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其中也蕴涵着说不尽的话题,此诗何时完点?产于何地?新妇兰芝究竟为何被遣?对焦仲卿巩其母到应应如何评价?如此等等。对此,尽管从古至夸论者不绝,却还不能说疑云尽扫。奉文就以上诸项问题提出己见,认为这一名篇完成于南北朝时的南方(苏皖滨江地区);主人公兰芝之被遣、仲竹之被逼,并非全然因为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也由于焦母是一位“综合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王鑫 《语文知识》2012,(1):58-60
《孔雀东南飞》的题旨,大多数评论者认为是反抗封建礼教。本文以为应是维护封建礼教。  相似文献   

3.
《怀沙》是屈原诗歌的标题。对它的注释理解,历来诸家各异,为了辨义方便,略举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乔 《现代语文》2007,(12):55-55
作为叙事诗名篇,《孔雀东南飞》中的心理描写实在精微。以故事中的"二别"为例,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形象。所谓"二别",即两次作别。  相似文献   

5.
张劼 《现代语文》2006,(1):47-4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引用古人的词作谈了治学经验,概括为“三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词话,作运用具体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描述了做学问干事业的三个层层递进、步步提升的过程,激励了无数的学贤人发愤苦读,以至功成。  相似文献   

6.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项脊轩志》,古人的评价已不少了,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7.
本对该诗题目的采用缘由,“孔雀东南飞”的事实根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运用,进入了论述,并对刘,焦二人的性格形象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8.
魏玲 《学语文》2004,(9):35-36
秋风,戴着夜的面纱,吹过落叶飘尽的树林,吹过哗哗作响的竹林,吹送着秋虫的唧唧鸣叫,也吹进他郁悒无奈、悲痛欲绝的心。  相似文献   

9.
李汝珍作为度辞高手,深谙"别解"造谐的妙处:翻新词语,"以文为戏",幽默诙谐,其"别"在"戏";制谜猜谜,见其才学,出奇制胜,其"别"在"奇";解码《山海经》,暗寓劝惩,点石成金,其"别"在"新".而"戏""奇""新"又都非李汝珍所独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与匠心独运,成就了他的创意与别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涉及两种翻译解码的过程,其一是将古代诗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其二是将相应的白话文翻译为现代英语。因此,这就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古代诗歌、现在汉语、英语音韵、翻译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或不足,都有可能导致翻译的失败。《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它引起国内外众多翻译学家的兴趣。本文对比较有影响的七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中文古代诗歌的英译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几米说过:"没有阻力的世界,少了感人的戏剧张力。"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体现,它包括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他人的冲突以及人自身的冲突,具有尖锐激烈、高度集中的特点。《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相似文献   

12.
胡萍 《教育文汇》2004,(2):35-37
汉魏乐府中有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的《焦仲卿妻》诗,写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殉情化鸟的悲剧故事,凄婉感人,“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它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公元507—583年)选辑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宋人郭茂  相似文献   

13.
“约法三章”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载刘邦占据关中之后.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宣告:  相似文献   

14.
别解《今生今世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极具冲击力的散文,但其主旨人们理解不一。  相似文献   

15.
《路得记》是《希伯来圣经》中唯一的正面涉及婆媳关系的作品,但是以色列民族的婆媳关系并不如拿俄米和路得表面上那般和谐融洽:《孔雀东南飞》所体现的婆媳矛盾并不是儒家文化独有的,在父权制民族中,婆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6.
“寡妇起彷徨”一句古今各家选本均无注。本文认为“寡妇起彷徨”的“寡妇”应该解释为“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或与丈夫离异的妇人”,这才与诗的情节以及刘兰芝的身份、遭遇相合,也才契合诗的悲剧意义。本文以文献为依据对“寡妇起彷徨”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在文学上的造诣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至今仍被人们吟诵。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阅读和解析是当前教师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首先就《孔雀东南飞》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进一步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及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解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的疑节“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一节,历年来众说纷纭,解释不一。诸如,“丞”是县丞还是府丞;刘家是否是“宦官”人家;事情发生在“刘家”还是“县衙”等等。若是在深刻了解民歌特色的基础上,并弄清人物活动地点,字词具体意义,本节结构形式,再正确加上标点符号,以上种种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关于太守向刘家求婚一节,向来是注解中解不开的“死结”,本文认为这是由于错简而导致语句失序及存在衍文二个原因所致,因此在删除衍文的基础上,对语句做了合理调整,从而对该节作出了文畅理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问 :焦母把兰芝赶回娘家去 ,算不算离婚 ?如果不算 ,兰芝就不好再嫁 ;而如果算呢 ,仲卿还想把她接回来。总之很奇怪。兰芝的哥哥劝她改嫁是不是比较民主 ?但是这家伙很势利 ,令人反感 ,这是怎么回事 ?答 :现代的结婚和离婚都是当事人的事情 ,“汉末建安中”不是如此。中国古代的所谓“婚姻”是指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 ,《礼记·昏义》说“昏 (婚 )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当事人处于被动状态 ,不过是“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的一个环节 ,所以自己不能作主。两个家族建立了通婚关系就叫做“婚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