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什么是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食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从生理学方面看,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在生理上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大脑皮层得到较充分的营养,能充分调动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使之进入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2.
黎胜明 《中学文科》2009,(13):23-23
什么是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从生理学方面看,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往往在生理上伴随着血液循环的加快,大脑皮层得到较充足的营养,能充分调动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使之进入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功的奠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探究了一些培养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应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了解数学的适用价值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表达了他对祖国语言价值的认识,“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由此,我们恍然悟到,语言决不就是单纯的交际工具,她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语言是人们的生命、人的意识的再现,是人们的欲望、思维、观念的表达体。  相似文献   

6.
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的思想和意志,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一旦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勇往直前,排除一切干扰,乐此不彼,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就会充满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让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教师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以笑脸面对学生,以真情感染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相似文献   

8.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语文教学最能体现学科本身的艺术性,它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催化剂,只要获得语文知识,那么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就轻松得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方式方法技巧,必须从兴趣入手,宏观把握教材重心,挖掘文体的特点,新课标要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使得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教师引导和维护。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以兴趣为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学中要广泛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讲究语言教学艺术,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教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想当好课堂上的"主持人",教师就不能只关注自己教,而要引导学生主动学,学生耐心地倾听,教师恰如其分地点拨,实现师生良好的学习互动。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则须疑",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初一学生刚入学时,凡有学生就生僻字、词向笔者提出疑问,笔者绝不  相似文献   

12.
岳文莉 《现代教学》2014,(11):63-6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迟钝,原因是课前预习出了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上课时理解不了,跟不上进度,自然也就不敢发表意见。可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很重要。因此,学完每节新课后,我都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思考预习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小学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知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培养学习教学的兴趣"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任务,因此,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数学特点来说,它是一门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千百年来的"填鸭式"题海战术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始终挣  相似文献   

16.
何世海 《小学生》2011,(4):10-1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笔者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近几年在教学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学习过程中各种具体能力的综合概述.学习能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也决定着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影响着一个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学习能力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它与学习是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是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立明 《教师》2012,(3):109-109
众所周知,在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人手。在教学时要采取多方位、多层次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天真活泼地从事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身体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体魄.从而为推动素质教育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实施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索,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之后,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体验,从心理上主动关心和鼓励学生,使他们能对语文学科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下面谈谈笔者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小学教育更加地重视。在当前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形象认知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内在情感的培养。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学习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机械化的学习,对语文的应有兴趣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些都影响到学生整体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