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字的传统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楚辞·招魂》每句末缀“些”字以为语尾。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古今的字书、韵书对“些”字曾有不少的解释。例如从“些”字的含义来讲,则《经典释文》卷二十九引《广雅》云:“些,辞也”,《玉篇》云:“些,辞也”;《广韵》云:“些,楚语辞”;《集韵》云:“些,语辞也,见《楚辞》”。从“些”字的音切来讲,则《玉篇》有“息计切”“息箇切”;《广韵》有“苏计切”“苏箇切”“写邪切”;《集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其”字使用频率极高,词义或用法的归纳研究在早期虚词著作中是比较混乱的。《经传释词》卷五“其”字条归为十三种用法,第十二种是:“其,语助也。”首二例为《易小畜初九》:“复自道,何其咎?”《书大诰》:“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功攸终?”然而第九条“乃也”中又有《召诰》“曷其奈何弗敬?”还有《论语·为政》:“奚其为为政?”“奚其”与“曷其”中都是疑问代词后用“其”字,却被分为两种用法。第十条“犹‘之’也”中有《书盘庚》“不其或稽”例,但第十二条用法中也有《召诰》“不其延”及《晋语》“不其集  相似文献   

3.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注 :“[害其能 ]嫉妒屈原的贤能。害 ,作‘患’讲 ,这里是嫉妒的意思。”“害”本有嫉妒义。其后起专用字作“女害”。《说文·女部》 :“女介 ,妒也。”介声与害声古音同在祭部 ,声母同为喉牙音 ,故字也可作女害,见《集韵·秦韵》。《龙龛手镜》卷二女部“女介”字下云 :“胡计反。心不了也。又音害。《字林》云 :‘疾 ,女介,妒也。’”女介 有害者 ,故害亦有女介义。《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 :“害贤为嫉 ,害色为妒。”也说明“害”有嫉妒义。《文选·潘岳〈马湃督诔…  相似文献   

4.
聂崇岐先生的《重印太平御览前言》(中华书局1960年)有云:“《太平御览》引书……有为今本所无的。南宋洪迈已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容斋三笔》卷一和《四笔》卷一,曾分别提到《太平御览》引的《史记》或《战国策》‘多今本所无’。”今按:“多今本所无”五字仅见《容斋四笔》卷一的“战国策”条。而《容斋三笔》卷一“上元张灯”条原文为:“上元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而今《史记》无此文。”不检《容斋三笔》此条,或以为其原有“多今本所无”五字。另外,《太平…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学史上有霍桑的《红字》,翻译家霍克斯也有“红”字的烦恼,此红字非彼红字,此霍氏亦非彼霍氏。要说霍克斯的“红”字,首先要谈谈《红楼梦》的“红”字。红字与《红楼梦》、贾宝玉,甚至曹雪芹本人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周汝昌曾指出:“……《楝亭诗钞别集》卷一页十五有‘咏红  相似文献   

6.
全展同志认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句中两“而”字不表示转折,而表示假设,译作“如果”(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三期)。我们不同意这个意见,理由有二。 (一)“而”字表示假设这个用法古人的确早有论断。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而犹如也,”又:“而犹若也。”近人杨树达《词诠》卷十亦谓:“而,假设连词,用同如。”这个结论是根据异文、互文资料总结出来的。如:  相似文献   

7.
郎士元考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生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皇甫冉榜进士。姚合《极玄集、卷上》:“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年进士。”《新唐书·艺文志四》:“郎士元诗一卷。字君胄,中山人。”计有功《唐记纪事·卷四三》所载殆与《新唐书》同。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按:《极玄集·卷下》谓:皇甫冉“天宝十五载进士”。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皇甫冉)  相似文献   

8.
藏族"卍"(卐)符号的象征及其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卍”符号人们十分熟悉,几乎遍布全球的这个“卍”符号的含义,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内涵也有所差异,但就我国而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描写太阳神的图形作为其母体的”。“卍”符号从远古至今之所以没有因岁月的变迁所湮没,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曾经流行,表明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符号,而是有其特殊的内涵。“卍”符号最早为人类所奉的太阳神或火神之象征,后指梵文喻‘胸部的吉样标志’,……属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使用或正在使用这个符号;就藏民族而言,“卍”符号有两种写法、两种含义,即顺时针“卍”和逆时针“卐”,分别代表佛教和苯教。如今“卍”符号既象征吉祥,也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程毅中 《文教资料》2001,(5):139-140
读了高洪钧先生《清代笔记小说二题》中关于《六合内外琐言》的校读,觉得有一些地方可以补充。 第一,《琐 杂记》的十二卷本原作“  杂记”。“ ” 字是“虫” 字旁。“  ” 与“  ” 实为一物,“ ” 字可能还是后起的《汉语大字典》收有此字),但十二卷本原书实作“ ”字。《贩书偶记》小说家类著录的十二卷本亦作《  杂记》不误。 第二,《  杂记》确有二十卷本,内容与《六合内外琐言》基本相同,收文一百六十二篇,但题目和次序则大不相同。 二十 卷本《杂记》署竹勿山石道人撰,前有钱塘姬殳父序,后有乾隆癸丑王雨…  相似文献   

10.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中有句: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其兵。(按,中学教材无“其”字,据文补。)其中的“当”字,被吕叔湘先生在《错字小议》中判为错字。吕先生觉得“当”字“有几分可疑”,查《古文观止》写作“当”,后“终于在《宋文鉴》131卷找到了这篇文章,果然不是‘当’字,而是‘常’字。”吕老一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其不惮烦难、认真查核,对读者负责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拈出。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李渔同时人方中通《续陪》卷四《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有一节引了“红杏  相似文献   

