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私密话题:当代中国私人话语向大众传媒的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话语”的大众传播,是指作为私人领域的话语在作为公共领域的大众传媒中的实践。所谓私人领域,是以个体独立人格为基础的私人活动与私人交往的空间。在这一空间内,私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承诺或者生活习惯等非行政因素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和交往。①私人领域本质特征在于私人活动的自由、自在性。对私人领域的理解必须注意两点:其一是私人领域所表示的空间并不是同时间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人们能够通过大众媒介谈论隐私世界,有些学者也把这种现象看作是“私人话语走进公共领域“。从广播夜谈节目、电视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到报纸上的“口述实录“和网络日记,普通个体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介述说关于对自我的认识、家庭生活、爱情与婚姻状况、人生遭遇、生活迷惑、  相似文献   

3.
情感类电视节目可以看作私人话语向公共领域的大众传媒扩张的典型现象,在其方兴未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本从参与节目的当事人、受众和传媒三个不同视角来分析这类现象背后的负面影响,指出传媒的私人话语应适当回归私人领域,维持公共话语在传媒的重要地位,使传媒主要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和倡导理性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人们能够通过大众媒介谈论隐私世界,有些学者也把这种现象看作是“私人话语走进公共领域”。从广播夜谈节目、电视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到报纸上的“口述实录”和网络日记,普通个体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介述说关于对自我的认识、家庭生活、爱情与婚姻状况、人生遭遇、生活迷惑、思想世界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隐私话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形式,受到意识形态、社会语境等宏观因素及媒介价值取向、记者认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中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尤其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相关报道中。本文试图从此类新闻报道中探寻出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心理现实这样一个路径,并通过大众传媒的媒介偏见现象、价值取向利益化和受众选择性新闻接受、刻板印象等影响因素探讨大众媒介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以及受众的认知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康瑶 《新闻前哨》2010,(7):46-47
自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绝对隐私》出版后,一种新的媒介现象出现在中国大众传播领域——作为典型的私人话语,情感隐私走进了公共领域。其中最火爆的是电视媒体上呈繁荣之势的情感访谈类节目,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8090》。  相似文献   

7.
对大众传媒私密化倾向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下,大众传媒呈现出私密化倾向,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公众话语与私人话语的界限模糊不清.本文就传媒私密化的表征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传媒应重新回到意义与公共领域的场所,成为公众利益与理性话语的代言者,是大众传媒伦理建设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8.
吴颖 《新闻世界》2012,(3):36-37
近年来,电视情感节目在荧屏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私人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的风行,凸显的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危机,即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不恰当地将私人领域放入公共领域。本文以电视情感节目为切入点,探讨在当今社会媒介环境下公、私领域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传媒的影响,并阐述如何正确发挥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薇洁 《新闻实践》2009,(12):42-43
专家,即指能够在某一特定领域成功占有外行所不具备的具体技能或专门知识的人,而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专家说"顾名思义就是专家的言论。本文所涉及的专家言论,仅是针对出现在媒体新闻报道中的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专家解读。因此,此类专家言论也可以看做是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内发表的看法,从媒介本身讲即是媒体借助专家的科学专长来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吕田 《新闻前哨》2010,(4):58-59
一、“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育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它其实是一系列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民原有生活发生变化、转型的过程。一方面.这个平台促使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私人角色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公民在公共领域中活动和话语舆论将会形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私人领域是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相对的活动空间。私人领域在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影响着同时代媒介文化的发展与特色。当今,媒介文化在私人领域彰显的情况下,呈现出私人化的特色。但媒介文化过度私人化则容易导致忽视公共性、侵犯他人隐私、流于媚俗等问题,这是值得警惕的。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领域,也作公共空间,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民主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众对公共权威、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可以形成某种公共意见。随着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凭借其在空间上的延展广度和传播中的易受性,拥  相似文献   

13.
刘晓红 《新闻界》2005,(3):75-76
关于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的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部著作中,哈贝马斯分析了大众媒介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市场化)使大众传媒丧失了批判功能。成为政党制造舆论气氛的工具,成为操纵人为的公共领域的工具。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认为大众传播私有化、市场化是以牺牲公共领域为代价的,它所带来的媒介所有权集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马斯洛对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中受到启发。将媒介的诉求功能和人的需求联系起来,具体分析将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权利诉求,人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情感诉求,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成功欲望诉求。从这一视角出发来讨论私人话题通过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进入公共领域的三方互动。以及对大众媒介是否可以主导私人话题进入公共领域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19)
本文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媒工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虽然这些微博信息题材广泛,但生活类的内容比重接近四分之一,近四成内容属于私人话题。话题性质对于微博转发数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公共话题比私人话题确实更能获得他人的转发,但话题性质对于评论数和赞数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之下,粉丝数对于转发、评论和赞的影响才是最显著的。作者认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实践形式,微博呈现出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互相渗透的特点,而传媒工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公共话题在引发讨论以及获得认同上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代中国语境出发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兴起的历史分析做了再思考。论文分析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构成中的历史现象,媒介与私人性的关系是理解公共领域之可能的重要路径。这体现在:媒介是私人从私人领域中进入公共交往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在国家一社会相分离和独立的体制下,独立的私人能够在这一平台上,通过自由、公开、平等的理性讨论获得自身主体性,从而形成公众、公共舆论也即公共领域。论文就此指出,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以此视角理解并实践"公共领域之可能"的问题,将为媒介与民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革提供更深刻的洞察。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体育传播中媒介话语权的失衡是媒介传播中常见的问题,因此,电视体育传播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事件的客观真实性;构建高品位的体育文化内涵,增强体育传播的深度和价值;发挥电视体育大众传媒社会公共平台传播职能,构建普通弱势群体媒介话语表达空间;增强电视体育大众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感,杜绝媒介传播领域在强势群体领域的极化。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媒介本属于公共空间,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在多媒体时代,"公"与"私"的界线开始模糊。借助网络平台私人议题开始进入媒介公共空间,媒介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本文试结合"富二代砸六位数在《北京青年报》寻女友事件"和"毕福剑不雅言论视频事件",分析多媒体时代媒介空间的私人化和私人空间的媒介化带来的问题,以期引起大众传播的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19.
一、媒体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发展,势必导致信息产业成为飞速进步的领域,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计算机、电信与大众传媒进行融合,出现多功能的大众传媒,实现大众传媒的革命。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种产业,它的特性最难描述和定义。尽管对于媒介的特性有各种争论,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产业应是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赢利产业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20.
吴靖  云国强 《现代传播》2005,16(2):13-17
本文认为,媒介批评是文艺批评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延续,也是文学公共领域乃至政治公共领域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在学术批评的专业化和传媒批评的商业化双重压力下,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培育公共理性的启蒙作用也日趋衰弱.作者批判性地梳理了学院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和视角,指出现存媒介批评范式在关注范围和切入角度上的局限.本文认为,媒介批评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文本,尤其是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的文本,而不仅仅限于机构化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话语;并且批评的切入点应以剖析文本所折射出来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或解释文本的社会现实意义为指导,而不是拘泥于从既有理论框架推导出对文本的标准解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媒介批评的包容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