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远感恩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朋友吉伯、马沙外出旅行。三人途经一山谷,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救了马沙一命。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岩石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马沙一行继续行走,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柏、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柏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道:“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前行,来到一处河边,吉柏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柏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  相似文献   

3.
忘掉怨恨     
有一次,阿拉伯人阿里与朋友吉伯、马沙一同外出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失足滑落,眼看就要掉入深谷,机敏的吉伯拼命拉住  相似文献   

4.
记住恩惠     
有一次,吉伯和马沙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两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于是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相似文献   

5.
忘掉怨恨     
小故事有一次,阿拉伯人阿里与朋友吉伯、马沙一同外出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失足滑落,眼看就要掉入深谷,机敏的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刀镌刻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相似文献   

6.
记住恩惠     
有一次,吉伯和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住他,才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评点:好朋友结伴旅行,途中自然应该相互关照。吉伯救了马沙一命,对吉伯来说是应该做的,不值得大书特书;而马沙却把此事刻在大石头上,意义就非同寻常了。】两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于是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评点: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倘若真的是“一气之…  相似文献   

7.
记忆与忘却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与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同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由三人变为二人时,机灵的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大恩德,动情的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很大力气镌刻下这样一行力透纸背的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于是三人继续往前走。不几日来到一处河边,可能因为长途旅行的疲劳使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被打得火星直冒。然而他没有还手,一口气跑到沙滩上,仍然用上很大力气在沙滩上写上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和两位朋友一起旅行。这两个朋友一个叫吉伯,一个叫马沙。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不慎失足滑倒,滚向谷底,吉伯拼命拉拽,将马沙救起。马沙被救后在附近的石头上用力地刻下了一段话:"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行程。在一条河边,吉伯与马沙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又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他们旅行回来后,阿里问马沙,为什么要将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说:"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所以救我的事要刻在石头上。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很快忘记的。"  相似文献   

9.
《成长》2007,(1):53-53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一次与两位朋友吉伯、马沙一同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舍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机灵的吉伯拼上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恩德,动情的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镌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相似文献   

10.
一、文思导引序言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节 )写村落亘古而愚昧的文明 ,描述了这个村落人民多年不变的安宁、麻木而自感优越的“规律性的生活”。第二部分 (第 2 - 4节 )写先驱者的挑战给村落带来的文明的萌动。讲述了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勇敢的人 ,回到了山谷 ,增添了整个村子的不稳定。第三部分(第 5 - 8节 )写村落自发的变革。这个山谷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恶劣的变化 ,人们自发地迁出了这个山谷。第四部分 (第9- 1 0节 )写步入文明的村落凭吊先驱。人们在感恩朝礼时为他立碑。留给读者一个意味深长的尾声。整个序言以人类思想…  相似文献   

11.
涪陵北岩寺“钩深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认真考察黄庭坚、程颐在涪陵的行迹、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和山谷书体风格后认为: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期间确曾往北岩寺过伊川先生堂并榜其堂日“钩深堂”;具体时间当在山谷“自涪移戎”首次经停涪陵的绍圣五年(1098年)三四月闻,而不大可能在山谷蒙恩东归路经涪陵的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更不可能在元符庚辰年(1100年);今涪陵北岩岩壁上“钩深堂”三个楷体大字乃后人伪题而非山谷所书。  相似文献   

12.
在2003年江西省吉安市小学语文教学比赛中,来自永新县的陈白贞老师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为全市的参赛教师及观摩者上了精彩的一课。时过境迁,陈老师那精彩的教学仍在我的头脑中闪烁并摇曳生姿。现撷取其中几个精彩的片断加以点评,以期和大家共勉。片断一:理性分析加感性领悟,学生入境明理动情。一、抓要点,理性分析(多媒体展示南北走向的山谷)1.出示山脉横切剖面图,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别山谷、山坡、山峰。2.认识方位坐标图(左西右东,上北下南)理解“南北走向”的意思。二、抓难点,探索解谜1.多管齐下,理解谜底。(1)谁解开了山谷中的谜底?你…  相似文献   

13.
快乐星期天     
星期天不去学校,小金一大早就赶着黄牛和山羊到山沟里放牧(mu)。太阳刚爬上山顶,蓝天上飘着白云,山谷里青山绿水,吸一口山谷里的新鲜空气,舒服(Shu  相似文献   

14.
力度记号     
年级:小学四年级课题:读谱知识:力度记号(第三课《山谷静悄悄》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学习力度记号:p、mp、>(pp)  相似文献   

15.
关于山谷诗的审美核心,见仁见智,笔者以为山谷诗的审美追求最终定位于“个性化”,而所谓“绝俗”、“求奇”、“新变”云云,不过是个性化的外在形式。独创是艺术生命,而个性化则是独创的具体显现。点铁成金,是山谷为反对蹈袭,张扬个性而发的口号;去陈反俗,是山谷诗个性化追求的一贯标的;瘦硬新奇,是山谷诗在个性化追求中所形成的风格;即便是山谷诗存在的某些缺陷,也依然是个性化追求的伴生物。  相似文献   

16.
山谷于哲宗绍圣四年十二月因避亲嫌迁置戎州,于元符元年三月举棹离黔,六月抵戎,到元符三年十二月遇赦东归为止,在戎州度过的时间实为三十个月。这段时间,正是北宋文字狱最为猖的时间,山谷在戎州杜门谢客,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在与友人书中多次声称不再作文字,绝不作诗。但由于蜀人对山谷品德、学问和诗名的景仰,“两川人士争从之游”(《宋史·本传》),加之元符三年哲宗死,朝中形势有所变化,所以山谷在戎州仍然写下了不少灿烂诗篇,不仅数量多,而且“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宋史·本传》),成为山谷后期创作的丰收时期。但由于山谷在紧接两川迁谪生涯之后,不  相似文献   

1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湘版)一年级下册课题:《山谷回声真好听》(第二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听一听、学一学《声音的强和弱》;(2)游戏“大鼓和粉笔头”。第二课时:(1)巩固《声音的强和弱》;(2)学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二、让学生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并用乐器奏出强弱,寻找音源,表现强弱。三、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回声,从中体验大自然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掌握并表现声音的强弱。二、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山谷里的蓝花花,不知名的小野花,开在岩石边,开在花丛中,开在斜坡上。 两片花瓣(ban)瓣,像最小的蝴蝶张开翅膀;一撮(zuo)黄花蕊(rui),像灿烂的流星在眨眼;竹叶青的碎叶子,织起绿衣衫。  相似文献   

19.
一、检查复习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山谷中的谜底》。(学生齐读课题)【反思】改为学习《山谷中的谜底》的写作方法更明确,此提法让人误以为是阅读课,听下去才明白,其实是阅读课的延伸——作文课。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对山谷诗毁誉不一,本文通过宋末元初诗评大家方回论山谷诗的述评,指出山谷诗在内容上有惜才、忧时、爱民之意;在诗歌渊源上学杜而不唯杜;在技法上重用事、炼字等特点。以期更接近黄诗创作的本来面目,并有助于正确评价黄庭坚在中国文学支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