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蒙太奇”式结构法所谓“蒙太奇”式结构,就是在通讯精品的写作中,借用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表现手法,经过严格的选材,将一个个镜头、场面、情节合乎逻辑地组接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等效果,从而成为一篇完整的、艺术性和可读性都较强的作品。这种结构形式,往往是多镜头组合,内容是跳跃状,省略一切过程的叙述和不必要的交代,紧紧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和关键性环节,加以凸现和放大,就像电影、戏剧般地一幕幕闪现。由于这类通讯精品有场面,有形象,有细节,有精彩的特写镜头,通篇结构洗练,节奏强烈,富有吸引…  相似文献   

2.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更深入的报道体裁,内容也更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复杂,因而,通讯精品的结构比起消息精品的结构来,其形式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从早几年一些众口皆碑的优秀通讯和近些年来的获奖作品看,通讯精品的结构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按时间或事物发展顺序结构法这种通讯精品的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或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层次,亦即把时间发展的先后、情节展开的过程或作者对事物认识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作为表现事物、安排材料的线索,按其自然的发展过程依次写下来。这种方法也叫…  相似文献   

3.
横向通讯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标志来安排层次,或按事物的性质不同梳理材料。 这种通讯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以空间为序。这是一种主要依空间方位的变换划分层次的方法。如周定舫采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英雄纪念碑》(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就是这样布局成篇的。记者先写“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的印象,写碑的坐落位置;再写“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岩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  相似文献   

4.
通讯的结构,就是指通讯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当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采访到了材料,从中提炼出了主题后,接着,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如何开头?怎样转接?分几部分?其先后顺序如何?哪些是要突出之“主干”?哪些是用以渲染的“枝叶”?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什么地方铺叙?何处综合?如何点题?怎样结尾?……诸如这些问题,如果不精心构思好,便无法动笔写作成文。此类问题,人们往往称之为“谋篇”、“布局”,也就是通讯的“结构”。 通讯结构问题是通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包括细节)是通讯的“血肉”的话,那么,结构就是通讯的“骨骼”。只有具备了坚实匀称的骨骼,血肉和灵魂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并从而结合为一个活生生的能够站立行走的真人;只有找到了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通讯的观点和材料、叙述与议论、情节  相似文献   

5.
纵横合式通讯结构的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方式来安排层次。 王石、房树民采写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运用的就是这种结构形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而更多的事件,只有深入地挖掘之后,才能认识到它的本质意义。即使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的事,也有在认识上的深浅之别、宽窄之分。当时,报道抢救山西平陆61个中毒民工事件的,并非只有这么一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为什么惟独这一篇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呢?那是因为这一篇不仅对事实挖掘得深,比其他的占有更多的材料,而且作者的视野广阔:把61个阶级弟兄的命运同全国人民的关注,把首都北京与出事地点,紧紧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把一个人发生了困难,就有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人,向你伸  相似文献   

6.
对比式通讯结构常常是双线平列,或明暗结合,经过穿插描写,使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写成的通讯名篇有解清的《西瓜兄弟》(新华社中原1947年10月5日电)、潘非的《人狗之间》(1959年2月3日《人民日报》和吴学标的《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1980年7月4日《湖北日报》以及孔祥君、崔中文的《大老齐成了“香饽饽”》(1981年6月20日《辽宁日报》)等等。 《西瓜兄弟》的作者随军路过淮阳县李楼村时,听到群众中间流传着“西瓜兄弟”不同遭遇…  相似文献   

7.
倒叙顺承的悬念式结构就是在通讯的开头便设置疑团、布下悬念,然后依据客观事物的实际发展,释消疑团与悬念。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特别要注意不能使悬念的布下与释消两部分形成“两张皮”,而应当在布局谋篇时瞻前顾后,呼应相照,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悬念结构的完整与统一。例如反映我们时代的青年对待爱情的新的道德、新的精神风貌的通讯《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作者王定球、林秀娟、陈和玉,载1979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一开头就引起受众的强烈悬念: 婚礼结束了,客人也已散尽。可是,新郎不是首先走向新房,而是径直…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又称“问题新闻”、“热点新闻”和“释析新闻”,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通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描写与剖析;尽可能地报道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方方面面,突出和深化主题,从而增强报道的广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9.
一是多因多果式报道。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影响事物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外在的、内在的;主要的、次要的;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现实的等等。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或简单地下结论。用辩证的观点,采取多因多果式报道形式。就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文无定法”,深度报道也一样。只是有所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在采写上,要更加认真、更加灵活、更加客观、更加有哲理性。现介绍几种深度报道采写形式,以供参考。 一、多因多果式报道。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外在的、内在的;主要的、次要的;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现实的等,所以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或简单的孰是孰非地下结论。用辩  相似文献   

