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年教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历年教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EDD(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的产出特点,将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对1999-2007年教育学学科NEDD的获得数量在所有学科、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教育学科中的分布,NEDD的获得与培养机构、重点学科以及导师知名度等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教育学学科NEDD评选的竞争性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9~2011年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其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导师情况等分别进行计量分析,试图探寻我国哲学学科优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存在问题,由此对我国人文社科类高级人才培养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EDD)在不同能级高校之间分布极不均衡,在同一能级高校之间的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部委高校在获得NEDD方面占有绝对优势。NEDD主要集中在理、工、农、医四个理科门类,理学门类NEDD主要集中在“985”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文史哲学科NEDD基本集中在传统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学、农学、医学三个门类NEDD基本集中在具有相应行业背景的单位。从NEDD分布的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在六十年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各博士授予单位应紧紧围绕学科竞争力打造优势、凝练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贪大求全。  相似文献   

4.
省属高校在12年间获得了7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EDD),仅占所有高校NEDD的8.02%.省属高校NEDD在各学科门类均占很低的比例,但是在17个二级学科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了50%,甚至垄断了4个二级学科的NEDD.经济因素是制约省属高校获得NEDD重要的客观因素,获取更多的经济支持与有选择性地打造少数优势学科是促使省属高校获得NEDD的两大要素.  相似文献   

5.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9-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学科领域等状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实证研究观察到以下现象:从学位授予单位来看,高度集中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机构;从所在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和陕西等省市;从学科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和医学门类;人文社会科学类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和经济学门类。由此来看优秀博士论文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是马太效应的产物,亦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符合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1999~2011年127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按论文作者毕业年份统计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比例;统计了对应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学科分布的比例;将上述两个百分比的比值,称为"学科获优能力"。通过"学科获优能力"排名以及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按学科门类进行的获优能力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理学、农学和教育学学科获优能力排名前三;工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排名第1,但其获优能力排名第5;医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排名第3,但其获优能力却排名第7;对高校来说,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属于获优能力薄弱级学科;对科研机构来说,哲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四门学科,属于获优能力薄弱级学科。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上海交通大学1999~2013年间全国优博论文和优博论文提名获奖者学术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探寻优秀博士学术职业发展的特点。经数据分析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全国优博论文和优博论文提名获奖者从事学术职业的比例很大,尤其是全国优博论文获奖者在学术职业道路上发展很快,并且比优博论文提名获奖者发展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加强对优秀博士发展质量的研究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1999年至2011年历史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从培养单位分布、学科分布、选题角度、研究方法、作者、指导教师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分布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作者、学科、导师等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1999至2008年间工学门类35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分析,探讨了工学门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而以此为视角剖析了提高工学博士培养质量问题,以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反映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显著标志。1999至2010年这12年间的963篇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具有学科领域聚集明显、学科层级聚类相关、高校层级聚类相关、不同区域聚集明显的分布特点,通过对这些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其评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择纺织学科2003到2009年获选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导师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为行业背景工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统计学方法和计量模型,对1999-2009年获评的108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学科分析、地区分析和单位分析及动态研究。从学科门类看,工学、理学和医学获得的优秀论文数量最多,管理学、哲学和军事学最少,反映我国学科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从一级学科看,自2005年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科研广度在逐步增加,科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北京、上海是我国科学研究的核心地区。论文数x和获得x篇论文的单位数yx存在一定的幂反比关系,即服从Lotka分布:f(yx)=0.17/x0.85。前10名单位获评的论文数量达论文总数的一半,我国的核心科研单位已经初步形成,"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平均获得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非"985工程"、"211工程"高校。  相似文献   

13.
人文社科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无疑是优秀人才,研究该群体特征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5-2011年度人文社科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依托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从获得者、导师、培养单位等角度进行研究,以揭示我国优秀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优博论文评选为动力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年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了相当满意的成绩。本文在对这些获奖论文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博士生论文水平的经验和规律,力求不断提高博士生的整体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全国优博论文指导教师的特征(导师年龄、指导博士生经验、学术身份、学历和海外学术经历)进行了描述统计,重点对各个特征维度进行了纵向比较.共收集了1999~2008年975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的特征数据,从时间序列分析中可以看出:导师的年龄呈现下降趋势;指导博士生的经验基本都是6年左右;导师的学术身份呈现多样化趋势;导师的学历与出国经历都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呈现非均衡性,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此项分布存在马太效应的结论。从总量、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三个维度的定量分析发现,存在马太效应的单位分别有7个、9个、4个,仅占15.56%、15.79%、10.00%的比例,而存在"反马太效应"的单位分别有32个、43个、33个,所占比例分别高达71.11%、75.44%、82.50%,这与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趋势也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对一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作者对其指导的博士生董文才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思考;介绍了董文才撰写学位论文所作的艰苦努力,以及学位论文中的主要创新点;认为董文才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在因素是:勤奋好学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的毅力,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学门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EDD)覆盖了全部32个一级学科,但在各一级学科的分布差异非常明显。高校获得工学门类NEDD的数量远远高于科研机构。工学门类NEDD在70所高校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在各单位的分布也存在极大的变动性,"马太效应"论难以成立。部分学科的NEDD分布体现出明显的行业特色。工学门类NEDD的分布特征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从"理工分家"到"理工渗透"的转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2008~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为研究对象,对作者中推免生所占比例以及是否存在学科间差异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推免生占比高达50.2%,并且存在显著的学科间差异,理工农医类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推免生比例明显高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推免生比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999—2006年12个工学学科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专利及受奖励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各个学科获奖者的科研水平及其特点;并对具有相近特点的学科进行了聚类分类;讨论了培养单位、导师等环境因素对不同学科获奖篇数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