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非常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艺术的渴望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美的事物追求更为强烈。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爱美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来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对于培养学生爱好、欣赏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晶 《黑河教育》2014,(5):85-85
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儿童是爱美的,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5.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6.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一、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一年级《走进大自然》、《手印,指印变变变》、三年级  相似文献   

7.
蒋淳 《考试周刊》2014,(45):175-175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密切相关。教师应该从儿童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分析儿童的欣赏习惯与欣赏特征。  相似文献   

8.
爱美之心人皆有,儿童也不例外,并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艺术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则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让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目标。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美的事物能够深深吸引每个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对美具有敏感性。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如何实现创造性地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这个目标呢?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所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必须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这一理论在当今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较高的指导作用。幼儿园通过开展美术欣赏活动,让孩子在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和美的事物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其在欣赏实践中分辨美、丑,并获得自觉、正确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爱美之心人皆有,儿童也不例外,并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艺术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设计能为儿童所接受的名画欣赏内容,通过对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选材、引导和审美,使儿童能初步感受名画作品,从而提高儿童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儿童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儿童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这是儿童名画欣赏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儿童进行美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课对儿童进行美的教育有其独特的条件,自然教材中有许多进行美的教育的好材料,何况自然课以大自然为课堂,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培养儿童对自然界中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小学自然课中美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对自然界中各种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有的事物一看就觉得很美,例如儿童都知道花是很美丽  相似文献   

16.
许蓝玉 《考试周刊》2014,(29):176-176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美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现代小学生也不例外。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通过具体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建立审美观。本文以"走进沈石溪笔下的动物世界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为主题的阅读课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欣赏作品,培养审美感受力。一是培养学生对作品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能力,包括所描绘事物的形态、颜色、声音,人物的肖像等。  相似文献   

19.
人是爱美的,儿童亦如此,而且儿童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而作为孩子审美上的领路人,怎样上好一节欣赏课,增加孩子的审美意识,提高欣赏能力?一、主动了解背景,带感情去欣赏一幅作品,带给人的感情是不同的,有的让人震撼,有的让人伤感,有的让人激动……这些感情的变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美术欣赏课是把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