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莹莹 《比较教育研究》2023,(4):94-103+112
出于对公民赋权差距和参与机会不均问题的担忧,美国公民教育领域倡导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形式、正义导向的“公民行动”项目。“公民行动”超越了传统知识导向的公民教育模式,以“服务学习”“社会情感学习”和“积极青年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其目标是赋权给年轻人,使他们在平等参与中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变革。“公民行动”倡议组织基于变革理念建立了“公民行动”实践框架,依托专业组织实施“公民行动”项目,并基于项目预期教育成果建立了循证评估体系。“公民行动”项目在实践中呈现出聚焦公民教育目标、积极推动社会团结、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多方协作、评估体系全面多元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相互依存度的增加,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及解决,均需要具有全球意识并为之行动的全球公民,由此在原有民族国家公民教育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全球公民教育,且对这一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共识。当今发达国家的学者对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尽管对此教育的理念还存在争议,且实现这一理念的教育实践不尽一致,但其精神实质则是趋于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注重公民经济利益诉求和技能培训,忽略了公民社会责任的培育,导致一些社区环境破坏、垃圾污染和文化庸俗化问题开始凸显。以公民社会责任培育为任务的社区教育模式,具体有三个实施阶段:社区再学习阶段、社区探究阶段、社区行动阶段,具体论述其教育内容和方法,并以旅游型社区郎村为例进行了在地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当代环境教育模式和联合国环境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建身 《生物学教学》2006,31(11):10-12
当代国际环境教育有三种模式,我国属于混合模式。联合国推出的环境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当前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内容选择依据和设计参考蓝本,尤其是“问题调查和公民行动培训”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鲍伊尔认为,在任何一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比什么都重要。这些年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鲍伊尔的观点是至理名言,它是指向现实又具有广泛指导价值的。正因为如此,我希望这次教育改革基于对整体教育行动的把握,要确立一个明晰而重要的目标。它最核心的使命就是:教育必须为现代社会培养公民。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形态多样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方兴未艾的公民教育提供了新的课程实践形态。而公民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课程,为学校公民教育开辟了新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7.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而理论不运用于实践便失去了它的价值。这些道理尽人皆知,然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却是艰难的,结合得好更非易事。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当前新课改遇到的突出问题也正在于此:先进的教育理论还更多地停留在教育理论家的书桌上、著作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渐发育,需要重建我们的学校公共生活。张家港市万红小学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建学校公共生活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对学校公共生活的重建作了有益的探索。具体举措包括:以公民精神丰厚班级文化,将公民习惯融入常规教育,让公共道德渗入学科教学,围绕公民技能开放实践活动,立足公民行动延伸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9.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进行的反思研究。”“是通过对社会实践情境的研究去提高该情境中行动的质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教师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将问题转化成研究主题,并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使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到“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的转变。本文是我们对《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进行行动研究的报告。本报告包括问题与设想、设计与实施、效果与讨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链接—行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教育研究处于一个比较繁荣的阶段,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长期困扰学术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行动研究”是“行动”与“研究”共同参与研究并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一种方法。行动研究自产生以来,受到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极大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研究观念的转变,也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带来了一些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公民社会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直到20世纪后半叶,公民、公民社会、公民教育、公民权利等字眼才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以及学术研究领域频繁使用的概念。首都师范大学蓝维教授等人所著《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一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了。具体分析,本书有以下特点,值得读者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行动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核心的理念是:(1)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2)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3)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教师的行动研究使得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够以“研究的实践者”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研究的起点是对自身实践的不满和反思,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践教育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古代实践教育、近代实践教育、现代实践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后的实践教育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具特色,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实践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针对业已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国实践教育改革的对策和思路主要有:纠正"应试教育"不良倾向;正确树立实践教育作用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实践教育学体系;建构有实效性实践教育模式;优化实施机制,为学生参与实践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常州市中小学推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特色项目的反思,阐述了实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困境:认识不足、指导乏力、遭遇障碍及保障不力,同时提出了在困境中寻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生长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剑桃 《辅导员》2013,(3):39-40,46
开展"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必须有效加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高度整合。鉴于此.我们以"全面育人素质化.发展个性特色化"为办学理念,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公民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基本方法.整合各方教育资源,逐步建构本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整合现行学科,营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教学,也称“反思性实践”,源于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Dewey)在《我们怎样思考》(How we think)一书中提出的反省性思维的概念:实践对支持其行动的任何信念和假定性知识作积级、执和审慎的思考。美国思想家舍恩(Schon)在其作《反思性实践》一书中认为,能够促使从业(包括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对自己的实践行动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行动得到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剑桃 《辅导员》2013,(2):39-40,46
<正>开展"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必须有效加强教育资源与力量的高度整合。鉴于此.我们以"全面育人素质化.发展个性特色化"为办学理念,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公民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基本方法.整合各方教育资源,逐步建构本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整合现行学科,营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心中应该绷有一根弦,敏锐地去感知教育、教学实践中闪现的问题,并进一步调查弄清问题的整体面目,再制订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然后在实践中检验,最后还要有理论:蕾识将实践行动升华到理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蒋茵 《教育探索》2005,(2):118-121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它关注教育实践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感和行动性。立足于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开发,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0.
叶飞 《全球教育展望》2011,(8):65-69,59
缺乏公民的主体性参与,公民教育极容易产生"疏离"的状态,即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与脱离。这种"疏离"状态由于违背了公民教育的实践属性和主体参与性,因此并不利于公民品质的培养,反而将阻碍健全的公民品质的成长。基于此,有必要建构一种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社区公共生活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之中,来促进他们的公民知识、公民理性、公民价值感和公民行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公民教育从"疏离"走向"参与",可以更好地体现公民教育的实践本性,促进公民教育的实践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