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原因分析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1.汉字本身的特点。(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  相似文献   

2.
“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识字、写字的要求。近几年来的语文中考试题,作文评分标准中要求“每写错3个字扣1分,最多扣2分”:诗词默写题中“只要出现了错别字,该题(句)就不能得分”;在选择题中,要求“从几组词语中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难度则更大。因此,准确辨析字形、正确书写汉字,就成了每位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理字本”基于学情、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在归纳、整理错别字的基础上,探究汉字学、汉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领会汉字的文化魅力,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使用探究性“理字本”的策略有:以“汉字捉虫”的形式,梳理错别字;以“寻根溯源”的形式,追踪汉字来龙去脉;以“字说字话”的形式,悟得汉字之奥秘。  相似文献   

4.
1995年3月27日《中国教育报》严建军等撰文,说朱自清等名家文章中写有一些“别字”.所谓别字,按顾炎武的说法就是“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日知录·别字》).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汉字教学中对两个以上的汉字进行比较,从形音义三个方面讲清汉字的字理,纠正错别字,这又是汉字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字理识字与随文识字——优势迥异的两种识字方法1.字理识字——以科学、理性的认知优势而后来居上的识字方法(1)依托汉字因义构形的理据 ,揭示汉字形义相联的本质特征。示例 1:学习印染的“染”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 ,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 ,浸到红水彩中蘸了片刻 ,棉球被染成红色 ;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 ,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让几个学生分别将几个棉球又染成黄色、紫色、蓝色、古铜色等等。在愉快的实验中 ,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三点水”和右上方“…  相似文献   

6.
造成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教学是整字式的.从拼形汉字入手,用笔画拆拼独体字,用加减式拆拼合体字,建立了拆拼说字、析字、背字、默字教学,使汉字便于学习,即拆即拼的“拼形文字”,能够显著避免错别字的发生,形成坚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7.
造成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教学是整字式的.从拼形汉字入手,用笔画拆拼独体字,用加减式拆拼合体字,建立了拆拼说字、析字、背字、默字教学,使汉字便于学习,即拆即拼的“拼形文字”,能够显著避免错别字的发生,形成坚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学生错别字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客观上的,汉字字数多。这是汉字的一个特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成书时间大约公元100—121年,搜集了9353个字。清编写的《康熙字典》(1716年搜集了47035个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集字数为54678个字。汉字笔画多,这  相似文献   

9.
错别字现象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纠正错别字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但效果甚微。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现象,消解错别字。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有对汉字演变历史的追溯、对汉字构造思维的还原、对汉字审美情趣的解读等途径,这些途径彰显了历史的“真”,张扬了民族的“智”,渲染了中国的“情”,使孩子们认识了汉字的根,知道了汉字的源,从而在最终消灭了错别字的同时,更亲近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孩子们的审关情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0.
警语,就是精练、警策的语句。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语)“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洛克语)警语,或是成语格言,或是掌故的节缩。它散见于文献古籍之中,包孕在诗词文章里面,既有出自名家笔下,也有形成于民众口头。警语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形式短小精练。警语皆短,或一句,或几句,即使再长也只有百十个字。黄志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是本钱却不耐花销。”马克思也曾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的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各年级都应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生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如果一个小学毕业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识字量,那么读一般书报是不会有多少“拦路虎”的;作文也不该有多少错别字了。(据说《毛泽东选集》1—4卷共出现2981个字,五卷加在一起才3100个字,其中还包括一些地名等生僻字。)然而实事并不是这样。小学生的作业、作文、答卷中的错别字多且不说,就是中学生的习作、答卷中错别字比比皆是的情况,也决非个别。 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毛病,那就是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很多的错别字。我认为错别字的出现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客观上的原因。中国的方块汉字本身就有缺点——字数多,笔画复杂,难认、难记、难写。汉字总共有六万之多,仅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也有二三千个。—个字什么模样,怎么念,表示什么意义,都得一个一个去硬记。再加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重要的教学科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错别字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汉字数量较多,难免在外形或者发音上有相似之处,造成错别字现象严重。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加强错别字纠正的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出现了错别字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小学语文纠正错别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汉字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一些学生在使用汉字时,由于各种原因,把原来要写的字,写成了另外一个字,所以才出现了错别字,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那么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学生写错别字呢?1、培养查字典的习惯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班学生在开学初几乎没有学生有把字  相似文献   

15.
小学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阶段。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和汉字的结构特征,使得学生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别字。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结构和特征掌握得不扎实、对汉字的理解不准确。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同义字和相近字等等,学生如果不能对汉字准确理解,那么就很难区分这些字,在考试中就很容易写错。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汉字,并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书写。小学生的辨认能力比较差,如果对刚认识的字不进行练习书写,那么就很容易遗忘,以后再进行书写就会出现错别字。错别字影响着学生的书面表达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所以,纠正小学生的错别字并防止学生产生错别字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反切浅说     
壹、反切是怎么回事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例如“东,德红切”就是用“德”和“红”这两个字给“东”字注音。这种方法有点象是拼音,但又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拼音。用来注音的两个字,前一个叫它做反切上字,后一个叫它做反切下字,而被注音的那个字叫它做“被切字”或“所切字”。反切注音的方法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同反切下字的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音节,便是“被切字”的念音。“反切”本来是指这种注音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称“××”,唐代以后一般均称为“××切”,后人因而把用这种方法所表示的音值也叫做“反切”了。如有人问:“东的反切是什么?”回答说:“是德红切。”其实“德红切”是反切这种方法在“东”字上的具体运用,说确切一些,它是“东”字的反切读音。  相似文献   

17.
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养成学生正确、整洁的书写习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一般说来,中学生笔下出现的错别字,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部首错误。如把“礼、福、神”等字的礻旁写成了“衤”,把“初、袖”等字的“衤”旁写成了“礻”。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错别字严重,已是语文教学界的共识。汉字难写难记,同音字、形近字多,是造成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对此,语文教学界不断努力,归纳总结了错别字产生的各种原因,以期采取有效的对策。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音同混淆、形近混淆,但近年来笔者经常在高中生的作文中发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别字,错字似乎与字音、字形的混记无关。例如:演响,雪清,感慷,偷版,荒误,意知,金绳……一些学生甚至将“周恩来”写成“周恩到”。这里,我们注意到,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学生没有记准“周恩来”这个名字或不认识“来”字,发生错字的原因是学生将“来”与“到”…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试题年年都有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一般是第2题,占3分)。它要求考生能“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见《考试说明》),能辨识词语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同时,又注重对成语、俗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别字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先请大家来看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20.
智慧总动员     
语文老师为了说明动词的表现力,在黑板上写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奶奶坐在家门口”,第二句是“板凳下蛋”。然后,他问同学们:“你们能否在两句中间加上一个动词,使整句话成为一句假话!”同学们陷入沉思,不知所措。于是语文老师飞快地在两句中间连上一个大大的“看”字:奶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