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史学史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 ,与中国史学遗产和史学史因素的丰富、史学的近代化、教学的需要、社会的关注均有密切的关系。它可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阶段。它的发展史表明 ,史学史研究的进步与科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 ,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2.
张光宇 《天中学刊》2013,28(1):115-119
乔治忠《中国史学史》是其数十年学术成就的一次总结,既有对中国史学史研究中一些谬误、讹传的纠正,也有对中国史学史传统问题的新认识、新观点,更有对史学史著述学术研究前瞻性的体现.我们应注重史学史学科的建设,早日建立史学评论、史学批评的体系来净化学风,并不断扩展中国史学史的研究领域和创新教材体裁.  相似文献   

3.
史学科学化是近代中国史家的一致追求,也是中国史学从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尝试从史学科学化的角度考察近代中国史学的行程,是近代史学史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可为重写近代中国史学史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研究是自1979年我国马哲史学会成立迄今我国马哲史学科发展历程的一门"新"学科,所谓"新"在于学界尚无集成研究该历程的著述问世。我国马哲史学会成立已33年,第一部马哲史稿编撰出版迄今已历31年,将这30余年间该种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首要任务的史学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史学史的体相汇聚成篇,明晰我国马哲史学史研究的分期、内生逻辑、史德构建三方面内容,有利于建构一个脉络清晰的学科史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5.
2017年,国内史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甚为活跃,在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理论、近代史学史、公众史学与口述史等方面,佳作频出,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学者们利用丰富的史料,从多个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推动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深入,但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史学史是系统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更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学术研究和大学教学的要务。中国史学史的知识体系,首先应当明确其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随之要探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主导线索,即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互补又互有排抑的矛盾,而史学求真与撰史致用的矛盾就交织于其间。在上述主导线索的关照下,应当准确地划分中国史学的发展阶段,同时深化史学史个案问题的研讨,认真审视以往的历史结论,从而以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做好中国史学史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学上关于史学史的观念有长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史观的传播和学术史的发展,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史学界提出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目标。自30年代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经历了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学术影响。世纪之交,中国史学史研究面临着走向新的理论高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前期在美国先后出现了两本英文中国史学史专著,分别是贾德纳的《中国传统史学》以及华裔学者韩玉珊的《中国史学纲要》。贾著具有开创性意义,堪为汉学研究之入门工具,除了介绍中国传统史籍的分类以及中国史学批评的发展史,也比较了中西史学观念和编撰方式,对中国传统史学提出了批评。韩著稍晚于贾著,在美国汉学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补贾著之不足,其篇幅更长,材料上也有较大增补,对中国史籍和史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更为细致,还列出了大量术语的翻译以及"二十六史"的表格。韩著虽然对中国传统史学多有肯定,但也从九个方面展开了批评。两部书因其开拓意义及入门工具价值依然值得今日之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对本世纪中国史、断代史、专门史及专题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 ,同时深入探讨了关于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危机和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国内学界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者们对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研究,进一步从资料、视角方面进行深化,并继续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对于近代史学史上的著名史学家及其著作、史学史的具体问题也都进行了考察;对口述史的发展及存在问题、中国公众史学的建设,学者们也讨论较多;学者们还对全球史、概念史、大数据史学等史学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界还对40年来的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史学科建立至今,在中外史学交流和比较研究中,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方法,到探索中国史学的对外影响,再到重视外国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三个类型。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和"从周边看中国"构想的提出,突破了以往"自我诠释"和借鉴"西方透视"的思维局限,开拓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是当前史学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金毓黻1944年出版的《中国史学史》是一部名著。在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揭示了该书的撰述经过。分析了作者的写作旨趣,论述了它的成就和不足。认为它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和海外中国学研究朱政惠教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讨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在座进行这一方向研究的硕士生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的,博士生是海外中国学史研究方向的,为什么坐到一起了?这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新史学思潮汹涌澎湃,传统史学现代转型的步履加快了。在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中,中国史学史逐渐发育成为历史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并典型地表现在大学教育中。在制度建置、课程体系、教员教本方面都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史学史的知识结构与学科体系赖此建立。在历史学高度专业化的当下,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对于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翼骧先生晚年曾有言:“清代大学者钱大昕有‘书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之语,还应该补上一句‘尽心育后学,胜著等身书’。”(《学忍堂文集》自序)杨先生作为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除了在学术上不断耕耘之外,同时亦欣慰于自己身为“教书匠”尽心尽责,培养出诸多学有所成的得意门生。《中国史学史讲义,)(2006年3月出版,下简称《讲义》)一书作为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义》丛书之一,正是先生多年从事史学史教学工作的心血结晶。《讲义》根据姜胜利教授1981年和1983年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在整理过程中整理者尽量保持了原貌,因此仔细读来如有现场聆听先生教诲的感觉。虽名为讲义,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其中蕴藏的精金美玉决不会少”(《名师讲义》丛书序),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为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大量的史籍、史料足以建构"建文史学"的命题.所谓建文史学,就是明清以来人们对建文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包括建文书法、建文史观、建文历史建构、建文史籍的编撰等几个方面.建文史学的发展和明清历史的脉动息息相关,在不同阶段,建文书法及建文史观均有变化,而建文史则更是一个逐渐建构的过程.认真研究建文史学的发展历程,既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建文史研究的需要,也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刻地把握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在蔡和森思想的众多领域中,史学思想是蔡和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和森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奠基人。如果从蔡和森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在家乡湘乡和省城长沙求学(1895—1918)为史学启蒙阶段;在京准备出国到在欧洲留学(1918—1921)是蔡和森从朴素的唯物史观到完全的唯物史观转变的阶段;归国后从事革命工作(1921—1931)是蔡和森史学思想逐渐成熟、史学成果不断涌现的阶段。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规律,其撰写的《社会进化史》是国内最早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趋势的著作;二是,开拓了中共党史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最初阵地,先后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论陈独秀主义》等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强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以及首次阐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以中国近代社会为背景的中共党史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蔡和森思想的众多领域中,史学思想是蔡和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和森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奠基人。如果从蔡和森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在家乡湘乡和省城长沙求学(1895-1918)为史学启蒙阶段;在京准备出国到在欧洲留学(1918-1921)是蔡和森从朴素的唯物史观到完全的唯物史观转变的阶段;归国后从事革命工作(1921-1931)是蔡和森史学思想逐渐成熟、史学成果不断涌现的阶段。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规律,其撰写的《社会进化史》是国内最早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趋势的著作;二是,开拓了中共党史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最初阵地,先后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论陈独秀主义》等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强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以及首次阐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以中国近代社会为背景的中共党史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教育史学在战后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新文化教育史学的嬗变历程,对教育史的阐释也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流派.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各流派研究触角不同程度涉及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相对主义盛行和"碎化"危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多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思维方式下的史学研究,正面临着研究方法论的转型。对于中国史研究而言,大数据思维使史学研究的话语权呈现出"一分为多"的态势,同时史学研究的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大数据思维推动了史学研究方法论的演化和创新,主要体现在计量统计方法、数据库方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