人讲钱先生有“照相机”一般的记性,看过的书  相似文献   

2.
闲中读黄裳先生的《榆下说书》,见其中披露了钱钟书于1980年初春写给黄裳的一封信。信中有“弟老而无成,壮已多悔,于贾宝玉所谓‘小时候干的营生’,讳莫如深”云云,是就其“少作”而谈的。又查《〈围城〉日译本序》见钱老先生更其明确地把《围城》一书,“只看成贾宝玉所谓‘小时候干的营生’”遂大觉有趣。还想起钱钟书先生在各种场合,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对《围城》的“不很满意”,这就让我开始不停地琢磨一个问题:钱钟书之不满意《围城》,究竟是因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父亲     
读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已经好多年了,可以坦白地说,那时或许是被动地感动着,而自己的父亲,就像一部深沉的书,虽然这部书里页页都只是白纸,但我可以感觉,那里面织满了对孩子们密密麻麻的感情。在我的记忆中,自我懂事开始,  相似文献   

4.
王莉 《教师》2010,(29):122-12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作品。钱先生对它的几次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语言的艺术性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围城》中尽显钱先生的智慧,而这智慧显示在作品的语言中就形成了钱先生独特的幽默感。其中的叙述语言的凝练生动和人物对话的耐人寻味,让读者体会到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写写诗,所以喜欢钱谷融先生写的一篇题为《节奏》的散文。钱先生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始就说到卡莱尔。他说,卡莱尔在他那篇精博而雄辩的论但丁与莎士比亚的讲演里。极力强调诗的音乐性之重要。我书读得少,所以开始不知卡莱尔是谁。先生一直批评我读书少,并且关照我要多读名著。后来知道卡莱尔是一个英国的历史学家,非常知名的。可见我的浅薄。我想读卡莱尔,但找不到卡莱尔的书。  相似文献   

6.
围心如城     
<正>入夏已久,烈日每天都忙碌地晃着脑袋。于是,傍晚之时,便会翻起床边旧书,伴着蛙鸣和些许凉风,倒也惬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我闲时翻阅最多的书。接触《围城》的故事,是由当年陈道明青涩时期主演的电视剧开始的。残存于记忆中的是一个有些荒诞的镜头,孙柔嘉初次上课,学生造句欺侮她:"I'm your husband,he is also your husband.And we are your many husbands."上大学时我开始读这本长篇小说,认真地读,并且查阅资料。究竟读过多少次已不能记得,  相似文献   

7.
钱钟先生书在《围城》这本书里写了一段话,大意是:城外的想进来,城里的想出去。对于请不请家教这个问题,好像也应了钱先生的话了:没有的想得到,得到的大多又不想要。不过,有些人还是希望有一位家庭教师,因为那样自己读起书来就可以省很多力气。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长篇小说《围城》和学术巨著《管锥篇》饮誉海内外,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先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贵、胸襟豁达、谈吐幽默,以其超凡脱俗的聪颖和机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下面辑录钱先生的三则拒绝妙语,以飨读者。一、佳比妙喻、用语委婉一次,一位读了  相似文献   

9.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引自杨绛《钱钟书与(围城)》)这是钱钟书在拒绝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如今,这句幽默、机智,而又语气委婉的比喻句,已成为钱先生一句名言而流传甚广。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长篇小说《围城》中类似这样的比喻句更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钱钟书先生在此书中比喻句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学习》2009,(11):38-38
人们认识钱氏夫妇,多是通过《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笔记体巨著《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杨女士在钱先生的创作道路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钱先生写作《围城》时,写一段就念一段给杨女士听,二人互相交流想法,终著得这样一部传世巨作。  相似文献   

11.
王莉 《教师》2010,(26)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成的作品.钱先生对它的几次修改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语言的艺术性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围城>中尽显钱先生的智慧,而这智慧显示在作品的语言中就形成了钱先生独特的幽默感.其中的叙述语言的凝练生动和人物对话的耐人寻味,让读者体会到钱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相似文献   

