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而传统的课堂文化却不能为这种理念的健康成长提供"土壤",长此以往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返,因而课堂文化的重建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应把工作中的重点放在重建课堂文化上,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这些落后因素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使教育目标异化、学校文化管理的专制色彩、教师文化的保守性与封闭性、学校文化多元性、合作性与开放性的缺失等。必须重建理想的校园文化,包括先进的学校文化、激励创新的学校文化、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共同发展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而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是教师文化。对教师来说,在这种传统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旧文化”的强大惯性,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构建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新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层组织应处于主导地位并发挥重要功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造成其应有功能的弱化。造成高校教研室组织功能弱化的根源有三:一是学校功利主义评价的片面导向;二是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和同行合作价值缺乏理性认识;三是教研室角色定位的偏差及自身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高校教研室组织功能回归与重建的路径是: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学术的内涵与本质,深化对教学研讨合作价值的理解和追求;教研室要加强建设与健全管理,恢复与增强自身活力;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关注教研室发展,利用学校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发教研室组织革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与课堂文化重建是一种共生共在的互动关系。课堂文化重建的价值诉求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生活常态,充满生命的涌动与智慧的探险。课堂文化重建的实践形态为对话、合作、探究。课堂文化的重建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课堂评价制度、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师生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在改革中,传统文化与新课程理念产生了冲撞.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应该积极参与教师文化的反思与重建,推动课程理论的本土化进程.文章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小梅 《甘肃教育》2011,(24):19-19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而学校文化中的教师文化是其核心和灵魂。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品牌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研室文化就是围绕着教研室工作而建立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技术技能、行为规范及其它相关成分的总和,是沿着高职教研室建设和发展的脉络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高职教研室文化建设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入手,注重专业性、职业性、人文性,营造良好的办公和育人环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把"和谐、敬业、精业、有为"作为教研室文化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文化重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重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的意义。学校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即教师文化、校长文化和学生文化;学校文化重建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重建更适合于课程改革的新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0.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研究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科学研究、地方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对教研室组织文化研究很少并且基本上都是采用定性研究,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几乎没有。基于Denison的OCQ量表和测量模型,结合目前我国高校教研室组织的实际情况,本文修订形成了反映教研室组织文化建设情况的45个结构化问题,并在某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教研室进行调查问卷,经过Cronbach系数法检验发现其信度较高,能较好反映教研室组织文化状况,为高校教研室组织文化建设量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教研室是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进行新建教研室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为加强新建教研室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奋发有为"挖掘其精神文化,围绕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打造其物质文化、围绕教研室相关制度建设规范其制度文化,围绕教研室各种活动构建其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学校教学基层组织中,文化基础课教研室组织定位不明确、职能缺失、和专业教研室的矛盾是各校普遍存在的状况。作者建议恢复其应有的组织地位,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思考的价值,在于感知有价值的思想。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总是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地出现,让人感悟出有价值的理念,昭示着容易遗忘的人们步于沧桑正道,校正着容易犯规的人们正确行为跟进,警醒着容易满足的人们不断与时俱进,告诫着容易埋头事务的人们积淀厚重文化。我们用全员共同遵循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观念、制度和行为的集合体,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实力的标志,也是一个学校兴衰成败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在汲取原有学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新文化。本文试图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从重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及物质环境文化等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学校文化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文化,就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与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生活过程及与之融为一体的教学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遭遇了文化冲突,教师教学陷入了困境,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向感迷失;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降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困难;教师教学观念模糊.针对以上问题可从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建立生态型的师生关系三方面重建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给我们的直接感受更多的是课程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的革新。但是从深层意义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当前学校文化的重建。一方面,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挑战.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契机.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形成的“土壤”。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看校园文化能否为新课程提供适宜的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的协同问题、教学资源持续升级迭代问题,以及教研室长远发展问题,“理工交叉的地理信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虚拟教研室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一是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创建质量标准统一的课程群资源;二是通过数字赋能范式探索,营造互联共享的数字化教研新生态;三是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云端书院”,培育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基础教育从核心理念到培养目标,从课程结构到教材体系,从教学方式到评价方式,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研室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落实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准确定位,有所作为。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如下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一、小学—初中—高中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关系的再形成这一思想强调的是基础教育系统内部不同学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不断提升、综合协调的关系,彰显基础教育的长程性,追求教育价值的长效性。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整体教育改革实验曾关注过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已经到来的全球化背景下 ,人类社会的既定规范遭遇严重冲击 ,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文立于文化哲学的高度 ,重点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矛盾关系时的现代文化身份 ,进而就中国文化新世纪重建的基本路径及可能前景作出乐观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