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公元767年,杜甫从夔州瀼西迁至东屯,将瀼西草堂让给亲戚吴郎居住,刚到东屯不久写了这首诗。因是再次寄诗(此前有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叫“又呈”。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杜甫在夔州瀼西草堂居住时,西屋邻居有一位老寡妇常到屋前来打枣子。杜甫同情老妇人的境遇,总是任她随意食取。这年秋天,杜甫从瀼西移居东屯,把草堂让给了他的一位晚辈亲戚吴郎居住。吴郎来了以后,  相似文献   

3.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① ,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② ,只缘恐惧转须亲③ 。即防远客虽多事④ ,便插疏篱却甚真。⑤已诉征求贫到骨⑥ ,正思戎马泪盈中⑦ 。[注 ]①任 :任凭。②宁有此 :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此 ,指打枣。③“只缘”句 :缘 ,因 ;恐惧 ,指妇人害怕打枣被主人发现 ;转须亲 ,反而更应对她表示亲近。④“即防”句 :妇人见你远方初来 ,就提防你会干涉她打枣 ,这虽不免多余其事。⑤“便插”句 :(但你吴郎一来 )就插上疏稀的篱笆 ,倒像真的禁止她打枣了。⑥征求 :征敛 ,指各种赋税徭役的盘剥。⑦戎马 :此指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新读…  相似文献   

4.
杜甫在夔州只住了一年零九个月(766四月—768正月)就搬了几次家。他究竟搬了哪几个地方?它们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又为什么搬?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研究杜甫在的夔州的思想和生活不无意义。历来注家已作过许多有益的考证,但也有一些可能由于对白帝城和夔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缺乏实地调查研究,故难免偏执一说,或人云亦云。这自然与年代久远,缺乏实物资料(如陆游在东屯高斋见过的“大历中故券”)分不开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杜甫的诗作入手,结合夔地的具体环境来进行探讨,作  相似文献   

5.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创作的结晶,其中风土人情诗达三十余首,鲜明地体现了夔州当地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杜甫歌颂了夔州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描述了夔州民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批判了当地的恶俗陋习。然而在批判的同时,更多地谴责了不体谅人民的大小官吏,饱含了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忧虑人民,同情人民,歌唱人民,用他所作的诗为那个时代的人民呼喊、抱不平,用他的诗写出了百姓的苦难,尤其是他在安史之乱之后的创作,以“三吏”、“三别”为代表生动地描绘出了多灾多难的人民的痛苦的画面,反映了广大人民忍受的一切痛苦并表现了他们高度的爱国精神.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吏三别"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著名作品,也是反映唐代社会现状的现实题材佳作,在诗人杜甫这些诗歌作品中,诗人通过对于战争时期人民生活和官吏到处抓人充军、人民离别苦痛的现实生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危害,将战争造成的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疾苦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相似文献   

8.
吕刚 《语文知识》2014,(5):55-56
《登高》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过四年,大唐王朝已是千疮百孔,杜甫贫病交加。一日,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想到自己,想到大唐,想到百姓,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引起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百感交集间就写作了这首被后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相似文献   

9.
从永泰二年(766)春末迁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正月离开夔州沿江东下,杜甫在夔州寓居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杜甫创作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创作于夔州时期的诗歌占了三分之一。杜甫一生有七律一百五十余首,而夔州所作七律有六十余首,也占了三分之一有余。在成就上,夔州诗亦是斐然,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也选入了杜甫作于夔州的七律——《登高》。对杜甫夔州七律诗进行关注,并试图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分析这一类诗的文学成就,希望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教学杜甫的七律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探讨杜甫诗歌表现其民胞物与情怀的基础上,主要分析杜甫在其诗歌创作中如何引用汉代谣谚表达对百姓的同情,以及为何引用汉代谣谚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导语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充满了对国家、对百姓、对世事的忧虑,充满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本文小作者就是在学习了《羌村三首》之后。在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下,拿起笔,为放还探家的牡甫作了精彩的素描。  相似文献   

12.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相左,遭到其内在的价值系统的抵制;二是杜甫对夔州独特的文化形态缺少基本的认同,社会顺应不良;三是夔州混乱的治安状况使杜甫不能安心生活。  相似文献   

13.
杜甫客居夔州不到两年(大历元年春——大历三年正月),而所作诗歌竟达四百三十多首,这充分说明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生活中的丰收时期。杜甫的夔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杜甫夔州诗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产生了不少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大型组诗与长篇。如“伤时盗贼未息”,而怀八公忠勇报国与  相似文献   

14.
坚强、乐观地面对现实本是杜甫人格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安史乱后唐王朝的风雨飘摇,万般无奈的杜甫只能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几乎都打发在巴蜀一带。随之而来的贫病、饥苦、流离以有寄人篱下的勉强过活使本非悲观主义的杜甫时常在诗歌中流露出悲苦的一面。夔州是杜甫离川东下潇湘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一年零九个月,垂老的诗人唱出了自己生命最后的挽歌:思乡恋归、忆昔怀旧,苦心经营的夔州山水景物诗,还有部分作品中流露的希求栖身佛教的念头,都显示了经历太多磨难的杜甫在垂老之年沈厚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15.
反对专横     
烈 翌叫 一1爸月汲是属龙的吧? 5、从谷汪后.我傲 了违背您心肠的事, 您不能骂我。 7.考试成绩没 有及格.您更 不能打我。 6你长能耐了·星哩公 膺 钊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咱有能耐的人也难于对付盘据 当地的恶势力。例句:公安民苦偏不信“强龙不压地头 蛇”这个邢!非要把那些“土皿王.绳之以法不可. 夔反对专横@傅国平~~  相似文献   

16.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是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春雨的描绘和歌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处时代,是唐帝国由强转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自“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杜甫诗歌的核心价值在于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通过对杜甫大量诗作的分析,提出杜甫是以百姓的人生为视角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通过对百姓以及诗人自身苦难人生、贫困人生、乱世人生的描写,广泛而又尖锐地反映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课文本诗选自《杜工部集》。《石壕吏》是杜甫的杰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中的一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因事从洛阳回华州(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县)。那时,正是“安史之乱”(由唐朝统治者的腐败而引起的武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这次叛乱从公元755年爆发,一直延续到公元763年)的第五年。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痛苦不堪。杜甫经过石壕村(即现在河南省陕县东南)的时候,亲眼看到官吏借征兵的名义骚乱人民,男女老幼邪被抓去服役的情况,就写了此诗。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人民在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下所遭受的家破人亡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怨愤及对人民的同情.  相似文献   

20.
论苏涣     
郭老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对李、杜,特别是对李白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但其中《杜甫与苏涣》一节对苏涣的评价,我还有些不同的意见。全书的最后一句是:“如果要从封建时代的诗人中选出‘人民诗人’,我倒很愿意投苏涣一票。”郭老摘下了杜甫的‘人民诗人’的桂冠,我是很拥护的,因为杜甫佟管对人民很同情,但并没有背叛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但郭老又把这顶桂冠戴在苏涣头上,我就不敢投拥护票了,因为不仅苏涣的文学成就不能与杜甫相提并论,而且比起杜甫大量的真挚地同情人民的诗篇来,苏涣也逊色得不可比拟。杜甫都不能算“人民诗人”,苏涣就更不够格。在我看来,与其说苏涣是“人民诗人”、“造反诗人”,还不如说他是任侠诗人。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