12.
读书,要读各种各样的书,读务了,才有比较,才有借鉴……讲到读书,许多朋友总是讲学以致用,我却恰恰相反,常常是为用而学,有的地方几乎是现按现卖,急来抱佛脚。我幼年失学,只上了五年小学,就去做学徒了,而且那五年也还断断续续,不能善始善终,因此做学徒的时候,非常羡慕读书,凡是弄得到的书,总要想方设法,把它读一遍。那时我们店里订有一份《新闻报》,经理先生只看看商情,其他是不看的,我却每天晚上,如饥如渴地读得非常仔细,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顾明道的《荒江女侠》,都使我津津有味,那时有一个邻居,订了一份《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界泰斗钱钟书先生的著名长篇《围城》一书中,贯通中西的新譬妙喻共计700多个,形成钱钟书艺术风格一大特色。文章就书中的比喻从艺术功能、修辞方法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高度评价钱先生在运用比喻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杰出贡献。真可以说,如果没有“围城”的比喻,就不会有《围城》杰作,如果没有那许许多多机趣横生的妙喻,也很难作出“新《儒林外史》”的断语。  相似文献   

14.
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或普教,或职教.毕业三十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被美籍学者夏志清誉为"第一鸿儒"的钱钟书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小说《围城》,据说这是唯一经作者本人同意改编为电视剧并搬上荧屏的小说,也是我个人出资购买的唯一一部小说.(据说拍电视剧纯属感恩之举.钱钟书为感谢著名女导演黄蜀芹之父当年的接济之恩,才同意将《围城》改编.)1990年,电视剧《围城》开始播放,同时还重播《西游记》.钱先生自然不看《围城》,而去看《西游记》,看了之后,还学着用儿童字体给杂志社写信,发表自己的见解.编辑不解,看字体分明是儿童所为,其见解却又精辟独特,最后真相大白,方知系钱老先生所为,钱先生童心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正>钱理群先生作为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学者,时时关注社会的疾苦,为身处低层却坚毅地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所感动。手中正读的这本《示众》,钱先生反省了自己过去的行为,把自己作为案例,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尽情展示他的坚守与传承。这本《示众》,是钱理群先生的杂文、演讲自选精华,内容涉及鲁迅研究、文学现象评述、大学精神探讨、地方文化研究、乡村建设以及自我评述。书中剖析真正的鲁迅与五四,诊治时代的自恋与自怜。最具现场感的先生演讲,最具忧患意识的现实关注。钱先生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真的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  相似文献   

16.
一部《围城》,差不多所有的男女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情爱领域,钱钟书先生用其不朽的笔描绘了关于情与爱的众生相。本文试图围绕着方鸿渐,把《围城》所展示的情与爱分为一夜情和偷情、旧式婚姻及新式恋爱三种样态,并根据作家对待情与爱的态度和传统道德观念,按照庸俗、传统、世俗、理想的情与爱顺序展开论述。笔者认为《围城》真实地揭示人生的困境和感情的困惑,但是,钱先生的情爱观是传统的、矛盾的、悲观的、失望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再版后,又拍成了电视剧,一时间海内外风行。拜见、求教、采访者络绎不绝。有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钱先生家的电话,恳请钱先生让自己登门拜访,钱老幽默地婉言谢绝了,他说:“如果你吃了一个蛋,感觉味道不错,那何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相似文献   

18.
一路上有你     
第一次与《中学生阅读》相见,是在1992年的初春,那时的我正读初三,爸爸在县城高中教学。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放在他办公桌上的一本薄薄的书,便随手翻阅起来,不知不觉就被书中精美的文章吸引了。那本书就是《中学生阅读》。我  相似文献   

19.
钱先生的《围城》写于1946年,是一部主题严肃、耐人寻味的讽刺小说。《围城》自问世以来,就以其出色的讽刺幽默语言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钱先生匠心独运,其作品的幽默风趣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典故等体现出来的,其中,比喻又是运用最多、最有效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一八十年代初,在南京上学时始读《管锥编》,赞叹之余,也令我气短:如此才智学识,后生小子只能望尘矣!谈艺论文,只眼独具,多由人不经意处切入,思发洪荒无人之境,硬生生开出一片洞天;一论既出,十几例乃至几十例相随,融汇古今中外,凿通文史政哲。我实在不知道钱先生到底读了多少书?以何以能把那么多的死东西从故纸堆中一一唤醒?我只是坚信:如不是钱钟书,不是《管锥编》,将不知有多少东西永无出头之日!学问原来可以做到如此境界!可以想见,钱先生对一个立志求学的青年会有怎样的影响!从此,我成了他的崇拜者。一边是死命地读四大册《管锥编》,一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