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长横 多用于一字之横担者。起收有方圆藏露之分,行笔有提按快慢之别。如“不”字的上横,中部略按。从位置上,又分上弧横、中弧横、下弧横。居上时皆覆其下(如“不”字),居下时则皆承载其上(如“五”字),中长横对结体起重要架构作用(如“著”字)。从形态上看,有细长横(如“五”字)、曲长横(如“果”字)等。  相似文献   

2.
4.撇 撇画,古称掠画。典型掠笔为左下行笔画,常与右下行的波磔(即捺画)构成左右分背之势,成为成熟隶书的主要特征。这种撇捺分张的体势,两画之间的谐调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写法有两种:①上开下合式,如“羲”(义)字,左点如左侧点写法,逆锋入笔,轻按调锋后右下行,至长收笔,顺势写存点,其写法如短撇。②上合下开式,左上点如①之右上点,右上点如①之左上点,总之仿佛与①易位,如“尊”字。  相似文献   

4.
反捺 如同长点。其写法是逆锋人笔,边右下行边按笔,然后边提边行,至收笔处回锋收笔。但仔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提收位置多有不同。这正是它们的变化之处。如“於”字。  相似文献   

5.
三、笔法 笔法,也称用笔,是指使用毛笔采用一定的书写技巧书写点画的方法。它是构成书法审美情趣、表现书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元赵孟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相似文献   

6.
二、艺术特点 《泰山金刚经》的艺术特点,可以用“雄、浑、丰、厚”(欧阳中石先生语)四字来概括。具体分析,有以下特征。 (一)笔法婉转通篆意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相似文献   

7.
从南北朝至明、清各朝代刻写、书写《金刚经》蔚然成风,佛经促使书法的发展,书法弘扬了佛法,特别是《泰山金刚经》刻石书法,结构疏朗空灵,笔势奇古雄秀,体在隶楷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佛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第四章《史晨碑》的笔画写法与常见笔病 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每一种笔画写得如何直接关乎到字的质量高低。隶书的基本笔画,有点画、平画、波画、捺画、钩画、撇画、竖画、折画、提画九种。兹将《史晨碑》各种笔画的写法介绍如下,并配以图示,力求表述得更加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印章中,字法与章法密不可分?换个角度来说,字法实际上就是“小章法”,影响着整个印面效果。吴昌硕在这方面则有过人的把握能力、下面再解析他的几方印作.  相似文献   

10.
黄士陵(1849-1908年),是吴让之之后另一位体现“平中见奇”创作理念的篆刻大师,其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吴让之的篆刻,是对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强化巩固,主要恪守小篆一路;黄士陵则在赵之谦的影响下,开拓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1.
七、版本选择 《泰山金刚经》,以其"雄浑丰厚"的艺术魅力深受古今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青睐.但因其字径较大,古来鲜有原拓供人们临习用.清代以来,《泰山金刚经》摹本、拓本和缩印本广为流布,计有10余种缩印本传世.它们多则上千字或近千字,少则几十字,均为弘扬泰山文化和传承书法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由于《泰山金刚经》年代久远,风雨剥蚀,经文重复语句太多,字径较大,"拓工一纸拓一字,未详文意"(清阮元语)等原因,多数法帖在字口、字形、字径、贯通文意、原字对应等方面,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泰山金刚经》摩崖石刻的本来面目.这对正确临习和把握《泰山金刚经》的艺术特点,产生了很多误导.  相似文献   

12.
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说:“书有二法,一日疾,二日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相似文献   

13.
2.圆笔和方笔的书写要领 圆笔和方笔各有两种书写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提笔为圆,顿笔为方;  相似文献   

14.
二、平画的写法 隶书中,将那些不出波磔的短横叫作平画。 1.书写步骤 如图11-1所示,平画的书写可分解为四个步骤:(1)向左下方逆入,入笔处不在平画的顶端,而是在顶端的稍微靠右处,如图11-2的“吏”字平画的入笔。逆入的方向也可向左上方,但向左下方逆入最为便当。  相似文献   

15.
(三)《泰山金刚经》古拓本不完整的原因. 首先,水文、地理因素是传拓不全的原因之一.经石峪水源来自中天门,《山海经》称"环水",自中天门南,沿登山中路飞流直下,经三叠潭跌瀑,过经石峪、红门宫、虎山水库入泮汶河,全称"梳洗河",河长13.2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刊刻《泰山金刚经》的石床,西为高山流水石壁,南为中溪谷流,北为水帘岩.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黄士陵篆刻以双刀见长,工稳劲健。而实质上,并非完全如此。黄士陵篆刻中尚有以单刀刻就的作品,用刀迅猛有力,展现了他篆刻的另一面。下面,我们就分析若干黄氏印作。  相似文献   

17.
(二)王羲之行书刻本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爱。其后唐代诸帝亦都好王字,于是集字刻石之风盘极一时。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刻的《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开元九年刻  相似文献   

18.
吴昌硕朱文印的残破处理,也是很有特点的、下面,我们结合印例来分析一下。 图一“蔭(荫)梧”一印,印边残破三边,仅留底边,全印形散而神不散。像这类残破,要因字形和章法需要来安排。  相似文献   

19.
吴昌硕 有清一代,吴昌硕与赵之谦,黄士陵是对当代印坛影响最大的三位印人。  相似文献   

20.
四、中锋和侧锋 中锋和侧锋,是用笔中特别重要和历来深受人们重视的内容。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分歧很大。为此,廓清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或耆错误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