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会计要素核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严格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确认会计要素,并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正式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实体内容方面做了改动和变化,其中,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方面,首次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纳入会计制度。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一条国际上所普遍遵循的原则,它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3.
表外融资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的融资行为 ,即该项融资在资产负债表中既不反映为资产的增加 ,也不反映为负债的增加。其实质是 ,企业通过各种协议等方式控制、使用了某项资产 ,或者与某项资产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又不将相关的负债反映于资产负债表的行为。1 采用表外融资的方式原因1 .1 现行的会计准则为表外融资提供了可能如准则中对资产、负债要素的确认是以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原则 ,而对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则不予确认。对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则偏重于法律形式 ,而不重视其经济实质 ,有的融资业务从法律上看 ,并不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指出了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如何正确地判定关联方关系以及关联方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了在判定关联方关系时要遵从“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1 会计造假的本质1 .1 会计造假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出发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根据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 ,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 ,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信息来源 ,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会计核算主观加工、根据领导意图而改动 ,搞人为平衡 ,高估或低估、高报或低报会计信息 ,进行违法乱纪 ,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 ,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且还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经济决策时出现失误。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1 .2 会计造假是故意的违法行为会计造假是指会计核算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 :1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而会计错误是指会...  相似文献   

6.
从“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在国际及我国的运用情况、实践中的应用来阐述其重要意义,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2001年起执行的由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的执行对企业日常经济核算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该原则的内涵与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似文献   

8.
牛丽梅 《今日科苑》2007,(20):188-188
网络会计是计算机网络化的会计系统,其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之中,对企业的各种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质上讲,网络会计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真实性”一直被看作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企业会计制度》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规定企业对外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四个基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核心,而“真实反映”是其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追溯调整法下,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需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额和对所得税的调整额。在这两个问题中,所得税的调整额是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关键。为便于理解,本文就追溯调整法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要求,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和增强企业活动,以及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联系的发展,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鉴国际惯例,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本文拟就这一方面的内容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学习体会。一、稳健原则的意义和作用所谓稳健原则又称谨慎原则,是指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序提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反映的前提下,尽可能先用一种不导致虚增盈利或夸大业主权益的作法。它的实质,是针对会计事项中…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事项或交易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输出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在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差错。会计差错特别是重大差错若不及时、正确地更正,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或判断。因此,有必要针对产生会计差错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这样才有利于在工作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运用职业判断,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在会计原则应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过去一直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会计制度侧重于记录和报告,确认与计量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会计科目及其说明中,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低,所以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及准则中的大量职业判断还有陌生感、困惑感,如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现状调研中一些单位反映“在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方法上,会计制度是否规定的细一些再细些,比如规定哪一类固定资产必须使用加速折旧法等”,还有一些单位对企业自己判断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比例感到非常困惑等等。  相似文献   

14.
徐学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116-116,158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会计事项处理过程中,依据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立法宗旨和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充分、全面考虑企业的经济环境、生产经营特点,对某一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作出分析、判断并选定会计事项处理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逻辑思维过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强弱体现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必须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使会计人员胜任其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递延法按历史税率计算转回递延税款,使其对未来缺乏相关性。损益表债务法按新税率计算调整递延税款,符合配比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更科学,反映更全面,操作更简单,具备损益表法所有优点,顺应会计国际化趋势,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应定位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会计估计存在的问题 1、难以判断会计估计事项是否存在 判断不确定交易或事项是否存在是进行会计估计的前提.在日常核算中,有些会计估计事项判断其是否存在相对容易.如应收款项由于债务人死亡、破产或失去信用等原因而无法如数收回或极少能够收回.但是也有一些会计估计事项性质复杂、发生频率较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难以获取有关资料,判断其是否存在比较困难.如实物资产应否计提减值准备,需确定资产的可收获金额,因我国目前市场发育不完善,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往往差异较大,且很多资产难以从市场上找到同类或相似的参照物,因此比较难确定其是否存在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主流,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行业将会得到颠覆,因为,在会计界,科学合理地组织好会计核算的形式就等于会计工作成功了一大半。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国内的领导者们,尤其是各个单位的总师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后到 1 993年 6月 ,我国实行会计制度规范 ,以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需要 ;1 993年 7月以来 ,实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规范方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轨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和加入 WTO的需要。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 (交易和事项 )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 ,详细分析各个业务或项目的特点 ,规范必须引用的概念定义 ,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兼顾披露 ,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会计制度则是以某一特定部门、特定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对象 ,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会计事项处理过程中,依据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立法宗旨和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充分、全面考虑企业的经济环境、生产经营特点,对某一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作出分析、判断并选定会计事项处理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逻辑思维过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强弱体现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精通会计政策、通晓国际惯例、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贤内助";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将会影响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能力,这在我国企业改组上市或企业上市后持续发展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