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末以来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榕生 《图书馆》1994,(1):11-18
清末以来,我国共发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章三千余篇,其中1950年以后所发表的占近80%。在类目设置方面,《人大法》、《中图法》、《科图法》都有自己的贡献,认识有深化,在名词方面沿用图书→藏书→文献演变。在研究内容方面,有综述、中外有关文章的介绍、核心期刊的研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研究、文献资源调查等。在著作方面,多责任者或团体的文章呈增多趋势,研究难度加深,译文相对数量虽然减少,但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专门论述文献资源建设的图书在70年代以后显著增加。但如文献分布的合理化问题、国外文献的协调合作引进、文献资源共享的实现等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知网2000至2021年有关文献,以上海、南京、杭州形象研究文献作为参照,对合肥形象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过去二十余年里合肥形象研究整体发展较慢,在文献数量、发展势头方面均落后于上海、南京、杭州形象研究;虽然在文献指标方面表现出一定潜力,但还存在文献类型不够丰富、学科领域较为局限、文献层次较低、研究焦点有待进一步拓展等问题。对于合肥形象研究的未来发展,研究者要意识到这一研究领域大有文章可做,另外学术期刊、学术团体、政府有关部门也需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大学文献价值评价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大学文献及读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文献价值评价与开发模式的必要性。并且从文献自身价值、文献使用价值和文献开发价值三方面切入,结合实际,围绕着文献的结构体系、文献保障利用、教学科研对文献的需求及经费投入等方面,探讨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文献价值评价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孙清玉 《图书馆学研究》2007,(1):99-100,F0003,85
信息素质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研究。文章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内容,从文献增长情况、文献著者、文献主题等方面,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昌合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9):126-128,139
从学科概念、学科研究内容、学科研究对象和应用等方面,深入剖析近年来出现的关于文献分类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新观点,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文献分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全新的视角阐述文献分类学的学科定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评介陈垣先生在历史文献学研究领域的著述,评论了他在目录学、校勘学、史讳学、年代学、文献整理以及古籍文献研究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及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三所重点高校在情报学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文献数量分布、研究主题分布、发文被引和自引等方面的计量分析,以评价三所高校在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学科劳动组织和学科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1996年到2006年LISTA数据库收录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1316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量增长情况、地区分布、著者分布、期刊分布以及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近十年内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状况,以期为国内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聚集社会资源开发地方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虹 《图书馆杂志》2006,25(4):35-35
洪卜仁先生是原厦门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编审.在厦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地方史的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誉为“厦门地方史的活字典”。洪卜仁先生认为,地方史的研究需要经验,更需要传承。2003年,我馆聘请洪卜仁先生为“厦门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顾问”,洪卜仁先生同意在资源共享、人员培训等方面与我馆合作,2004年11月。建立了“洪卜仁工作室”。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往对文献保证原则的研究成果及其提出者休姆的论述原文和相关研究文献,阐述文献保证原则的产生背景,提炼文献保证原则的主要内涵———文献而非概念本身是类分的依据、文献著者是分类者而编目员是记录者、图书属性的排序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并梳理文献保证原则的演变及其影响。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体系遵照文献保证原则识别新主题词、进行类目修订,具体体现在类型复分、主题复分、主题不同方面的区分、主题关系变化等方面,但该原则存在“ 文化资本占有者的话语渗透”“已类分文献无法随认识而联动”等弊端。我国的文献分类组织应将文献保证原则与科学分类相结合,建设叙词库,注重对主题词词间关系的揭示,确立主题词识别规则。表1。参考文献32。  相似文献   

11.
漆永祥整理的《江藩集》资料详备,校点审慎,是江藩乃至清代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就文本校勘方面的疑误提出商榷,计讹误29处,脱误33处,衍误10处,倒误2处,以期有利于《江藩集》的利用和修订.  相似文献   

12.
颜延之是刘宋元嘉时期的著名文人,他信奉佛教,佛学著述较多.但由于其作品散佚严重,今人难以获知他的佛学著述,从而忽视了他对佛学的贡献.本文主要依据相关文献著录,稽考梳理了颜延之佛学著述的篇目、真伪以及存世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杨方梅 《情报工程》2015,1(3):103-109
江苏省是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债务融资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之一,是中小企业最普遍的资金来源渠道,研究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效率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运用二阶段并联网络DEA 模型,对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的债务融资效率及子阶段的对应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效率水平偏低,其主要表现为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  相似文献   

14.
《艺文类聚》改变了以往类书“事”和“文”分别辑录的做法,创造了事文合璧的新体制。这种新体制的创立,是对前代“专取其文”的类书和“直书其事”的类书的编纂经验的借鉴、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但对于图书馆史的研究却相当薄弱,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史馆志的著述则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显著特点为:以编年体制呈现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60年的峥嵘岁月;以口述实录充实编年框架;以描绘平凡中真实的个体彰显图书馆人主体精神;以灰色文献汇编还原多彩工作画卷。这种以编年为基础、以书人书事为经纬的图书馆馆史著述,不仅会推动高校图书馆史的研究,而且也将推动图书馆文化研究在全国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治学、教学和文艺理论方面成就卓越,留下了若干种著述。论文通过对刘熙载生平及其著述的介绍,论述其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同时根据兴化市图书馆现存文献和国内对刘熙载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系列的文献资源开发策略和建立研究基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从舟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出发,分析了舟山历代著作特色馆藏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明确了舟山历代著作特色馆藏范围,阐述了舟山历代著作特色馆藏的研究现状和具体内容,提出了馆藏建设具体措施,阐明了开发与挖掘这一特色馆藏资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舜徽先生是文献学大师,是古典文献学理论的奠基者,在辑佚学思想理论上,他主要讨论了辑佚的定义和产生原因、辑佚的起源、辑佚的取材、辑佚的方法、辑佚的意义等问题,他的思想理论对辑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余建平 《档案学研究》2021,35(6):135-142
档案作为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中国早期众多经典古书的文献来源。汉代以前的档案对经、史、子书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部文献中的《尚书》,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君主颁布的政令,以及对臣民的演讲记录等档案。《春秋》则来源于史官对国家大事的记录,《诗经》《周易》《礼》等经典的形成也或多或少与档案有关。史书与档案的关系更为密切,档案中的纪年、外交辞令、盟誓、军功、属籍、制诏、章奏等文献,构成史书的主要内容。子书中的部分篇章则来源于诸子给君王的上书,这些文书经过后人的编纂,最终成为诸子百家的重要篇章。从档案到古书,表现出选择性存录、文本形态改变和实用性倾向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杨洪升 《出版科学》2007,15(6):72-79,83
缪荃孙好古若痴,终生勤于编刻丛书.在选本上,他注重罕见之书,以及习见之书版本后出转精者,注重乡邦文献,以及有价值的零星小品与讲究实学的典籍.所刻各书,在校雠上用功甚巨,在辑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刻书有严谨的校刻程序,所刻丛书质量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