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清代前期的蒙学教材,主要还是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等。学童稍微识字以后,就读“四书”。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少年,是封建社会一贯的教学主张。此外,清代的学人,根据当时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还编选了一些蒙学的教本。兹撮其要者分述于下。 《古文观止》 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上起先秦,从《左传》、《国语》开始,直至明代,共十二卷,选文二百二十二篇。绝大部分选的散文,也收了极少数骈文。每篇有简要评注。按时代先后编排。  相似文献   

2.
任登波 《教书育人》2005,(12):63-64
清代前期的蒙学教材,主要还是用《三字经》、《百家姓》、《干字经》、《女儿经》等。学童稍为识字以后,就读《四书》。用儒家思想来教育年轻一代,是封建社会一贯的教学主张。此外,清代的学人,根据当时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还编选了一些蒙学的教本。兹择其要者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以下简称“二吴”)编选评注的《古文观止》一书,被后世奉为学习古文的必读教本,所谓“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书,无不精切而确当”(吴兴祚原序)。课文《屈原列传》便是经“二吴”评注过  相似文献   

4.
古代小学教育称之为蒙学。清代小学教育趋于规范,既注重教材的选用,也注重教育理念。清代蒙学教材有《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而清代蒙学教育注重知行合一和顺道性情。  相似文献   

5.
作为清代阳湖文派的代表人物、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对赋也深有造诣。在乾隆后期浓烈的汉学氛围下,他编选《七十家赋钞》彰显自己的赋学复古理念,并以赋体为《赋钞》作序,还对其中的部分作品作了评注。序中他强调以志统赋,同时也不反对物象的铺陈,认为赋应通过穷其物、尽其象以言其志,并对22位赋家的源流得失作了评析。评注和他对"志"的追求相一致,多是对比兴和讽谏意义的揭示。他的赋学思想以后进一步延伸到词中,遂成常州词派。  相似文献   

6.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励学者长足奋进的新平台。这些,都充分体现于《历代赋评注》的选篇和评论之中。这正是《历代赋评注》"选者的眼光"和学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他以古文辞翻译欧美小说.坚持用古文进行写作,评注编选了二十余部古文选集,同时应商务印书馆之邀评选了十册中学用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在民族自信心衰退及道德价值体系崩坏的时代,林纾选评教科书的目的意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构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为民族自信、民族振兴输入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8.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他以古文辞翻译欧美小说,坚持用古文进行写作,评注编选了二十余部古文选集,同时应商务印书馆之邀评选了十册中学用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在民族自信心衰退及道德价值体系崩坏的时代,林纾选评教科书的目的意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构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为民族自信、民族振兴输入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9.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该书在编选时崇尚理学,多选理学家之诗;在宗唐前提下,有唐宋兼采倾向。本文在细心钩沉几位编者的史传材料、认真研读其诗文集的基础上,指出姚培谦、王永祺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与该书的选本理念有着种种契合。  相似文献   

10.
清人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集》是一部经典的唐诗选本,它取材全面,选目精当,较为完整地反映出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同时还对评选作品进行评注,对初学者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是“十才子”中才能较为全面的诗人.《唐诗别裁集》共选录其诗歌30首,代表了钱起诗歌的整体成就,反映出沈德潜对钱起诗歌的认可与推崇,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艾南英因时文房选与江左文人发生争论,成为晚明文坛的一段公案.因张溥等的离间策略,艾氏与张自烈就编选时文展开争辩,并认为张自烈的《国朝今文辩》大量抄袭自己编选的《今文定》、《今文待》.有证据表明,张自烈编选时文之举受到了江左文人的唆使,论争实际是艾南英与江左文人矛盾的延续.艾南英强调以江右古文传统改造时文,而张自烈编选时文“重经”,与江左重秦汉的文学主张接近.二人论争是地域文学传统之争在时文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林夏 《河南教育》2010,(10):52-52
记何满子先生,要从《百喻经故事选》谈起。 《百喻经故事选》是我编选的一本小书。《百喻经》原是佛经故事,后由印度传入中国。我们熟知的那个财主一心想盖三层楼却不让工匠从一楼开始盖起的寓言,就源于《百喻经》.  相似文献   

13.
《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蒙学读本,一经成书便被广为推行,历经数百年,后虽有沉寂,但在20世纪末,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归又越来越受到热捧。诚信是《弟子规》伦理系统中之有机部分,其内涵与特色,足以解释作为童蒙读物,何以能在现代社会广为流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蒙学读本,一经成书便被广为推行,历经数百年,后虽有沉寂,但在20世纪末,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归又越来越受到热捧.诚信是《弟子规》伦理系统中之有机部分,其内涵与特色,足以解释作为童蒙读物,何以能在现代社会广为流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阐述《古今诗选无邪集》的编选体例及内容,其编选体例合诗格于诗选之中,除试帖诗外诸体兼收;考证《古今诗选无邪集》内容来源于明末选本《赓订笺释批评古诗直解》《赓订笺释批评唐诗直解》、清初选本《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同声集》等,是在明末清初诗歌选本的基础上,以辟二教的“无邪”作为选诗宗旨,进行再选择;认为《古今诗选无邪集》的体例和内容既体现了考据时代下辟佛老思潮,也反映了科举制度改革下指导试帖诗创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代表的周秦教材,以《急就篇》为代表的汉代教材,相传相袭,发展至唐代,蒙学教材不断完善,基本趋于成熟。到了宋代,蒙学教育流行于民间,几乎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随之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科书的雏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童训》、《十七史蒙求》、《训蒙诗》、《名物求蒙》等重要蒙学教材。到了明清,教材内容更趋完善,分科教材的出现,教授方法的规定,是这时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成熟的重要标志。探讨我国蒙学教材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我们今天普及中小学义务救育,编纂中小学教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牛运震《史记评注》作为一部点评《史记》的著作,在清代《史记》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对说解《史记》的旧注批驳甚多,多言之有理,内容涉及到体例、文字校勘、典章故实、词语训释等多个方面,形式上有批驳其讹误之处者、有辨司马氏之未明者、有可两说并存者、有个别司马氏不误而牛氏误者等四种情况。本文以其书对司马贞《史记索隐》的点评为对象,辨析其纠驳内容与形式,总结其学术特点,以期对清代《史记》学研究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宋词选本,但由于朱祖谋论词文字极为少见,其选旨、选心仅能通过况周颐等人的评价来揣度一二。通过对《宋词三百首》三次增删的比较及其圈点的分析,可较为真切地感受到该选沉郁静穆的特色,体会隐于其后的编选观念,亦可藉此一窥选者以"重、拙、大"为旨归的编选宗旨,是理解朱祖谋词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芋老人传》是清代作家周容的一篇传状文,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历来为人们传诵。前人论曰:“文至清代,极盛难继矣。”(《清文评注读本·序》)又说:“诗宜顺读,学诗者必先读古诗;文宜逆读,学文者必读近世文。”(《清文评注读本·编辑大意》)今天,我们读《芋老人传》一文,深感此言有理。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相继出版的张涤华教授《古代诗文总集选介》和《类书流别》(修订本),是两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古代诗文总集选介》是应出版社之约而作。“文革”期间,原稿及有关资料荡然无存,幸而出版社还保存了几篇,寄回后经修订,大多发表在《安徽师大学报》上,后又补写了几篇.一并汇成此书。本书系统介绍所收总集的编选标准、成书过程、编者生平、编纂体例及主要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