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 一、预习功能 预习,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而“思考·练习”为学生在预习时打开思路,独立思考,提高预习的深度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材料。如笔者依据《趵突泉》一  相似文献   

2.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3.
“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凭借.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思考·练习”的重要作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引导教和学的思路,与课前的“预习”共同反映出每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会把“思考·练习”中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备课内容之中,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新版第十一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在原十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  相似文献   

5.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者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往往在课前安排有预习提示、学习要点,文中有注释,文后则有介绍课文有关知识的“思考与练习”。另外,一些篇幅较长文章的“思考与练习”还有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这对学生预习课文时正确理解文章思路、尽快掌握文章主旨大有帮助,至于“思考与练习”中的语音标点、文字词汇、词法句法部分,完全可以留给学生预习时独立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讲话第四讲学习过程的学法指导(一)○吴爱宝(海口市教科所)余志君(海口市第十一小学)第一节预习的学法指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预习课文。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从第七册开始,“预习”已进入课例,与“课文”、“思考·练习”匹...  相似文献   

7.
潘林 《四川教育》2000,(2):42-43
“思考&;#183;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凭借。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思考&;#183;练习”的重要作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精神,今年秋季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部作了修订。理清教材的主要变化,进而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人教版五年制第五册教材“思考·练习”谈点粗浅认识,供老师们参考。五册教材课文依旧,“思考·练习”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学生的学为主,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新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新大纲这一精神的指导下,修订教材开始由过去的教科书转变为学生的学本,力图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把“能力训练”列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上,也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导向作用。叶圣内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语文新教材,必须变给学生“鱼”为教学生“渔”,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探索着用一种“思考讨论题导学法”教学语文新教材,并初步取得了良好效应。一、“思考讨论题导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备课时,紧扣教材训练重点,利用每篇课文后的“理解·分析”、“揣摩·运用”题精心把它们编成填空、选择、…  相似文献   

10.
翻开人教社2002年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看点”颇多,除了增多和调整阅读篇目,从形式到内容对“单元练习”进行改版外,还对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183;练习”方阵进行了调整,将“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背诵”作为第一要求列于“思考&;#183;练习”之首,而旧版教材的相关训练全都安排在“思考&;#183;练习”的最后。同一训练项目,首尾位置的变换,其内涵及其导向作用不视不得,主要目的在于彻底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齐玉芳 《新疆教育》2012,(16):232-232
老师们都知道,不管是课文前面的“预习”还是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都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它们与课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属教学内容之列,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能忽略它们,更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用好“预习”及“思考、练习”,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感以及语文综合素质的载体呢?  相似文献   

12.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学法指导 ,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掌握其方法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下面 ,我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进行课堂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 ,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每篇课文 ,在课后都设有“思考练习” ,从第七册开始在课文前设有“预习提示” ,教师只要让学生按“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的要求去分析理解这些习题 ,就一定能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1 利用“预习提示”掌握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有“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题侧重语言文字训练,从整体上作分析,它具有下面一些功能。一、提示课文重点、难点有些课文重点及难点较为隐蔽,“思考·练...  相似文献   

15.
人教社新版九年义务教材语文五年制第九册第三组教材,依据修订版《大纲》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编排上仍以训练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导读一课例(课文预习、思考·练习)一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字·词·句、口语交际、阅读、作文、实践活动)。本组课文仍有三篇,主要是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编排的。《古诗两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讲读课文,而原教材上阅读课文《胡萝卜》换成了《欧阳修追字》,这样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著名文学家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有“思考·练习”。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提示学习重点和教学目标,具有“先入为主”的导向作用,它是执教者领会编者意图的最佳门径,也是阅读教学中不折不扣的“指挥棒”。毫无疑问,这根“指挥棒”的指向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合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服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体现一篇课文在教材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思考·练习”的编写若有差池,势必误导教学方向,甚至使教学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审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考·练习”题,笔者认为存在以…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安排的"思考·练习",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思考·练习"的内容,弄清每一道题的训练意图;在讲读课文过程中有机渗透"思考·练习"的要求,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内容;课后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思考·练习",巩固语言文字训练的成果。下面,我以第七册教材为例,就用好"思考·练习",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突出读写训练重点该册教材第四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留心周围的事物"。这一单元的讲读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思考·练习"…  相似文献   

18.
一、用作课前预习的“思考与练习”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者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往往在课前安排有预习提示、学习要点,文中有注释,文后则有介绍课文有关知识的“思考与练习”。另外,一些篇幅较长文章的“思考与练习”还有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这对学生预习课文时正确理解文章思路、尽快掌握文章主旨大有帮助,至于“思考与练习”中的语音标点、文字词汇、词法句法部分,完全可以留给学生预习时独立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用作…  相似文献   

19.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注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单元组的“导读”和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这样,每组教材的学习目的和训练重点,师生一目了然。课后“思考·练习”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学指引思路,提供凭借。下面以《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为例谈谈“导读”的...  相似文献   

20.
当同学们进入四年级时,就会发现课本在编排内容上有明显的变化: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读、课文(含预习、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等四部分。“预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前,目的是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培养预习的能力。怎样才能预习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