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往往由极感兴趣逐渐变化到不感兴趣,甚至于厌烦,最后失去学习信心,出现两极分化。由此引发的几点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英语成绩也参差不齐,一学年下来,到初二时,便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既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也就越来越好,而少部分学生,则渐渐的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成绩逐渐下降,逐渐轮为后进生,既所谓差生。而怎样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成绩?下面我就十几年来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蒋学英 《学周刊C版》2010,(12):129-129
根据以往教学实践表明,初中学生一开始对英语学习保持很大的兴趣,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增加,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兴趣逐渐减弱,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强烈厌学情绪,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如果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初二是整个初中阶段教育的关键学年 ,也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初期过度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品质多变、思想比较活跃和各种行为习惯动荡多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段 ,学生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为此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 ,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一、进行学习辅导 ,开发学生的潜能学习辅导是学生心理辅导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初二的学习课目增多了 ,知识难度加大 ,学生会由于基础及学习方法、态度的不同导致两极分化。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潜力 ,因而 ,…  相似文献   

5.
在十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往往由极感兴趣逐渐变化到不感兴趣,甚至于厌烦,最后失去学习信心,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到了八年级,情况更为严重。由此引发的几点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6.
初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教师要及时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而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他们的智力水平差别并不是很大。两极分化绝大多数都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其实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科最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学生们在刚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满怀信心,兴趣很浓,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非常高。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们就会逐渐表现出对英语学科消极、灰心、厌烦,甚至放弃学习,形成大面积掉队的“两极分化”局面,使英语学科成了很多学校的弱科。教师们常常为学生不学而生气,抱怨英语难教,学生们也常常为英语难学而苦恼。目前,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两极分化现象,是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常见的问题。两极分化问题解决不好,就使得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差异,给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一些不利的因素,特别是给教师教学造成了困难。基于此,本文就对影响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展开探究,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鹤 《华章》2012,(19)
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本文主要针对英语学困生提出了改善英语学习状况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初一学生中除少数学生外,数学基础相差不很悬殊,无明显的两极分化.多数学生数学成绩呈上升趋势.可是,到了初二却呈现出停滞状态,有的学生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种现象既有学习方法的原因,又有学习习惯,思想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在学习方法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卫燕 《职业技术》2006,(14):73-73
一、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笔者所任教的墩头初中,尽管英语这一学科在农村初中范围内并不算弱,但是与城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到了初二阶段,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是一些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由于缺乏兴趣,所以这些学生回家单词、词组不背,课文不读。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两极分化成了教师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一般从初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分化面日趋扩大,其原因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教材内容加深,难度增大,是两极分化的"滑坡点";二是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情绪不稳定,兴趣可变性强;三是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一些学生就落后掉队,不及格者、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整个教育形势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外语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在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学困生常常成为遗忘的角落。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是目前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研究,就成了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和教学难度的加深,初二英语学习中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在初二英语教学中搞此课题实验,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走出初…  相似文献   

16.
王静 《教师》2011,(31):40-40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特别严重,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逐渐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影响是学生产生厌学英语的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会对子女的学习带来的影响很严重。农村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7.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特别严重,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逐渐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主要原因(1)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影响是学生产生厌学英语的重要因素,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会对子女的学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初一开始,新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到初二,两极分化便日趋明显。这种分化现象其实就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大面积掉队。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又是长期困扰英语教师的难题。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外,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的欠缺与不足乃是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状态,可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9.
马斌 《教育革新》2008,(3):48-4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张毅铭 《考试周刊》2013,(6):111-112
<正>在普通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薄弱,成绩低下,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怀疑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子",丧失自信心,动摇学习英语的决心,产生明显的厌学心理,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一、缺乏学习英语必要的心理素质初一新生往往是带着好奇开始中学阶段学习的。开始时,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都很足,随着课文内容深、广度的增强,有些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信心和兴趣是直接推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