11.
12.
按:本文选自作者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撰写的《节目形式》一章的未定稿。《中国广播电视学》是广播电视界的一些同志集体编著的一本学术理论著作,尚未定稿。壮春雨同志在《节目形式》一章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特节选发表,供有志于研究这一问题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事件或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一篇好的通讯能够反映时代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理性的深层次上的思索。一篇好的通讯能够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化手段去表现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由于通讯的写作比其它新闻体裁更为复杂,所以,通讯写作的思维形式也应别具特点。  相似文献   

15.
“蒙太奇”本是法文名词的译音,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意是将材料结构和装配起来。借用到电影上,就是把许多个别的镜头,按照一个总的计划,像建筑工人根据图纸用一块块构件盖成楼房一样,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组装在一起,使它发挥出比原来更大的作用。就是说,“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是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方法。它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组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等效果,从而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通讯结构。有些通讯作品,就是采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材料的。有的通讯结构,戏剧式地一幕幕闪现,…  相似文献   

16.
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基本上有纵式和模式两种。 (一)纵式结构:即发展、延伸、推进地组织材料的结构方法。 1、自始至终法。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展开情节,以事件为线索,脉络清晰,首尾一贯,一气呵成。 2、由浅入深法。即按作者思维的逻辑发展,来  相似文献   

17.
人物通讯的结构,在写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体现时代精神的鲜明主题是“灵魂”,生动丰富的材料是“血肉”,匀称健美的结构则是“骨骼”。从美学角度讲,结构美也是形式美。尽可能完美的结构形式,是表现内容,显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下功夫钻研人物通讯的结构,在写作中着力追求尽可能精巧完美、别具风格的结构形式,是写好人物通讯的一项基本功。报纸上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一、纵式结构。即按照人物事迹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的结构方法。纵式结构的标志是时间上的纵深。同时,也要注意到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虽然是突然发生的,但并不都是瞬间结束的。有的虽然很快结束了,但是.事件的发生和报道问世还有一定的时间差的;有的突发事件虽然发生很突然,但是,其发展和结束还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在较短的时间里作出快速反应,是对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单位综合素质的一个检验。未雨绸缎,战前练兵,实战演习,事后总结,对于我们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水平是大有好处的。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即时报道这类报道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即有记者赶赴现场或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迅速发回报道。这类报道一般…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是一个专跟问题打交道的行业,凡是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的新闻,大多是问题新闻。我们在2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感悟到,抓问题、针对问题写稿是克服一般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工作通讯写作提出问题的方法大致有五种:1.揭露问题,提出批评。这类新闻是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遮不掩地揭露出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一针见血地提出批评,对促进问题的解决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们写的人物通讯,绝大部分是关于本部门的“好人”及他们的“好事”。写作中的俗套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提起某某某,没有一个人不说他是一个……人”、“提起某某某,大家都翘起大姆指,说他是一个……人”。先进人物在本部门有人夸是正常的,但描写成这个程度,通常是不真实的。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千种不同的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何况一个大活人,人们的议论怎么会同一种说法呢?即使意见一致,表达也不会完全一样。 2,“某某某一心扑在工作上”,或者扑在柜台上、菜场上,甚至扑在算盘上、茶叶上等等,不一而足。先进人物确实起码是本职工作的模范,但每个人的特点不可能相同,绝不会是一种模式。有人是勤恳型,有人是钻研型,有人是创造型,还有人也许“不务正业”而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人无论如何不会只有“一心”,世上最叫人莫测的便是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