12.
莫,《说文》云“日且冥也。”为“暮”之本字,与“杳”“夕”义同。后因语音通假借为表“无”“勿”等义。尔后,为了表意的清楚,在“莫”字基础上加形符“日”而另造一个“暮”字表示其本义。由此,“莫”便孳生出“暮”“莫”两个字各表其义。自从“莫”字从其本义中分化出来后,人们对它的词性认识颇不一致,归纳之有三种意见:(一)莫为禁止之辞,与”勿”同。清·谢鼎卿《虚字阐义》卷二和王鸣昌《辩字诀》均持此说。清·刘淇《助字辨略》厘析  相似文献   

13.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卷七(《因犯讳知有衍文脱文例》中肯定:“晋时后讳甚严。”同书卷八《晋讳例》中又说:“东晋后讳比历代特多。”陈先生曾举例来证明其结论: 一是举《晋书·后妃传》:“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为例:“成恭杜皇后讳陵阳,改宣城陵阳县为广阳县。若以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之例例之,则‘阳’字不生疑义。然晋时后讳甚严,陵阳既因讳而改,则是否改一字即为满足,须待有其它之证明。”因而,陈先生肯定“阳”为误衍之字  相似文献   

14.
释“虹”《说文·虫部》:“虹,(虫带)也,状似蟲,从虫,工声。”卜辞有■字。如云:“王固曰:■,八日,庚戍,■各云自东。■母昃,亦■出~自北,饮于河。”(《■华》页四)又云:“旬昃亦■设,■出~自于河。”(《前编》卷七页四十三)又云:“设~于西。”(《前编》卷七页七)据此上下文,余释为虹。然其形何以如是  相似文献   

15.
敦煌本《张仲景五脏论》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敦煌藏经洞复出的汉文遗卷《张仲景五脏论》共有四件,除斯5614号存“英伦博物馆”外,其它三卷均藏“巴黎国民图书馆”,分别为伯2115、2378、2755号。卷斯5614(以下简称S),开始为“占书”,中间是《张仲景五脏论》,书题:“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后续《平脉略例一卷》。《张仲景五脏论》,凡83行,每行大多21-23字,计1443字。卷前60行,下方部分残损,全卷字迹了草,多有错别字,颇似习稿。伯2115(以下简称P)纸背:卷首“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凡108行,每行大多16-20字,计1837字。书写整洁、字体雄健,带有隋风。卷尾“五脏论一卷”移行接续“平脉略例一卷”。伯2378(以下简称P_1)纸背:起自P第70行“草巧”,仅残存46  相似文献   

16.
下面几个“方言俗语”,元曲习见,现代汉语方言中也还留下了它们的踪迹: 短 “短”有拦截义,“短路的”指拦路抢劫者,即强盗。《贫富兴衰》剧二折:“看他穿的袄子、布衫、靴子、帽,则怕有短路的。”《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那伙人不是好人,却是短路的。”《儒林外史》第四回:“严乡绅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捎袋都叫人短了家去。”《成都话方言词典》第57页“短”字下云:“拦截、阻止。”注音为[tuan~(53)]。《贵阳方言词典》34页“断”字条:“拦截:快断倒他//广韵缓韵都管切:‘断绝’。” 按 “短”字无所取义,作“短”者应是“断”字的假借,故以录作“断”字为妥。《西游记》杂剧二十出:“龙马又奔,徒弟每欢,到前途更无妖怪断。”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一“拦前断后”条:“言语决截周悉,谓之拦前断后,断音短。宋制:御驾出幸,有拦前断后等使,盖警跸别名也。见《武林旧事》。”  相似文献   

17.
《鸿门宴》中“军霸上”的“军”字,课本及其思考与练习均注释为“驻军,名词,用作动词”。从字义的源流上看,这里恰恰是颠倒了“军”字的字义源流。《说文》:“军,圜围也,从车从包省。”“军”的上部形体即古包字。《经籍纂诂》卷十二“军”字条:“围也,包车为军,币自为师,皆字意也”。《广雅释言》也说:“军,围也。”唐朝玄应《一切经音义》引晋人吕忱《字林》说:“包车为军皆字意也。”字形的意思正是指用战车围绕成军营,这也正是古代驻军的真实情状。  相似文献   

18.
伟人毛泽东也是一位诗坛巨匠,其诗词篇篇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主席笔下喜用“万”字:“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一首词中就用了三个“万”字(《沁园春·长沙》),“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相似文献   

19.
潘大临,字邠(兵)老,原籍浙江,祖辈迁居黄冈。大临之父潘鲠,字昌言,举宋元丰二年进士,授蕲水县尉,迁和州防御推官,再任江西瑞昌知县,吉州军推官,汉阳军酒税。佗生性耿介,为官清正。张耒给他写墓志说:“其宗正,其言文,其居家孝友,其为吏惠爱。”他所留的著作有《春秋断义》十二卷,《讲义》十五卷,《易要》三卷。其弟潘更,字彦明,以解元成进士,也有文名。兄弟两人都是苏轼的好友。潘鲠长子大临,次子大观(字仲达),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而言的。 要创新,就要破旧;只有破旧,才能立 新。突破旧说,就是一个创新点。请看下面一篇短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其中“破万卷”是什么意思?传统的说法认为即多读书。如《古代诗词曲名句选》注释说:“破万卷,极言读书之多。”“破:尽,遍。”这样,“破万卷”就是“读遍万卷”之意了。依笔者愚见,“破”字解释为“尽,遍”是欠周全的,也似乎无典可稽。“读书万卷”与“读书遍万卷”又有多大区别呢?“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是极讲究炼字、炼意的,细味杜甫用作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