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同时也是一种不良的应对方式。因此,本文将从自我妨碍的基本概念、动机、后果等方面进行概述,最后讨论自我妨碍行为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及其干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学生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不努力等行为来妨碍自己的学业表现,这样在失败时避免对自己作缺乏能力的归因,以保护自我价值。自我妨碍行为的潜在认知机制是防御性的归因模式:这种归因的不确定性不仅使个体作相对消极的自我评价,而且使自我妨碍行为得以延续,针对自我妨碍者的这种认知特点,归因训练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教育者要对学生作自我提高的归因训练,在教育情景中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确定的评价反馈。  相似文献   

3.
学生自我妨碍行为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我妨碍行为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文章对自我妨碍的特性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矫正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我妨碍行为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当学生面临可能失败的结果时,出于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呈现的关心可能会采取自我妨碍行为.学生的自我妨碍现象存在、个别差异,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对自我防碍行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和矫正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自我妨碍的操作性定义,划分了自我妨碍的类别,探讨了自我妨碍的动机,解析了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并在上述基础上对自我妨碍进行了有益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自我妨碍是学生在学校和课堂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而有意识地采取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在分析中学生常见的学业自我妨碍行为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行为的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干预措施,以期消除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行为,进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近四十年来,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自我同一性研究聚焦在对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的修订、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及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的关系方面。培养和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积极发展,对于充分利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与自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生自我妨碍(特质性自我妨碍与情境性自我妨碍)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特质性自我妨碍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2)高中生特质性自我妨碍与自我概念的总分及各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自我概念的4个维度是特质性自我妨碍的有效预测变量.(3)在高中生情境性自我妨碍中,行为式自我妨碍的指标练习数目在性别、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但自陈式自我妨碍在各个变量上差异都不显著.(4)高中生情境性自我妨碍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自我概念的4个维度能有效预测行为式自我妨碍的指标练习数目,2个维度能有效预测自陈式自我妨碍.(5)高自我妨碍特质的高中生情境性自我妨碍得分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自我呈现是人们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但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行为与内在状态保持一致,有的人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我监控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一个原因,且自我监控差异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自我呈现是否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自我呈现的个体差异能否用自我监控来解释?(3)自我监控跟自我概念的特征是否有关?实验一发现:跟重要他人意见不一致时比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变化要大。实验二证实:在态度不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的变化可以用自我监控类型来预测。研究三说明自我监控跟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相关。根据不同自我监控者典型社会行为的意义,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个体对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体验所做出的判断,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本文综述了以往学者对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研究,总结了其作用、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影响该行为的各因素,期待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业自我妨碍成为自我妨碍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业自我妨碍进行研究。将从四个方面对国内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进行综述: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我国学生自我妨碍的状况和特点、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及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我妨碍是在面临成就情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任务的表现情境、个体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识影响着个体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文章从自我妨碍的分类、产生的情境、内在动机、引发结果、性别差异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对自我妨碍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胡燕  张丽芳 《培训与研究》2007,24(1):107-109
学业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在成就情境中,当学生面临可能失败的结果时,出于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呈现的关心可能会使用这种策略。本文主要介绍了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因素,包括外在归因定向、成绩目标、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及不确定的个人控制等,并结合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了Rod Ellis(1999)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影响英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的因素,即:普遍因素(年龄、学能、认知风格、动机以及个性特点)和个体因素(小组动态、对老师以及学科的态度以及个体学习方法)。结合一些相关研究,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来回避因失败而带来的消极情感,结果在学业上减少努力,造成成绩下降;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我妨碍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消除学生使用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17.
自我妨碍最早由Berglas和Jones[1]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在评价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常见形式有两种,一是行为式自我妨碍,如在作业前服用抑制作业表现的药物、酗酒、缩短练习时间、减少努力的程度、选择困难的目标作业、花太多时间做与目标行为不相关的事情等。  相似文献   

18.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的策略,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使自我价值不受侵害。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文章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自我妨碍的内涵、现状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来自初中、高中、大学的23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初步探讨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的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结果为:(1)在总体上,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但并非线性关系。(2)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呈正相关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群体,高中生的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初中生和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男女在社会期望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自我评价上则有显著差异。(4)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文章还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观点,探讨了在教育中应用期望效应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对自我同一性的涵义和功能加以界定,并述评众多心理学家对自我同一性的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同一性危机、同一性程度、同一性扩散等。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环境、社会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依恋、自尊等方面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对于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未来,笔者认为应该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