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得益于在总体战略构想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科学建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框架;逐步优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模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潼关县城乡统筹规划思路的探索,寻找推进潼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方法。文章基于陕西省潼关县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关县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探索潼关县落实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寻求落实城乡统筹的办法。尝试性地就城镇化、土地公司化运营、农村产业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统筹规划的政策措施;城乡统筹规划必须从城乡发展所处阶段着手,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制定发展对策,选择合适的城乡发展模式,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边缘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期望为我国城市边缘区这一类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借鉴。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对西安的城市边缘区泾阳县的城乡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泾阳县为例,从规划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类城乡发展要素,为城市边缘区提出“吸纳—互补—融合—提升”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填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区域性差异分析的不足,推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是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需求在城市和农村中广泛存在,并且越来越迫切,应该看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以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实现社会的总体发展。本研究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实践,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的价值,提供了具体的统筹城乡发展方向,希望为社会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性有所帮助,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综合发展做出探索与努力。  相似文献   

6.
刘洋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1-1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时常德市发展文体生态园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界定了城乡互动、城乡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城乡互动发展的以城带乡模式、以乡促城模式、融合模式和网络化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城乡互动发展要营造城乡平等发展的外部环境,其目标是消除“城市偏向”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殷耀  王欲鸣 《华夏星火》2008,(11):74-75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从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出发,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破除长期束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科学理性地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得以强力推进。瞄准统筹城乡发展为突破口以城带乡2006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人口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四个环节统筹城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提出水城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对策,即以城乡旅游分工为原则,以城乡产业融合为导向,以城乡环境共建为保障,发挥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功能,让全域旅游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引爆点,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城乡社会经济方面长期处在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够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城乡客运一体化则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磊  刘圆圆  任宗悦  颜蔚 《资源科学》2020,42(7):1223-1235
村镇区域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建设对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调节区域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村镇建设主要涉及居住、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包含村镇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也反映村镇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二战后西欧(德国和英国)与东亚(日本和韩国)主要国家村镇建设的主要类型与村镇功能演变特征,梳理了针对村镇区域居住、产业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政策、规划与法律等,探讨了村镇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响应及其影响政府的村镇发展政策与规划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村镇建设的阶段特征、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以及规划政策改革。最后,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总结了中国村镇建设的特殊性,并从村镇地域系统与主导发展类型的视角,提出了改善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关系,促进村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冯献  李瑾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3):174-181
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法,基于信息传播要素视角,从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涉农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总结提出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利用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与主要做法,探讨其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借鉴。结合多案例分析发现,国外利用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与经验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受体技能培训、多元化服务主体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未来中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通过信息化支撑农业产业兴旺、信息化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高杨  郑志浩 《资源科学》2021,43(10):1990-2002
2020年后,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从以往的“扶贫”战略向“防贫”战略转变,亟需构建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改善农村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安全,推动长效减贫。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估计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卡路里、宏量营养素和4种关键微量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利用所得弹性估值模拟了实现不同营养目标所需的现金转移支付金额,利用食物与营养的转换关系模拟了实现不同营养目标所需的实物转移支付金额。研究结果表明:①大部分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偏小。②实物转移支付比现金转移支付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农村低收入家庭的食物与营养安全。③补贴成本相同的条件下,主副食相结合的实物转移支付方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实物转移支付,可更加均衡地改善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进入后扶贫时代,我国可以考虑建立当前许多国家(如美国、印度、埃及等)实施的实物转移支付制度,有针对性地保障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和营养安全,改善低收入人群的营养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分化与信息扶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俊贵 《情报科学》2003,21(11):1138-1141
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分化已经形成信息社会一种明显的技术区隔系统,无情地区隔着信息的富有者和信息的贫乏者,信息贫乏者是当代社会中的最大弱者。面对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贫乏者,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相应的扶贫措施来实现减困,尤其是要通过开展信息扶贫来实现减困。当前,我国信息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进入乡村创造条件;加强扶贫帮困数据库建设,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发展农村教育和信息培训,提高信息贫困者的信息素质;加强国际问的合作,争取联合国和信息富国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新疆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当前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键。现阶段,新疆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教师队伍城乡分布不合理,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因此,探索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加大农村学校教师的培养力度,运用职称评聘机制合理调整城乡学校间的教师队伍结构等措施,将成为改善农村教师资源结构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将越来越明显。如果规制安排适当,农村金融应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反之,农村金融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的金融约束效应是指农村金融制约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程度。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运用实际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成长模式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约束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要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做到: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解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约束,强化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功能。只有如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才能对农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张静的《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中,举例分析了乡村精英与现代公共规则之间的关系。书中涉及乡村土地、人事、精英角色、集体行为及社会关系等内容;特别值得关注的主题是,有关乡村公共事务的组织、角色、行为、规则和冲突的性质。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乡村精英与现代公共规则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了转型社会中乡村精英角色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夏方舟  鲁平贞 《资源科学》2021,43(7):1492-1508
“同地同权同价”是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认知局限、流转障碍凸显、市场难以形成,使得农民宅基地财产权利显化困难,流转价格和功能价值存在较大偏离,相较于城市居住用地价格更是差距巨大。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87个北京郊区宅基地流转案例和534个北京城市居住用地交易案例,构建了宅基地使用权多元价值分段偏离测度框架,运用多功能价值评估与深度置信网络分析,测度了宅基地使用权实际流转价格、功能价值和城乡同权价值的“三元价值”和“两级偏离”。结果表明:①北京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功能价值较流转价格平均高出8748.08元/m2,平均价值偏离度为63.14%,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递减”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原因在于宅基地的功能和资格权的认知偏差,以及供需匹配度、市场完善度、政策外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城乡同权价值较功能价值平均高出 27192.81元/m2,平均偏离度为68.32%,呈现出显著的“中心扩散”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居住用地产权的完整度、明晰度和稳定度差异。因此,本文提出未来宅基地财产权利显化和价值充分盘活应该分两步进行,首先完善宅基地的“农村二级市场”,逐步纠正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认知和增强资格权价值显化;其次对标城市居住用地构建“城乡统一市场”,通过不断完善宅基地产权权能,推进宅基地完整价值的进一步显化,推进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相对协调的“同地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19.
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在考察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英国、美国、日本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农村人口非农化模式的基础上,从农民非农化与工业化的非同步性、农民非农化内生机制的差异性以及农民非农化进程的差异性等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并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合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方针与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城乡居民消费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消费集聚程度不同。消费的外部性、规模经济性、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网络效应是形成这种消费集聚效应的重要原因。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金融工具和商业新业态革新消费工具,完善消费制度,改善农村公共消费品供给,扩大农村公共消费空间,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集聚效应,缩小城乡消费方式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