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四川好人》的两个译本为例,探讨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家莱斯的客观建设性翻译批评理论对翻译批评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翻译批评不能脱离原文文本,要从篇章类型特征、语言内部指示和语言外部决定因素三个批判视角来审视翻译成果,同时兼顾不同语言的文化特性。翻译批评是可行有益的,但也有着自身局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刘云虹教授与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界领军学者许钧教授围绕翻译批评展开的一次对谈,表达了诸多重要的观点,其中包括: 一、翻译批评在当今中国的有效在场不够,翻译批评遭遇了生存危机; 二、翻译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和翻译批评的历史意识这两者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三、翻译批评的学术合法性基础之一在于它是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构建之间的互动场域,必须真正发挥翻译批评在翻译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真正让批评介入翻译场域和系统。  相似文献   

3.
巩茗珠 《山东教育科研》2014,(12):I0009-I0009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进行了批评。作者还围绕翻译批评领域中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华 《文教资料》2013,(13):17-19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作品的水平和质量尤其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如《弟子规》等的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特殊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对促进这一跨文化交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翻译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弟子规》两个不同英译版本为例,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出发,指出翻译批评的重要性在于为译出更好的作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是英国文学大师、翻译家琼·博厄斯-贝耶尔2011年出版的有关于诗学、认知文体学与翻译研究关联的新作。作者详细介绍了该书的具体内容,并对认知文体学和翻译诗学等要点概括总结,同时还就该书的一些观点和优缺点进行批判思考。  相似文献   

6.
简述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用于文学翻译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论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则.并阐述了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用于翻译批评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杨凡 《海外英语》2012,(2):171-17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说是翻译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翻译理论不仅能指导翻译实践,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实践和翻译现象。翻译研究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融合各种范式的合理成分,大量吸取其他学科的学术养分,翻译研究者也必须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一个辩证稍等额的认识,促进翻译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小琴 《考试周刊》2014,(85):13-13
在世界翻译领域,功能翻译理论一直是世界各国翻译家们所追随的主流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交际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作者、译者和译文的读者都是关键要素,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向某一个要素靠拢,而是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的感受,统筹兼顾。这一理论不仅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标准,而且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多元化的、动态的新视野。文章在充分理解功能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范围内,翻译课题研究备受广大研究学者的关注,其中最关键的一项理论就是功能翻译理论。从理论层次上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功能翻译具有跨越交际、文化及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开展功能翻译活动的过程中,涉及到翻译人员、作者及读者三大主体,应基于整体的角度,统筹性的把握各方面的因素,使各个主体都得到照顾。本研究主要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文学翻译批评中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翻译批评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升文学翻译整体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知名翻译家江枫翻译了大量著作,他翻译的英语诗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世纪也流传颇广。江枫关心中国翻译学科建设,推崇“忠实”和“形神兼备”的翻译观,对当代学界的一些翻译观与翻译实践提出质疑,与诸多知名翻译学者展开论辩。通过梳理江枫的翻译实践历程,分析其翻译理论以及介绍他与其他翻译家的争辩,全面展现这位功勋卓著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新时期的文学批评进行了反思,认为:"纯文学"、"向内转"理论的提出和践行在客观上让文学自愿边缘化、玩偶化;"纯文学"的理念导致文坛格局内部失衡,自伤其根,自弃"文化领导权"。"重写文学史"在对已有文学价值评判体系进行颠覆之后,没有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能够科学评判文学价值的价值体系。在此背景下,期待新世纪文学批评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为时代树标杆!期待新世纪文学批评建构一套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科学原则的崭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以及基层党员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以"单位制党建"为基础的传统党建模式,在新形势下逐渐显示出时代局限性。而作为传统党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区域化党建"日益成为基层党建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以党建促进地区治理,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是对固定意义的发现,也不是语言之间按照客观规律的机械转换。既然原文和译文之间不是一种因果决定关系,那么译者就是自由的:在各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和决策。既然译者享有自由,那么翻译研究中就存在一个伦理层面,就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译者的自由意志做出评价,开展批评。从否认译文是原文的镜像反映,到讨论译者的道德责任,这是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应有之义。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当代译者的道德责任就是解构中心,拆解同一性,维持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软实力地位逐步提升,应用翻译需求量剧增的背景下,应用翻译理论建设也必然趋向系统化。本文以翻译行为发生过程为研究对象,确立以关联论和补偿意识为翻译(过程)和译本修改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以目的论作为应用翻译宏观指导的理论系统,建立起应用翻译宏观和微观方法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翻译研究的历史出发,回顾了翻译历史上的语言学和文化转向,并通过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对翻译的要求,指出翻译正在经历一次新的研究重点的转移,而这种转移必将需要全新的翻译理论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16.
文本从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和传播学现代说服理论出发,将修辞学、传播学与翻译学相结合,揭示了翻译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即:将翻译看作是译者通过译本说服读者的过程。有说服力的译本,才能被读者接受,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并获得广泛的流传。同时,文章提出了影响翻译说服力的四个因素,译者因素、受众因素、译本因素和译境因素。翻译说服仅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有待于不断地发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翻译批评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桥梁和纽带,翻译批评从本质上说是建构性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应以描写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遵循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描写方法,综合分析多个维度的要素对译者翻译选择的影响,再现翻译过程,突出翻译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虽然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翻译批评的基本范畴界定不严格和基本理论研究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翻译批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虽然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翻译批评的基本范畴界定不严格和基本理论研究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翻译批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