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亮 《新闻实践》2012,(10):41-41
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亡命之徒周克华终于被击毙,媒体用大量篇幅作了报道,这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但令人疑惑的是,在报道此类严肃题材时,一些媒体和记者竞或多或少地用上了“泛娱乐化”手法。  相似文献   

2.
灾难在任何社会都备受人们关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自然也就成为记者和公众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对于媒体和记者来说,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应如何把握此类事件的报道?怎样报道才能使灾难性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和记者都要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通常是指记者不公开身份进行秘密采访或者化装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一种常用手法。隐性采访往往使媒体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突出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内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知是记者遭遇暴力的事多了还是关于记者遭遇暴力的事的报道多了。反正觉得记者被打的事多了起来。最近,从媒体上就看到了好几起记者被打的报道。除了对记者遭遇暴力的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外,媒体还对行业性的危险做了渲染,无论是在网上还是传统媒体上都能够看到关于记者被打的统计和全球范围内记者死亡的统计,有的媒体甚至将记者与警察等并列为危险行业。  相似文献   

5.
媒体上常见的成就报道特别是工程开峻工之类的程式化报道,写法往往是套用惯常模式介绍工程概况、建设情况、到会来宾领导并附上背景资料,许多单位会提供格式化的通稿,记者稍加改编便可成稿,时间一长便容易写成“套路”。有人形象地将此类稿件形容为“套话多、数字多、人名多”。久而久之,人们印象中的此类稿件大多形式雷同、行文呆板、读来味如嚼蜡。那么,有没有独特的写法呢?中国交通报有篇与众不同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京奥运会大幕的即将拉开,“媒体运行”一词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记者写稿时google了一下,与其相符合的查询项目已经超过了80多万。那么“媒体运行”为何突然变得炙手可热?它有哪些重要职能?在奥运会中它将扮演何种角色?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  相似文献   

7.
融媒时代媒体依托于多平台和多信息资源,进行着覆盖型媒体融合改革.基于时代背景,记者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本文从媒体融合发展的综述出发,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记者应具备的思想意识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全国和地方人代会,各级各类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引发了一场场“新闻大战”。闭会期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出了人大报道专栏、专版。  相似文献   

9.
一般意义上讲,区县媒体报道重大赛事或者盛会的机会要比中央、省级媒体少得多,因此该媒体平台的记者在此类报道上经验不足,本文通过笔者的报道经验,从具体事例出发,尝试着给出区县电视台做好重大赛事报道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8,(6):11-11
今年以来,杭报集团进一步强化业务创新探索。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从特色媒体走向品牌媒体;从打造品牌记者到培养多媒体“数字记者”;从记者下基层到报纸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陈宏伟 《青年记者》2007,(14):167-167
年轻记者作为报社的生力军,具有思想活跃、进取心强的特点。对于大多数媒体的年轻记者来说,想干事是共识。但最近几年,随着媒体市场化运作速度进一步加快,各媒体之间,特别是区域性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媒体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情况,加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媒体的年轻记者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出现了失范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媒体在读者当中的公信力,也直接影响着年轻记者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的记者需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通过不断增强融媒体意识、锤炼融媒体技能,地方党报记者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各种工作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多月时间。围绕这一客机失联的原因及其数百名乘客的最终去向,海内外媒体作了大量报道,个中真相至今迷雾重重,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经历这一特殊新闻事件,如何呼唤新媒体时代的专家型记者,媒体怎样把握科学原则以准确报道此类突发事件,本刊约请业界人士做一分析、探讨,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4.
辰目 《传媒》2013,(10):1
各种媒体上不断有关于报刊媒体违法违规等问题的负面报道(有时也有关于出版媒体、网络媒体的)。就个体讲,除了假记者的情形外,不时有一些报刊媒体记者诈骗钱财的消息见诸报端,所谓的事故封口费、危机公关费等说的就是此类现象。就单位讲,除了冒充正规新闻单位的情形外,不时听到一些媒体要求记者通过"问题报道",向对方讨要广告费、下达订阅量的传闻。诸如此类的问题,除了一些原本素质就不好,或压根就爱走邪道的个人和单位以外,笔者以为是因为经济压力憋出的毛病。作为一个有正式刊号的报刊单位,当初经过努力,申请到了刊  相似文献   

15.
说实话,我也不知该怎么形容这两年来的记者生活。虽然没有面临下岗,也没有吃不上饭,但在媒体工作的人都知道,身在其中的我们常常身不由己。有时,我倒挺羡慕那些小媒体里做事的同行,每天对付几篇稿子,编辑不会拿记者稿子“开涮”,即便动“刀子”也会手下留情,毕竟稿源不多,报纸总得靠稿子撑起来,总不能第二天开“天窗”吧。我想说的是,在南都这样的口碑不错的媒体里做记者,虽然收入可能高点,但对年轻记者来说,成长过程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注定要磕磕绊绊。许多人心中都有个“结”:青年记者,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6.
郭楠 《传媒》2010,(6):70-71
报刊记者是随着报刊的出现而产生的,广播电视记者是随着广播电视的问世而产生的,而多媒体记者(也可称为全媒体记者)则是随着网络、手机的问世而产生的,随着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的发展,现实需要多媒体记者. 网络促进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经营,不同媒体形态相互融合拓展,已成为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一些国际知名媒体机构一般都拥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多媒体传播业态.  相似文献   

17.
跨媒体传播将是今后媒体发展的趋势,未来的记者必须做到一专多能:既能做报纸版面,又能制作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同时又能做新闻网站……国内主要传媒集团已经开展此类探索.笔者作为这类合作的一个微小落地点,既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钱江晚报>经济新闻部记者,又受央视财经频道聘用成为其特约记者,近期一直在思考不同媒体的资源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几百年前诞生媒体至今,尤其是报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媒体的决策者们总是在不断地、不厌其烦地向记者、编辑强调:多采影响大的独家新闻!多编影响大的独家新闻!让影响大的独家新闻上头条等等。确实,独家新闻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是衡量其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一张报纸来说,独家新闻至关重要,是报纸竞争争夺市场的手段。作为广大读者,选择订阅某一报纸,  相似文献   

19.
刘丹 《新闻前哨》2005,(12):29-30
近年来,跳桥(跳楼、跳塔)事件屡见不鲜。为情所困的跳桥,讨债索赔的跳桥,消极厌世的跳桥……于是,便有了悲剧性的“跳桥新闻”。如何处理这一人命关天的另类新闻,可以窥见媒体与记者社会公德心的强弱与有无。媒体的职责就是真实地记录并准确迅速地将信息传播给受众。一个合格的媒体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和起码的社会公德心,这是业内普遍达成的共识。但笔者在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在更多的“跳桥新闻”中,少数媒体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心,采取一种冷漠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来处理此类新闻。  相似文献   

20.
蒋鸿升  秦恒 《新闻窗》2006,(5):85-86
近几年来,媒体报道被诉诸法律的案件越来越多了,有的被认为是报道失实,有的被认为是误导消费者,还有的被认为是侵权;甚至有一些记者因为写了批评报道而受到恐吓。所有这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做到既符合媒体市场经济需要,又能保证媒体健康发展以及记者自身权益的现代传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