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是刚从国外引入我国的一种全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我军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两大需要”、“两大任务”,迫切需要借鉴外军培养新型人才的先进方法与模式。本文着眼于利用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普适性特征,阐述了我军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意义与需要,为我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作者系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不久前去欧美,对开展MPA 教育主要的学校进行过考察,这些学校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其中,在历年全美公共管理教育排名榜上名列前茅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MPA 教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认为,认真借鉴哈佛大学等名校 MPA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研究确定我国 MPA教育试点班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探索有中国特色又同国际接轨的MPA 教育的新路子,以及研究我国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大量培养,推进加入 WTO 后政府与公共领域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分析,并与美国MPA教育中最具根本性、基础性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探索MPA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为广东新型公共管理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及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高素质公共管理者的社会要求随之提升,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美国MPA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高素质公共管理者的社会要求随之提升,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美国MPA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MPA全称为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中文译为公共管理硕士。它与MBA一样,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学位,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管理类硕士学位之一,它属于职业背景教育,和MBA、法律硕士一起,成为文科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人才。与MBA开设的目的及针对对象不同,MBA针对工商企业培养专门人才;而MPA则主要针对政府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专门人才。2001年的5月,我国的MPA教育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启动。国务院学位办下达通知,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去年7月10日至31日报名,1…  相似文献   

7.
MPA教学的实践性在合作培养模式下的深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培养具有较强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正是MPA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海关合作培养MPA人才的实践经验,对在合作培养模式下MPA教学实践性的深化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MPA教育特色凸显:公共性、应用性和跨学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A作为培养新型公共管理精英人才专业硕士学位,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理解公共性是MPA教育的本质;2.应用性是公共管理教育的归宿;3.跨学科性是公共管理实践的需求。MPA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凸显其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精英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MPA教育以培养具备公共精神、服务意识和廉洁品质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过程中MPA学生的特殊性导致教与学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影响到培养目标的落实。教学实践中应不断解决这些矛盾以推动MPA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MPA教育是发展科学管理和培养有创造力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基础,在国家战略发展、公共部门现代化、社会善治的建设中处于引领性的战略地位,但当前中国MPA教育的创造力教与学的研究尚未起步.教授创造力,MPA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人品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消除课堂呆板,帮助学生发展创造力核心特性.教师以研究为基础,以理论为导向,便能实现有效的创造力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1.
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知识化、专业化高层次公务员队伍的平台。河北大学于2005年成为全国第三批试点单位开展MPA专业学位教育,同时也是河北省首批开展MPA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之一。开展MPA教育以来,河北大学结合地方性院校的实际,依托综合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在MPA专业学位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经过5年的努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2.
梳理了1999年以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MPA教育领域的专题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历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现只有基于持续的MPA教育需求分析和育人规律研究,并不断适时调整MPA的教育目标定位,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配套服务资源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形成具备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和清华品牌的MPA教育模式,并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需求做出更及时有效的适应与推动。  相似文献   

13.
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几方面分析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对目前MP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指出了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现代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匮乏。鉴于MPA教育与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供求关系,试办MPA教育成为政府回应WTO挑战的对策之一。本文探讨了WTO条件下,我国MPA教育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MPA面对面     
公共管理硕士(MPA)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位,对它的认识及培养规律的探索也有一个过程。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尝试,清华大学引入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定向项目(Orientation)、并与入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新生提供一个新颖的、直接的“入门”启迪项目。这个项目包括入学典礼、校史与院史沿革、培养过程展示、拓展训练、团队建设、MPA教育与人生发展等栏目。 作为这个项目中的重要一环,“MPA面对面”活动邀请了几位具有国外MPA教育经历的成功人士,就中外公共管理的比较、MPA对人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如何当好MPA学生以及未来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与MPA新生进行了开放式、互动式、面对面的交流。以下是此次活动的访谈记录。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目标的设置体现了各高校对自身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起点。通过对国内高校公共管理学硕与专硕(MPA)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学硕和专硕(MPA)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均强调社会性、专门性和实践性,有较鲜明的学科特征。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人才出口、政治和职业要求等方面。同时,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硕和专硕(MPA)存在对培养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培养目标的趋同性严重、缺乏引领性等问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应实现培养目标公开化、具体化,引领学科发展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着重阐述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学教育与MPA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指明发展和完善行政管理学教学体系对MPA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当前只有明确行政管理学在MPA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对我国MPA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公共经济学被列为八门核心课程之一。因此,公共经济学成为各办学单位统一开设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本身尚未达到一个成熟的程度,同时,也由于各MPA教育单位培养方向设置上的差别,在如何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的问题上,目前在不同的院校并未形成共识。本文在分析目前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设计的思路和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努力推进中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为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200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成立了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显著特色,通过对MPA授课教师和MPA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MPA公共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案例搜集、教师授课、学生参与及学校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公共管理精品案例库、加强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多角度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建立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和案例教学激励机制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