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上课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身心统一过程。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的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心理活动的整体展现,一堂成功的授课需要教师将自身的心理完整和谐地加以发挥和运用,达到完满的状态。这些心理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和情感,它们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个性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足:“以个性化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所谓“个性化”是指学生不断成长与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人格的形成,情绪状态的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习心理状态是指学生在一定的体育学习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体育学习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具有两极性:即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不良的心理状态。学习活跃,情绪良好,动作练习较规范,学习效率高。反之,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学习表现出心情压抑。肌肉运动差别感受性降低,运动表象模糊、思维迟钝、注意力涣散,动作不规范,学习效率差。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则是阻滞体育学习的消极成份,可见,学生的心理状态好坏,对体育学习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学习心理状态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在接受外界输入的教学信息时,其自身所处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接受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各种条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任何一种心理过程发生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表明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暂时的状态。如积极、消沉、沮丧、高兴等都是心理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更佳。特别是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强调…  相似文献   

5.
大学体育能使学生处于相对的状态中。以提高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为载体。使个体心理活动发生作用,大学体育是学生心理变化的主导,在学生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积极影响着学生个性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通过具体方法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的作用,如果不注重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有所缺失。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互动的活动。教育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包括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日常生活需要和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有效地调节教育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毛彦 《泰安师专学报》2001,23(4):112-113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从思想、心理知识逐步走向共同成熟,成为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处在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就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处在消极状态,那么就会学习劲头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恰当运用心理规律,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下面就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规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事业的爱,集中表现为对学生的爱。热爱学生,精心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它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各个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充分相信学生、抓住教育契机;严格要求学生,爱得有度有方,虚心学习学生,掌握心理状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1.
彭茜 《山东教育》2007,(1):88-89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世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活,其中既可以接受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又影响到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它是学生心理成熟和素质提高的重要场所。同时课堂教学过程又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怎样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愉快的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培养兴趣,使学生在自觉的心理投入中享受学习愉快十分重要。为此,我结合生物教学的特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几点尝试,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蒋全成 《快乐阅读》2011,(15):100-101
一、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课堂心理气氛,是指授课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心理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含有认知交往、情感交流、行为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因素,在教学心理气氛中占主导地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课题,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素养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教师素养的内涵以及教师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着重论述了教师的素养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成轩 《教书育人》2001,(17):22-22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驱动力,每个学生都期望受到注意与赏识,要有目的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心需求,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教育,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教学内容适当的旁征博引,富于哲理情趣的导入,面向全体学生,实…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素养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教师素养的内涵以及教师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着重论述了教师的素养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心理自由——个性发展的土壤 学生的习作过程是把生活经历和感悟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状态和水平的价值判断。这里主要从学生个性心理倾向的研究视角,着重以初中化学中的学习评价为研究范围,对学生在评价中表现出来的需要倾向、动机倾向、兴趣倾向和价值倾向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评价中的学生个性心理倾向规律,为中学化学教师展开学习评价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房树人"心理测验能在一定程度上探测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心理疏导。学生自主而专心地作画,能传递更丰富深广的信息;教师全面而深刻地析画,能进入学生内心深处,看到画面背后的学生深层心理,从而辅导学生,使学生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