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物质种类多样及其原因。 2.能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共同点对物质进行分类和辨别。 3.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多样性的物质存在共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唐殿华 《中学理科》2003,(2):2-7,93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对于元素知识的复习应着重了解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韦希 《中学理科》2002,(1):6-11,94
明确物质分类的根据及各类物质的从属关系,搞清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具体内容见知识体系与知识比较).准确把握“不一定”,避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产生知识性错误.例如,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一种单质(有的元素能组成好几种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相似文献   

4.
物质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检验某种物质或离子,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焰色反应、与特殊物质反应的特殊现象等;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采取互相滴加法鉴别一组物质;利用两两混合法鉴别一组物质等.  相似文献   

5.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通过分类能更好的掌握、推断一类物质的性质.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而物质的分类能帮助我们科学地将形形色色的物质从类别上加以区分,以便使我们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物质构成的微粒、组成物质的元素以及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剖析中考考查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温馨提醒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物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氢原子质子数是1,  相似文献   

8.
1.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数物质是混合物. 2.能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及酸、碱、盐的概念. 3.从组成上判断和区别常见的典型物质的类别.  相似文献   

9.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全面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尤其是某些物质的一些特性(如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及物质在某些反应中产生的特殊现象(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然后紧扣题意并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答.其原则是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进行鉴别,以达到简便、快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课标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3.
“认识物质的微观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并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是中考命题的热点.1.考查重点(1)围绕探究粒子结构的方法、过程去认识粒子的结构,考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生活及化学研究中,人们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但是有些同学往往考虑问题不全面或选择的实验方法不恰当,造成试剂的浪费或者得出错误结论。下面就检验中常见问题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2理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有关概念及相互联系。3.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二、知识结构该图可以这样理解: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具体微观途径有三条:一条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第二条是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第三条是原子形成离子,离子构成物质。三、内容提示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l)从物质的构成角度来看,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来看,分子、原子、离子都分别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相似文献   

16.
.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17.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对原子、分子、化学键、晶体等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像力.”牢固掌握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图示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谈谈物质组成和结构图示的考点以及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对元素的定义形成一阶段性的认识。 2.通过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树立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在系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关键.这类题目在高考理科综合中频频出现.现就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进行概括,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高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绝非少数.回答类似的问题,只凭“吸收”“反射”两词来解释,并不能使某些学生感到满意,他们更想知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即光与物质是如何作用的.我们须首先谈谈光是什么.用微观尺度去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