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黄士陵篆刻以双刀见长,工稳劲健。而实质上,并非完全如此。黄士陵篆刻中尚有以单刀刻就的作品,用刀迅猛有力,展现了他篆刻的另一面。下面,我们就分析若干黄氏印作。  相似文献   

2.
黄士陵(1849-1908年),是吴让之之后另一位体现“平中见奇”创作理念的篆刻大师,其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吴让之的篆刻,是对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强化巩固,主要恪守小篆一路;黄士陵则在赵之谦的影响下,开拓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3.
吴昌硕朱文印的残破处理,也是很有特点的、下面,我们结合印例来分析一下。 图一“蔭(荫)梧”一印,印边残破三边,仅留底边,全印形散而神不散。像这类残破,要因字形和章法需要来安排。  相似文献   

4.
吴昌硕 有清一代,吴昌硕与赵之谦,黄士陵是对当代印坛影响最大的三位印人。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印章中,字法与章法密不可分?换个角度来说,字法实际上就是“小章法”,影响着整个印面效果。吴昌硕在这方面则有过人的把握能力、下面再解析他的几方印作.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印外求印,还是以石鼓文书体入印,吴昌硕的篆法结构都能结合章法和印式的特点。服从于整体风格的构思。下面,我们再来解析他的几方印作。  相似文献   

7.
篆刻流派大约形成于明代中期,使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明代文彭即是篆刻艺术流派的鼻祖,从此形成了明清灿烂的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一代代篆刻大家。  相似文献   

8.
吴让之作为晚清四大家之首,其篆刻对其他三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产生了深远影响。吴让之的篆刻刀法以冲刀为主,披削结合;篆法以小篆入印,方中寓圆;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边款则独具匠心,行草篆隶皆能用之。学习吴让之对篆刻的独特理解,能对取法吴让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说:“书有二法,一日疾,二日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相似文献   

10.
2.圆笔和方笔的书写要领 圆笔和方笔各有两种书写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提笔为圆,顿笔为方;  相似文献   

11.
二、平画的写法 隶书中,将那些不出波磔的短横叫作平画。 1.书写步骤 如图11-1所示,平画的书写可分解为四个步骤:(1)向左下方逆入,入笔处不在平画的顶端,而是在顶端的稍微靠右处,如图11-2的“吏”字平画的入笔。逆入的方向也可向左上方,但向左下方逆入最为便当。  相似文献   

12.
4.撇 撇画,古称掠画。典型掠笔为左下行笔画,常与右下行的波磔(即捺画)构成左右分背之势,成为成熟隶书的主要特征。这种撇捺分张的体势,两画之间的谐调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第四章《史晨碑》的笔画写法与常见笔病 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每一种笔画写得如何直接关乎到字的质量高低。隶书的基本笔画,有点画、平画、波画、捺画、钩画、撇画、竖画、折画、提画九种。兹将《史晨碑》各种笔画的写法介绍如下,并配以图示,力求表述得更加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4.
四、中锋和侧锋中锋和侧锋,是用笔中特别重要和历来深受人们重视的内容。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分歧很大。为此,廓清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或耆错误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反捺 如同长点。其写法是逆锋人笔,边右下行边按笔,然后边提边行,至收笔处回锋收笔。但仔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提收位置多有不同。这正是它们的变化之处。如“於”字。  相似文献   

16.
写法有两种:①上开下合式,如“羲”(义)字,左点如左侧点写法,逆锋入笔,轻按调锋后右下行,至长收笔,顺势写存点,其写法如短撇。②上合下开式,左上点如①之右上点,右上点如①之左上点,总之仿佛与①易位,如“尊”字。  相似文献   

17.
第三章《史晨碑》的用笔 唐代张怀罐在《玉堂禁经》中说:“夫书第一用笔。”赵孟兆页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用笔呢?用笔,也称运笔,指笔锋在纸面上的活动过程。人们在行笔的时候,笔锋或行或驻、或提或按、或快或慢、或偏或正、或转或折,从而写出各式各样所理想的笔画。据此,我们又可以说,用笔是笔毫在行进中的变化和进行笔画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笔法 笔法,也称用笔,是指使用毛笔采用一定的书写技巧书写点画的方法。它是构成书法审美情趣、表现书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元赵孟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相似文献   

19.
二、艺术特点 《泰山金刚经》的艺术特点,可以用“雄、浑、丰、厚”(欧阳中石先生语)四字来概括。具体分析,有以下特征。 (一)笔法婉转通篆意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相似文献   

20.
四、偏旁部首 该部写法形态各异,如“何”字用楷小撇、“但”字用直撇、“信”字用弯头撇、“伏”字用重头撇。竖笔或长或短,或直或曲,变化多端,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