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章拟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在全面认识传统课程评价优缺点的基础上,引进科学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改革传统单一的、只注重教育结果的量化课程评价方式。探讨构建一个“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整合”的、侧重教育过程的高师英语课课程评价模式,以适应新时期人才标准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质量做出客观考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现行教育评价的功能、方法、标准都比较单一,而且主体错位,与当前所进行的基础课程改革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新课程评价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共体育课过程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评价一般是在教育过程结束时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一种价值判断或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资格认可,往往只有目标评价而无过程评价.本文从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浅析了过程评价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拟就语课程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建构性评价,以和广大语教育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到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进而又扩展到对教师、课程、学校甚至区域教育组织的评价,对于改善、调节、提高教育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发挥了积极意义。但是,我国教育评价更多的注重总结性评价,引起了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本文从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许薇 《长治学院学报》2011,28(4):106-109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而是将学习评价视作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要求我们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把握住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改革就等于把握了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文章试从评价功能的提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三个方面来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施振华 《教书育人》2013,(12):50-51
一形成性评价的理论根据及其价值意义(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最早的教育评价,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比较系统的当推泰勒的观点,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课程和测验编制的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根据泰勒的理解,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1]。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拟就语文课程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建构性评价,以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探讨。一、语文课程建构性评价的缘起所谓“建构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主动建构行为与心理文化的评价。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评价改革大体经历了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如今已步入建构时期,建构性评价正是我们所要努力建构的。因为课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是课程评价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理念在课程评价改革中的具体表现,它“以生为本,”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充分展现了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发展的评价功能。了解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实施原则,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英国、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先行一步,其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均发展较为成熟。本文在简要介绍英国信息技术课程、美国ICT及香港地区资讯科技课程总结性评价机构及评价机制的基础上,从评价目标、试题风格、考后反馈三个方面比对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特点,以期为我国内地信息技术新课程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正确积极的评价,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发展、教育发展与课程发展融为一体,淡化了总结性评价和评价选拔功能,强化了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以微型实验为载体,加强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能有效地改变以往传统评价的缺陷,使静态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评价课题组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国家实验区教育课程评价高级研讨班上,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17名代表交流本地区评价改革工作情况和经验。现综述如下: 转变观念,创设一个有利于评价改革的大环境 部分实验区采用“点上先行,面上参与”的办法,通过研究活动逐步推开评价改革。如无锡锡山区通过市、局、校层层推进,进行全方位的课堂教学评价。 如大连市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层扩展,将评价研究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他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有组织的课题研究:主要包括:(1)组织专门的课题研究(由教科所负责,在全市6个实验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成立评价课题组,下达研究课题,如“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研  相似文献   

13.
李雁冰 《上海教育》2001,(12):30-32
二、走向质性课程评价(一)质性课程评价与量化课程评价的异同课程评价的范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化课程评价(quatitative curriculum evaluation),另一类是质性课程评价(qualitative curriculum evaluation)。使用不同的评价范式意味着受不同的评价观念支配、追求不同的课程价值观。所谓量化课程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推断某  相似文献   

14.
形成性评价是网络环境下监控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教学改革,重点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作用、特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核心构成。基于社区教育课程的特质与课程建设的一般流程,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一级指标包含需求调查、课程设计、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课程推广与课程评价等六个项目。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模式,社区教育课程评价同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建设能力息息相关,并有助于社区教育相关部门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16.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它是我国当前评价改革的方向。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评价改革大体经历了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如今已步入建构时期。因为课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仅,也不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生成性评价是生成性教学视野下的评价形态1.生成性教学是当今教学的主导思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最早将生成哲学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重要的是生长的过程、改善和进步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成果和结局"[1]。对生成性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是以美国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研究者。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从构造主义、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生成性评价是生成性教学视野下的评价形态1.生成性教学是当今教学的主导思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最早将生成哲学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重要的是生长的过程、改善和进步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成果和结局"[1]。对生成性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是以美国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研究者。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从构造主义、  相似文献   

20.
强化形成性考核的发展性评价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供发展性评价对个别化远程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形成性考核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阶段性教学评价,应当积极探索和试验有实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充分发挥其发展性评价功能。这项改革将有助于增强学习的交互性和协同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促使辅导教师改变角色,同时也能全方位地促进教学资源建设。要强化形成性考核的发展性评价功能,必须对一系列考核及评价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特别要注意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考核方法、保证评价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根据考核内容确定评价结果呈现的方式、实行多主体评价等问题。“研究性作业评价”和“学习成果卷宗评价”作为发展性评价方法的两个实例,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