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桂矛盾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形成,与桂系在政治上的开明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利用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正确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和推动抗战文化运动,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以后,国统区抗日文化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是依次出现了三个中心──桂林、昆明、重庆。它们都有各自的成因和特点,并在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是日本全面侵略的文化应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民族危亡,在全国的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一切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进行广泛的争取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广大文化人士,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抗日文化新生力量,改变了一些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为我党开辟了一条动员广大群众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大后方抗日文化的发展,促进抗战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抗战后期成立于桂东的民盟东南总支部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指导下 ,争取国共两党和地方当局的支持 ,放手开展抗日民主宣传活动 ,使桂林抗战文化得以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群众性救亡歌咏成为桂林抗日救亡音乐运动中最灿烂的乐章。不仅如此,在其他国统区大中城市、解放区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群众性救亡歌咏亦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个时期抗日音乐运动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群众性救亡歌咏在抗日战争中起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音乐艺术真正变成了战斗的武器。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对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作了可贵的探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和文化方面论述桂林抗战文化的几个独特之处: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时,桂系没有反;当第二次反共高潮时,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仍在斗争中坚持和发展;国统区的桂林抗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革命和进步文化为主导的、并占领了桂林主要思想文化阵地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银杏》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郭沫若同志在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收集在《抱箭集》中。 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战时期。一九三八年底,郭老率领政治部三厅同志,克服种种困难,由武汉经长沙、桂林到达重庆。他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在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主持政治部三厅工作,积极宣传抗日,从事革命文化运动。但国民党反动派害怕人民抗日力量日益壮大,害怕国统区革命文化运动的威力,于一九四○年秋天悍然  相似文献   

8.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是一场在戏剧文化工作者领导下的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各行各界的群众积极组成了许多抗战戏剧团体,有效推动了桂林抗战救亡戏剧运动的胜利前进,在桂林抗战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性的反法西斯战争,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镇江人民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文化教育领域内的抗日斗争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他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抗日文化活动与抗日教育活动,鼓舞了民众的抗日斗志,为镇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艺术与国运:抗战时期桂林美术界的文化救亡行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战时期,桂林美术界十分活跃,抗战美术运动波澜壮阔、盛况空前。桂林美术工作者以画笔为武器为抗战胜利努力创作,面向社会、深入基层,建立美术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多次举办美术作品展览,积极创办刊物、出版著作,开展学术研究,引导抗战美术运动的发展;在普及美术基础教育、培养美术专业人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桂林美术界的文化救亡活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美术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认真领会中央教育方针与“冬学”经验,通过试点把中央精神和浙东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党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社会动员开展“冬学运动”,制订了详实的顶层方案,并采取模范典型引领,充分运用动员方法和技巧;在“冬学运动”中团结改造基层知识分子,使之成为进行社会教育的内生力量。因而,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浙东抗战胜利和人民群众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民族矛盾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成为了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为此,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的社会教育,其中的冬学运动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它具有应急性、政治性、广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桂林文化城时期的回教界抗日救亡活动,不仅在市内宗教界表现突出,还跨出国门,开辟了国际反法西斯战线,联合南洋、近东回教国家共同抗日。他们在广西回教救国会的领导下,仰仗本族上层爱国人士的支持,团结本族教育精英,使其救国护教的抗战建国活动声势浩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作为桂林抗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运动.其表现形式的群众性、内容题材的人民性、艺术手法的大众性等特征.突出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群众艺术特质.团结与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动员了桂林各界的抗战力量,不仅推动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且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全民族抗战时期,为提高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动员民众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沂蒙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成效显著的文化建设运动,比如成立战时文化建设领导机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建新闻报刊等等。这些文化建设瓦解了敌顽势力的反动宣传、打碎了敌人的奴化政策,对于整个山东区的抗战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抗战胜利及以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开创的许多模式和典型做法也成为当时许多根据地争相学习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在战争时期,医疗卫生工作是关系到民众健康和军队战斗力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抗日根据地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既是应对医疗卫生面临的严峻形势的需要,也是根据地坚持抗战的现实要求。抗战时期,面对严酷的战争环境和严峻的疫病形势,沂蒙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初步构建起一套颇具成效的卫生防疫工作体系,开展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卫生防疫工作,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艰辛探索,也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主、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者强加于皖江农民身上的沉重负担,皖江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面对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皖江区党和政府实事求是,灵活运用策略,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抗战,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对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结合实际时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内容作了新的解释和有益改造,同时就如何开展这一运动在党内党外都作出了明确部署,使得这场运动在抗日根据地得以积极、有效的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滇西抗战期间,祖国西南边陲保山的进步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保山人民筑起的这道“文化长城”,极大地推动了滇西抗战全面胜利的历史进程。保山进步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原因,她不仅在抗日烽火中谱写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乐章,而且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文化复兴中也有许多有益的启迪可资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康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4):103-106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首创性措施,体现在其率先提出并实践保护一切抗日人民的财产所有权;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以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实力;在各根据地之中最早提倡“组织起来,由穷变富”;重视农业生产中科技兴农等工作;注意发挥乡贤耆老、开明士绅的影响与作用;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办行政干部学校,提倡抛弃“以大老粗黑为荣”的落后观念。这些措施与主张同根据地主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积极倡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