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新趋向与青年期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阅读环境的变化导致青年阅读出现的三种新趋向:阅读载体新趋向、阅读内容新趋向、阅读方式新趋向。与三种新趋向相对应,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传统青年期刊在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改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当今市场主流的青年期刊进行了比对。青年期刊的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有准确的定位、创新的团队和市场化的营销模式才是其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陈刚 《新闻知识》2004,(1):18-19
第一代青年期刊:理想时代的冲锋号(50年代-60年代) 第二代青年期刊:启蒙时代的教科书(70年代-80年代) 第三代青年期刊:改革时代的望远镜(80年代-90年代) 第四代青年期刊:商品时代的消费品(90年代中期后)  相似文献   

4.
于秀华 《新闻前哨》2007,(10):91-92
青年期刊对团内发行的生存依赖,使其惧怕“断奶”而不能彻底投身于市场。如果青年期刊不怕丢掉团内份额背水一战,脚下应该是有路的,原来以组织形式征订的读者,会以个体的形式成为中国青年期刊忠实的读者。如果继续维持与团内发行的寄生关系,青年期刊将永远不可能真正进入市场,等待青年期刊的将是被市场边缘化,被青年读者所淘汰。  相似文献   

5.
陈维建 《青年记者》2004,(10):45-47
青年期刊(团属)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传统的青年期刊发行量要比其鼎盛时期减少八成,你只要看一看报刊亭便可一目了然——除了《青年》,其他青年期刊就相当罕见了。现在青年人关注的刊物,它们得以成功的话语是“新锐、时尚、生活、观察、思想”,而多数青年期刊己经远远落后于这股话语的潮流。青年期刊群在参与化建设当中已经处于边缘地位,作为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在不同社会形态、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和创作方法。姑且不论学界对纪录片本质的认识差异,事实上各种基于重现生活原生态的纪录片都具备以下特点:直接取材于现实,真实记录人和事件,编导采用跟拍采访的方式,通过蒙太奇技术制作完成。纪录片不允许虚  相似文献   

7.
我们竭尽全力地不断创新、借鉴他人、力求使自己的刊物能领潮流之先、具有无比强大的抓人魅力……然而,我们为什么又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8.
王永 《新闻世界》2011,(6):182-183
苏童的女性主题小说,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对女性生存困境进行关注,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群体的悲悯与同情。本文通过对妓女化的人物设置、非历史化表达、女性与女性对抗冲突模式和意象化写作四个方面解构苏童女性主题小说,探讨苏童在探寻人性中运用的典型化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
《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叙事学理论发端于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被渐渐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纷纷运用该理论来研究纪录片的叙事元素或叙事策略,本文试从叙事主题与风格方面对《北方纳努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洋洋 《视听》2023,(2):13-16
近年来,以主流意识为主体内涵的影视作品席卷各大卫视与网络平台。主流影视叙事以想象消费的青春化呈现、话语表意的青春化书写、形象表征的青春化演绎,搭建起新主流影视与青年受众的话语表达机制,并在情感互动与思想激荡中,实现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召唤。  相似文献   

11.
李珩 《新闻知识》2005,(9):21-22
期刊在适应市场变化方面,是采取主动出击,还是被动迎合,有着不同的发展结果。从青年期刊发展的轨迹来看,在面对市场困境时,往往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选择突围方向,并在创新、创意、创造等方面展示出青年期刊编辑的创造才能。表现在具体操作层面,就是在期刊更名、选题策划、板块设计、栏目创新、话题取向上推陈出新,花样翻新,除旧布新。这种特性既体现了读对象的青春期特性,又符合青年期刊创办的宗旨和本意。因此,青年期刊给市场留下了多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互联网生产、生长的《人生一串》系列纪录片完全颠覆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传统,给中国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变化。纪录片创作必须遵循互联网思维规律,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青年亚文化审美趋向建构其叙事策略,搭建用户关系,创造独特的审美空间。以纪录片创作构建新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提高网生代人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青年期刊:低徊中的奋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宇 《传媒》2005,(4):32-35
青年期刊是我国期刊界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他们不仅有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巨大辉煌,也有过市场经济中的挫败和失落.但青年期刊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探索和奋斗,一些青年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实现了蜕变.目前,我国期刊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展现青年期刊从辉煌到低徊、从低徊到奋起的发展历程,总结青年期刊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其它类型的期刊发展,无疑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子时代期刊采访策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印刷型期刊并存的局面,二者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发挥着优势互补的作用。本文就此简单地论述了电子时代期刊采访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主流电视剧基于对当代青年文化特征的深入理解,以青年话语为叙事框架,以“中国梦”的话语意涵为叙事伦理,运用“梦想叙事”的方式诉诸主流价值观,实现了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活动与传播环境相统一。新主流电视剧自觉地担负起与青年文化对话的媒介使命,将对青年的角色期待寓于新主流式的言说中,在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同时,结合青年文化叙事逻辑守正创新,引领青年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年期刊细分市场的探索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波动的青年期刊--从鼎盛到衰退 青年报刊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是中国传媒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仅就期刊而言,<中国青年>开展人生意义大讨论时,期发行量高达400万;在中国版图上,南有<黄金时代>、<福建青年>,北有<山西青年>、<辽宁青年>,甚至远在贵州的<青年时代>都曾经十分红火,一般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发行量.它们介绍青年楷模,探讨青年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当时确实鼓舞了一代人.  相似文献   

17.
18.
王聚伍 《出版广角》2018,(10):45-47
《人民画报》以影像记录历史,讲述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进程,既呈现和塑造了普通大众形象,又全面展现了国家的发展变化和历史进程,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揭示其传媒叙事方式,有助于重新考量传统摄影期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公共图书馆外文期利用率下降的原因,并从设立学科馆员、开展文献传递和建立信息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外文期刊的服务方式,针对印刷版与电子版期刊信息资源探索其提供服务的创新举措,并对外文期刊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传武  刘鸿 《新闻世界》2010,(11):16-18
近年来,叙事类电视专题正异军突起,逐渐占了上风。同时,对叙事话语权的争夺,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继承和突破也正在考验着电视人,怎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电视叙事话语、电视叙事模式,对电视人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