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本文就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提出参考性教学建议,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贺安平 《学周刊C版》2020,(12):104-105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树立全新的数学解题教学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的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可首先分析在小学数学解题当中应用逆向思维的作用,然后分析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与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升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教师要熟悉掌握过度阶段的教学特点1.熟悉幼儿教育要求。教师要熟悉大班的数学教材和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数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握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注意了解和掌握大班儿童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张颖 《云南教育》2004,(29):41-42
1.学生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在小学,教师一般采用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操作等过程建构新知,节奏慢,坡度小。到初中后,由于学科的增加和学习内容的抽象,课堂知识容量增大,教学进度较快,演示、操作减少,抽象的思维活动增加,部分学生深感不适应。  相似文献   

6.
7.
一、逆向思维 化生为熟 解决数学问题,从正面人手进行思考,叫做正向思维解题.有时遇到从正面思考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从它的反面去思考,叫做逆向思维解题.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巧妙解决有些颇有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本文选择教学中的六个经典案例,展示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注意思维的科学,学习数学可以提高思维能力.而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中学数学教材中的逆运算、逆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等很多地方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  相似文献   

10.
逆向思维是我们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方法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有时也是十分奏效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12.
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往往在刚升入初中这一时期的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综合发展进行教学。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数学老师必须重视小升初的教学衔接工作,打好学习基础,为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与初一新生的家长交流,不难听到“我孩子初中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及小学?”诸如此类的话语。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家长也不适应孩子在初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都存在很多差异。如果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不好,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数学学习感到很不适应。越学越难,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数学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理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试着从教法、学法和习惯的养成入手,努力削缓中学数学与小学数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史晓艳 《贵州教育》2011,(24):31-32
在30年的“初中——小学——初中”的教学历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城乡结合地域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以下情况:30%至40%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但跨入初中后便觉得思维方式不适应,跟不上,往往一个学期后成绩就明显下降;这个现象和问题在城乡结合地域的初中尤为突出:初中第一个学期后,部分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无论是在理论知识学习中,还是在解题训练中均是如此,教师需适当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训练,其中在解题环节,应当指导学生尝试应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锻炼他们解题能力的同时改善他们的思维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解题中如何应用逆向思维进行探讨,同时罗列部分解题实例.  相似文献   

17.
於强 《考试周刊》2009,(36):89-90
高中的学习内容和初中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区别,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客观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怎样有效缩短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间的适应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加强衔接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杨智 《成才之路》2012,(22):40-40
正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是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中小学数学整体性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些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而不适应,这就使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时,学生的数学计算方法面临一个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从数转变到字母来表示数,这就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层  相似文献   

19.
周耀忠 《甘肃教育》2001,(11):42-42
根据2000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并拓宽自己的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数学的衔接,尤为重要,现举一例,供同仁们商榷。犤题目犦甲、乙二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小学学习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某种原因,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