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试题是考查学生创新意识最好的题型之一,它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类比猜想能力、数学探究能力等有良好的作用.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是指从测量考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着手突出能力考查的新颖问题.这里的新颖主要指命题的立意新、试题的背景新、问题的情境新、设问的方式新等.立意是试题的考查目的.高考命题一般以立意为中心,以能力立意命题,就是首先确定试题在能力方面的考查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知识的考查,而是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重视对能力的考查,或者说,考查数学知识和考查数学能力并重,同时突出考查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创新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高考数学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从“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而能力的考查,是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运算、空间想象等各种能力,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从考生对“能力立意”题的答题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欠缺一种“意识”,影响了答题的效果.因此,在冲刺阶段,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几种解题策略,提高解“能力立意”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考命题已从知识立意过渡到能力立意 ,这种命题理念的转变 ,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们认为以能力立意命题的设计思路是 :把具有发展能力价值的、富有发展潜力的、再生性强的能力、方法和知识作为考查的切入点 ,突出能力的要求 ,淡化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 .试题以初中数学学科中的主体知识 ,或者是知识网络结构中交汇点的部分为载体 ,适当减少模式化试题 ,增加解题的思维量 ,通过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下面谈一谈 2 0 0 2年常州市中考数学卷中第 35、36题的命题意图 .…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高考提出了"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这一转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那么,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如何界定?数学高考命题以哪些能力进行立意?这一转变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进入新课程卷考试,使得高考数学命题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前的“知识立意命题”发展到“问题立意命题”,再到现在的“能力立意命题”,可以看出新课程卷考试淡化了知识的覆盖率,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突出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能力立意命题”已成为高考数学命题的主流思想、鉴于高三复习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如何提高整体复习效益,是中学教育的一个大课题,需要不断探索,为此,笔者谈谈2005年高考数学复习的一些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能力立意的数学高考试题不断推出一些思路开阔、情境新颖脱俗的创新题型,它们往往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融予一体,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在2009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求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其中,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相似文献   

8.
张亚东 《数学教学》2010,(12):24-26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从总体来说坚持能力立意,注重以重点知识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注重对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全卷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知识点,注重在知识交汇处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注重对数学“双基”的考查;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新增内容的考查力度,有利于引领新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引导今后的高三数学复习.  相似文献   

9.
2008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提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为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人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以能力立意命题”,正是为了更好地考查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化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能力,强化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知识的交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1 能力立意为主线的 2 0 0 3年高考数学试题数学科的命题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命题组很好地贯彻这个指导思想 ,真正体现了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 2 0 0 3年的命题在考查主要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能力考查。1 1 运算能力考查贯穿于始终客观题中一眼望穿到底的题及用特殊方法能解的题极少 ,除理 ( 1 6)、文 ( 1 5 )外 ,均需通过直接运算或经过一定的分析推理运算后才能获解。主观题中理( 1 7)、文 ( 2 1 )的三角恒等变形 ,理 ( 1 8)、文 ( 1 7)的向量运算…  相似文献   

12.
“能力立意”是指试题编制工作中以考查能力为主的一种命题思想,它是“知识立意”的发展.当然,能力立意并非不要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而是在以数学双基为载体的同时,更关注数学的学科思想,更关注解题的思维过程,更关注内容的实际应用,更关注试卷的整体结构.具体到技术层面,可以不拘泥于这道题目到底考查哪一章节的哪个(些)知识点,  相似文献   

13.
高考数学命题是命题专家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科学设计典型问题,它不仅含有重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高考试题的考查首先是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运算求解、推理论证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原则是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考生各种能力,对考生数学能力的考查,以基本知识与方法为基础,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无疑,这将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考命题,已经完成了“以知识立意命题”到“以问题立意命题”直到“以能力立意命题”的发展过程,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提高了对中学数学“教”与“学”双方的要求。为了适应高考深入发展的形势,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能力立意是数学高考的命题理念.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命题把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在考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方面,推出了很多新颖的试题.其中在教材已有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某种新的定义(或作某种推广)为背景的题型——不妨称之为“新定义型”问题的试题屡有出现.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这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昀 《天津教育》2008,(12):45-46
2007年天津市高考数学一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其中在设计知识网络交汇点、考查数学能力方面有一些新意。下面以数学理科试卷中的第10题为例,先给出该题的四种解题方法,然后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化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能力,强化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知识的交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在数学解题中我们不仅要注重通解通法,而且还要审准题意,善于捕捉有用信息,巧妙解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花大量的工夫去训练.  相似文献   

18.
张源柱 《广西教育》2013,(22):82-83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有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趋势——注重在知识的交汇点命题,强化对数学思想与方法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考查,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考试时许多题目"似曾相识",但在考场上却"临时性"发挥失常。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与考试所得到的分数不对  相似文献   

19.
考试大纲要求:数学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试题,加强素质的考查,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高考命题中,首先突出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考数学命题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命题的理念和模式都有了深刻的变化,杜绝生搬硬套、纯粹背记和机械计算的试题,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以能力为主线,方法为核心,知识为基础,在重视考查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把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习新数学知识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出现了一些测试能力的新题型,现以2004年各地中考题为例,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