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报道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言之凿凿的消息或一个被疯狂转载的新闻,翌日就会被证实"是误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被误读的消息就不是新闻,甚至是假新闻,从而危害媒体的公信力。误读为什么总是发生,证实为何如此之快?误读,实际上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表现为对事物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新闻误读,实际上就是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进入了  相似文献   

2.
媒体环境的深刻变革也使媒体塑造公众价值观失范现象凸显,新闻报道的碎片化、非专业性、娱乐化对受众认知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传播技术对受众思维的异化以及媒体新闻报道的思维模式化使受众情感价值判断产生偏差。而受众的认知和情感决定了其采取的行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连绵不断组成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反映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杜绝体育假新闻不仅是新闻行业的职业要求,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探寻体育假新闻产生的根源,从制度上找出杜绝体育假新闻的办法,进一步重塑媒体公信力,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体育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一)体育假新闻扰乱社会信息秩序 体育新闻可以传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领域的交流,但这是基于新闻真实原则基础上的.一旦所传播的体育新闻失实,这些虚假信息就会误导受众,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扰乱整个社会的信息秩序.  相似文献   

4.
在传播新闻时,真实性作为新闻传播的生命与基本准则,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并且在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的同时,不仅能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人文修养与职业素养,还能体现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新时期背景下,一些媒体新闻工作者为了一时之间能够博取受众的关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会想方设法编造一些假新闻进行发布。尽管假新闻在新闻总量中占据少部分,但是其影响非常大,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这不仅会给受众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发展更是不利。本文针对虚假新闻传播对受众行为的危害和虚假新闻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其危害,最后制定措施加以解决,最大程度地净化新闻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5.
达佶 《采.写.编》2021,(11):89-90
在融媒体时代的今天,法治新闻报道已经无法满足受众需求,此时,相关部门需要对其传播现状进行科学改进,使法治新闻传播和融媒体环境实现有效结合,本文综合探究改进法治新闻传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假新闻虽然远去,但类似的假新闻并未在网络消失,依然在误导受众. 2008年7月31日,<新快报>国际新闻版转载了"韩国历史教授有此研究成果:孙中山又成了韩国人".经核查,此文系责任编辑把关不严,未经核实从互联网转载刊发,是一种典型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7.
陈红 《新闻窗》2005,(4):44-44
一、假新闻严重影响媒体声誉,在“假新闻”之前更早被提出的是新闻失实问题。1984年全国新闻真实性问题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市举行。会议针对当时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闻报道失实问题,认真分析了发生失实现象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办法。新闻的失实问题中包含了假新闻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新闻人传统的思维中,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动地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只有被动地去接受这种信息的传播。事实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双向传播的关系,也就是说受众对媒体存在着逆向传播的现象。对此,朱金平在《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一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性假新闻是指应当明确消息来源但却故意含糊或捏造新闻来源,造成部分要素失实的新闻报道。与假新闻相比,隐性假新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从善性,不易被受众识别,更易博得业内人士的默许。因而,隐性假新闻已成一股暗流在我国新闻界悄然涌动。本文通过对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分析,找出隐性假新闻的生态源头,针对性地提出若干规避对策,以期增强业内人士对隐性假新闻的重视,并在今后的新闻活动中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北京电视台一名记者杜撰的“纸馅包子事件”刚刚过去不久,“陕西周正龙假虎事件”又大白于天下,这些层出不穷的假新闻事件令新闻界为之蒙羞,其恶劣影响严重伤害了媒体及政府的公信力。假新闻始终与媒体如影随形,“假虎事件”不会是最后一个假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1.
陈爽 《青年记者》2017,(5):94-95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占据了我们获取信息的众多入口,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电视是一种辐射面广、稳定受众多的传统媒体形式,其在新闻报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优势被削减、被动摇.若要让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上葆有持久的活力和优越性,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外宣媒体,其新闻报道被境外媒介二次传播的频率和数量,从侧面反映出这一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近年来,《黑龙江新闻》创新传播方式,努力拓宽传播渠道,所编发的新闻稿件被境外媒体(主要是韩国)转载的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其影响力也不断提升。《黑龙江新闻》(朝文)是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的、黑龙江省唯一少数民族党报,又是唯一外文报纸,现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所谓媚俗,就是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取悦于人.而新闻媚俗就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忽视社会价值,以低级趣味迎合受众需求的行为和现象.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东西,它的评价主体是传播对象国的受众或广大的外部受众.外部受众大都通过所在国的媒体了解某个国家的信息,而所在国媒体的信息内容除了一小部分为自采外,大部分转引自被报道国家的媒体信息.这就道出了一国新闻报道与该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江坪 《新闻实践》2009,(11):61-61
两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假新闻虽然远去,但类似的假新闻并未在网络消失,依然在误导受众。2008年7月31日,《新快报》国际新闻版转载了“韩国历史教授有此研究成果:孙中山又成了韩国人”。经核查,此文系责任编辑把关不严,未经核实从互联网转载刊发,是一种典型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6.
时间是媒介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探寻疫情期间媒体新闻报道对时间感知的影响有助于深化媒介时间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媒体通过全天候、多维度、多渠道的报道影响身体的具身,重构了时间的感知,赋予受众身体在场;同时媒体建设性新闻的生产流程和新闻报道实践正好契合疫情期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理念,平衡受众的认知,促进信息治理,引导舆论,感化受众同心同德,引发共鸣,继而推动受众同向同行、聚民心、凝共识、汇力量赢取全民抗疫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7.
徐杰  刘慧 《青年记者》2017,(9):38-39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直线型的传播模式,传受双方的界限逐步模糊,受众的信息自主发布权、网络话语权得以彰显,这对于促进媒体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化媒体在给信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尤其在法治新闻报道领域. 近年来,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加强,法治新闻报道备受关注.法治新闻报道提供相关的法治信息,提高了受众的法治意识;也加快了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由于法治新闻报道的特殊性,一旦出现报道失范现象就会对社会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报道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对社会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很多新闻报道给人们带来鼓励、激发着奋进的力量,但是有的新闻报道却给人们带来很多枯燥无味、肤浅无聊的信息,甚至带来错误的信息,究其原因,就是新闻报道中有非理性问题存在。目前,在新闻报道中存在很多不符合客观事实、对事件不进行理性分析而炮制出的假新闻,特别是很多的娱乐新闻,非理性新闻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对受众群体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当前而言,我国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新闻报道是直观的、浅显的,只能向受众传播某种动态、现象和信息等。而深度新闻报道,是对报道对象和新闻事实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思考,揭示其原因、本质和规律的新闻,它能使受众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得到有益的启示。那么,怎样才能搞好深度新闻报道的写作呢?我认为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