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关于明天教育的断想明天的技术不再需要数百万粗通文化的人在一起干不断重复的工作;不再需要怕丢掉饭碗而唯命是从的人,而是需要能够当机立断的人,还要敏于发现迅速变化的现实中的新规律。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人的“应付能力”。即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任何人...  相似文献   

2.
1 历史绵延到今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变了。变得节奏急速、观念全新;变得信息充盈、知识爆炸;变得竞争加剧,心旌摇撼。总之,生活变得再也不报信你的眼泪,令你再也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身处其间,你只大能大胆地往前走,再也不能一步一徘徊两步一回头了。  相似文献   

3.
“教育理想”是一个宏大又迷人的字眼.它应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具有且为之孜孜以求的.但在触摸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总有几个疑问:我是在教育吗?我真的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想吗?在这实用主义愈加强势的时代.多讲理想未免不合时宜,甚至让人觉得矫情;没有理想,教教书,数数钞票白了头,倒显得务实。至于在各种场合所听见的关于理想的豪情壮语和激昂场面.除了偶尔让人血管贲张一下.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阶段教育主要矛盾的断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现阶段教育的主要矛盾?见诸文本和领导讲话的一般表述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是“文革”后最先进入变革的领域,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到如今却成为最滞后的领域之一。中国教育在今日无论怎么改,都既无法解决自己的困境、也难以应对国民的不满。问题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教育"该不该"产业化,"能不能"产业化,又是如何(即使是一部分)产业化,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有相当一部分人,似乎认为教育就不能产业化.我个人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有如下一些重要的原则界限,必须澄清,否则对教育属性就难以给予完整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齐芳 《辽宁教育》2009,(10):16-16
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成就了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为基础教育服务 ,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 ,始终是高师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工作 ,要以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 ,不断加强、加快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力争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真正创造出具有本校特点、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具有一流师范大学水准的教育教学体系。一加强、加快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以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教育变革首先在于思想观念的变革 ,思想观念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环节 ,具有更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正确的理论一旦形成,认识实践便能指导实践。我们之所以要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就在于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转变观念,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高职教育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宏观与微观问题,是教育家们所未曾预见过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断想     
●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是同样的多!●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而表扬学生时则可以适当地信口开河。●学生崇拜…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断想     
民族振兴靠教育,教育振兴靠教师,教师振兴靠什么?笔者以为靠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小学教师振兴尤其如此。然而,现在的师范院校,规格不断提升,规模急速扩大,但提升的仅是学历非学力,扩大的仅是数量非质量。不太适合国情的高学历,不能满足急需的多数量,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而言,作用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断想     
徐强 《高中生》2012,(16):19
约翰·盖托写过一本书《上学真的有用吗》。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它表达了一个常识,而这个常识长期以来一直被人忽视,因此一经点明,就在思想上给人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冲击。这个常识就是:上学不等于受教育。在约翰.盖托看来,"最有力的教育永远是开放的,而不是被他人灌输来的。真正的教育只能以自我觉悟为起点,认识真实的你,不然你将一事无成,只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断想     
从事着教育工作,难免时常想着点教育问题,觉得不吐不快,因此信笔道来。一、关于学校破产现在,企业有破产的,公司有破产的,尚未听说学校(此处专指公立学校)还有破产的。因此,学校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这也难怪,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老百姓想进还不一定都进得了呢!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坚定实施,学校终将有一天会走向饱和,届时老百姓会将其注意力由原来的只求“能上学”转变为追求“上名校”。这样,一些质次的学校必然会因为生源不足而遭到淘汰。在日本,截止2…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断想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断想     
慈严兼济 教师要教好、管好学生,务必“慈”、“严”兼济,并要因人而导,把握好二者的分寸。 有道是“不严恐不成器,过严恐生不虞。”儿童少年自控能力尚差,“惰牲”和“随意性”最易产生,不严要求是绝不会成才的,但过分的严厉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不可不注意分寸。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断想     
有时候想起我们的祖先,那是很陌生的。陌生感引发好奇心,好奇心产生猜想.于是便想到了先民时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断想     
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了一切儿童的健康”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但如何真正重视儿童的健康,仍需深入研究。江苏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首先,他们对早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行了理论思考;其次,围绕“生”与“死”的话题,了解学前儿童对于“出生”和“死亡”以及相关概念的朴素认识,探讨学前儿童的生命认知水平;再次,结合学前儿童的生命认知水平,进行探究生命奥秘、关注和爱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实践。本刊特刊登他们的一组研究文章,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到启发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19日,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共和国的历史上首次由国务院召开的专门研究农村教育工作的会议。温家宝总理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省(市、自治区)的常务副省长和分管教育副省长以及教育、财政、农业的厅(局)一把手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一、躁动的社会:理想的尴尬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伟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近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和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阶段。历史告诉我们:每当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必然随之发生震荡和转换。在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遵循价值规律将作为实践和利益主体的个人作用凸现出来。尊重个人利益,以至于给个人以足够的利益,这的确是改革的需要,社会的进步。但是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过犹不及,现在整个社会似乎都被金钱搔痒了。为了钱而忽热忽冷,为了钱而盲从躁动。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误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钱。于是在青年学生中偏重于学理工技术、商业贸易、公关外语等一些实用专业,为将来挣钱打基础。不少人内心浮躁、精神疲软,丧失了所追求的美好理想,步入了拜金主义的误区。有人说,一个多数人丧失了理想的社会,注定要走向堕落和颓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没有了共同的理想,社会的凝聚力就会在个人私欲的狂潮中土崩瓦解。近几年在有些领域里表现出来的“社会失范”以及“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民谣,就是一种初始征兆。爱因斯坦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尚知“单靠知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