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合群是人的本质要求。人不能离开所在的"群"单独存在,只有在一定的群体中,才能协同合作、战胜自然、抵御灾害,为人类的形成和生存创造条件;也只有在一定的群体中,才能实现人的社会性意义,确证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之为人的首要条件——合群。合群既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需要,犹如黑夜中的灯塔引领人类不断前进。大学生合群素质培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德育理论创新、改善合群现状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次研究以初中不合群学生为例,剖析导致学生不合群的具体原因,以及不合群学生的表现,提出以初中体育教学促进不合群学生健康成长的策略,以体育教育途径解决初中生不合群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来看,合群的学生普遍优于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这种恐惧交往,更倾向于独来独往的性格,会严重影响学生健康的身心成长。在学生时代不合群,将来也很难与人合作,变得难以适应社会,解决学生不合群的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张芸 《考试周刊》2015,(50):187-188
现如今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会对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  相似文献   

5.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困扰幼教工作者的问题,即怎样认识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的关系。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社会性是幼儿发展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品德是其中一部分关于社会性的定义,目前人们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两点已达成共识。第一,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第二,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  相似文献   

6.
庄丽敏 《教育》2014,(30):18-19
每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和完满人生之路,起步于早期的情绪与情感生活状态,即儿童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形成。儿童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期。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体验、感悟又是情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充分感受、体验,有效激发儿童的内在情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提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通过评价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德育的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幸福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新课程理念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德育时一定要注意寓于生活。一、把学生的生活素材引进课堂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作者对品德与社会性的概念、结构及其两者关系的理解,强调人的品德与社会性在个体、生渊发展中的统一性,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其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而品德的发展则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有利于儿童将来面向社会、融人社会、适应社会。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为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TROPS运动的“反竞争”本质衍生出竞争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及角色,从小学高低年级学生心理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出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宜过早进行社会性的竞争教育,否则对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有着消极影响,故去竞技化的TROPS运动不失为小学低年级体育教材的又一选择;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的成熟度已可使竞争教育产生积极价值,但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注意在竞争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德性的引导与成败的再理解。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涵义,认为大学教育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推动力,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是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的威信以及同辈群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面对晚清深重的民族危机,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提出合群思想以整合一盘散沙的中国。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思想启蒙,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合群活动。他们论证合群的必要性、紧迫性,并提出以知识分子为主导,新思想为指导,新团体、新制度、新道德为纽带,建立新的民族国家为目的整合模式。晚清知识分子合群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整合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中国社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大学生实现完善的社会功能,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实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价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样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  相似文献   

18.
沈卫华 《广西教育》2013,(25):88-88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般来说,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领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的要求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发展.在小学阶段,生命教育着熏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借鉴并弄通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即人的需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思想品德教育是达到人的需要满足的一种方式与途径。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激励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