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着力点和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检验本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在阐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这一历史范畴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方法和过程,组织好教学。  相似文献   

2.
《党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章》修订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成长、理论成熟和执政成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更是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深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有必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了解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历程。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它所行使的处罚权来自于国家权力的授权,是"准行政权"。体育社会团体行使其处罚权的依据是其团体章程,但体育社会团体章程须明确其处罚权的原则、范围、形式等。体育社会团体行使处罚权要遵循章程规定的正当程序。同时,作为被处罚人可以享有一定的处罚救济权利。《体育法》应进一步完善体育社会团体的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新,二是严,三是实。新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准则,也是治党治国、执政为民的法律武器和有力保障。学习、宣传新党章可以更好地维护和贯彻实施新党章,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共在准确把握执政形势与执政方位、深刻总结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执政目标与执政理想而形成和确立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适应党的执政方位深刻变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调整执政策略与执政目标以提升党的执政权威与执政公信力的过程及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不断优化并逐步实现规范化、时代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发展史上,埃德加·斯诺作为一位美国的新闻报道员和新闻评论员,用他的文字及摄影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的社会行为和作品在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等作品,在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思想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有的文化土壤;西方先哲和承继者们的学习思想资料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源头,其学习思想蕴涵在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党90余年的奋斗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由于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群众路线面对的挑战也明显增多。因此,客观的分析群众路线面对的挑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各民主党派中的领导地位,是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在国共两党的对立斗争中作出的郑重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其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国家宪法,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有利于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党的建设80年的丰富实践表明,进行党内理论教育必须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帜,始终把学风教育放在首位,建构基础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培养一支高索质的理论队伍,并在教育方法上加强改进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全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新阶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十分重要和非常紧要的。因此开展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做解放思想的、与时俱进的模范;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率。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中的党支部是学校党委的基层组织,是党委在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新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党组织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特殊地位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有利保障。创新基层党支部建设就是要创新支部设置,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毫不动摇地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坚决捍卫党长期执政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保障。党长期执政理念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仍将经受考验。在全党进行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的教育应当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怎样建设党"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为主要标准发展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并用"整风"方法解决思想和作风上的突出问题,竭尽心力培养"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创造了在党内非工人成分占绝大多数情况下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成功经验;从"局部执政"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典范,"作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构建更具广泛代表性而又能加强党在根据地执政地位的政权体制,强化廉政建设,把"给人民以东西"作为第一方面的工作而使人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积累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经验;从"三个代表"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理论,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与形势变化而制定路线纲领政策,把远大奋斗目标与完成现实任务相统一,运用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加强党群关系,形成了"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为一点,就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对于新世纪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转换者.社会主义民族化是社会主义具有现实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忠实推动者.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增加人民的福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民族化实现成功转换的根本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因此而取得任何政治力量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功垂中华.  相似文献   

17.
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是当下革命精神研究所面对的一个新任务,无论是从其自身,还是从受众,以及传播效果上都应该开展.新媒介技术能够实现受众在空间上的自由,能够触及到年轻一代的受众群,能够丰富视听的形式.因而,从新媒介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民主执政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本文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下,结合马克思主义有关民主执政的经典理论,分析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时代精神是时代的本质和主流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反映时代内在必然性的,并将长期对人们的思想、活动起主导作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弘扬时代精神的奋斗史,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和当今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思想,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的高度概括,它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与"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